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现状 产能分布相对集中 外资企业占据高端市场

吸附分离材料简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吸附分离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一种,同时具备吸附能力和精确选择性。在与混合物接触时能够吸附其中的目标物而不吸附其他物质,或者对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吸附力。吸附分离材料可通过其自身具有的精确选择性,以交换、吸附等功能,在下游用户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实现浓缩、分离、精制、提纯、净化、脱色等物质分离及纯化的目的。

、工业废水治理等下游市场发展给吸附分离材料带来增长机遇

吸附分离材料制备工艺和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下游应用领域深度和宽度快速提升,其中工业废水治理在环保政策趋严背景下,逐渐成为吸附分离材料主要下游市场。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达1357.5亿元,预计2027年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将达1607.1亿元。工业废水治理广阔的市场空间将为吸附分离材料带来发展机遇。

吸附分离材料制备工艺和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下游应用领域深度和宽度快速提升,其中工业废水治理在环保政策趋严背景下,逐渐成为吸附分离材料主要下游市场。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达1357.5亿元,预计2027年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规模将达1607.1亿元。工业废水治理广阔的市场空间将为吸附分离材料带来发展机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受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增长。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由124.2万辆增长至3016.1万辆,销量由120.6万辆增长至3009.4万辆。新能源汽车拉动下游需求,湿法冶金吸附分离材料高速成长,为吸附分离材料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近年受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增长。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由124.2万辆增长至3016.1万辆,销量由120.6万辆增长至3009.4万辆。新能源汽车拉动下游需求,湿法冶金吸附分离材料高速成长,为吸附分离材料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吸附分离材料行业进入门槛高,产能分布相对集中

吸附分离材料的合成技术、应用技术、系统集成三大技术的整合构成行业关键壁垒。吸附分离材料行业进入门槛高,产能分布相对集中。吸附分离材料境外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53%,其中美国陶氏化学、德国朗盛、美国漂莱特、日本三菱化学、住友化学等跨国企业的产能合计占全球的46%。

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壁垒

壁垒 简介
合成技术 合成技术需要大量研发数据的积累,要根据下游拟分离的物质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和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来制定合成路线,之后通过聚合反应,合成具有所需比表面积、骨架材料、功能基团等要素的吸附分离树脂累。
应用技术 需要建立在对应用领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指根据下游需要对吸附分离树脂进行选型,将材料填充进树脂柱,确定设计工艺控制原液经过吸附、淋洗、解吸、再生过程。
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是将材料、工艺和装置集合在一起的整体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外资企业占据高端市场,中国企业整体竞争有待提升

从具体竞争来看,外资企业凭借产品线完整、技术领先,具备先发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大部份市场份额。国内部分厂商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在传统领域具备市场竞争力,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国产替代,主要以争光股份、江苏苏青及淄博东大等企业为代表;同时国内外仍有较多中小规模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生产企业,整体竞争能力较弱,主要提供配套服务,部分也以自有品牌对外销售,大多分布在中国及印度等国家。整体上我国起步较晚,国内大多全球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企业在生产规模、研发能力和资金投入等难以与全球领先企业形成全面竞争。

全球吸附分离材料企业分类及简介

企业类型

代表企业

简介

市场布局

竞争特点

国际厂商

美国陶氏化学

国际上品种比较齐全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制造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主要领域,在集成电路用超纯水、核电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全球布局

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工艺先进,生产规模较大,具有国际品牌,在高端工业水处理、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核工业的超纯水、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依靠其技术和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其树脂价格也远高于国产树脂价格

德国朗盛

产品品种丰富,专注于高端领域,在螯合树脂方面具有优势

美国漂莱特

主要生产离子交换树脂,产品主要用于电力、电子、化工等行业的水处理,此外还广泛运用于冶金、医药、食品和植物提取、催化等行业

日本三菱化学

产品品种较多,具备多类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应用技术,在大孔吸附树脂、酶载体和螯合树脂领域具有较大优势

国内规模厂商

争光股份

产品品种较多,主要应用于工业水处理领域,同时不断拓展食品及饮用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环保、湿法冶金等应用领域

以自有品牌对外销售,市场以国内为主, 不断开拓境外市场

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且产品种类较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争光股份

国内规模较大的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厂商之一,产品以离子交换树脂为主,也生产吸附树脂等其他种类的特种树脂

淄博东大

国内规模较大的离子交换树脂制造商之一,已开发生产强酸、弱酸、强碱、弱碱以及螯合、吸附树脂等,主要市场在水处理领域

区域性中小企业

企业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中国及印度

主要为国内大型企业配套生产,部分也以自有品牌对外销售

生产规模较小、产品种类较单一,产品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业水处理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主导全球锂电铜箔供应链 极薄化筑高壁垒 行业盈利逐步修复

中国主导全球锂电铜箔供应链 极薄化筑高壁垒 行业盈利逐步修复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复苏,叠加储能等新兴领域需求爆发,锂电池出货量持续高增,进而带动锂电铜箔需求稳步攀升。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84万吨,同比增长 21.74%。预计2027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出货量将达140万吨,2024-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56%。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分析: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 价格市场化改革正破冰

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分析: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 价格市场化改革正破冰

中国集中供热行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一方面,煤炭作为其发展的“压舱石”地位依然稳固,以热电联产为主的高效燃煤供热仍是当前市场的主力,支撑着超过115亿平方米、并持续稳定增长的庞大供热需求,且市场区域集中度高,山东省位居全国之首。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下,行业面临着清洁化改造与能效提升的刚性要求,驱动着天

2025年11月05日
风电拉动全球碳纤维行业需求强势复苏 中国巩固产能领先地位并迈向价值链重构阶段

风电拉动全球碳纤维行业需求强势复苏 中国巩固产能领先地位并迈向价值链重构阶段

下游多领域回暖,碳纤维需求复苏。得益于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持续推进以及风电技术的不断革新,风电市场一改前几年的疲软状态,2024年实现了120%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碳纤维需求的重要力量。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需求激增与产能理性释放下价格强势反弹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需求激增与产能理性释放下价格强势反弹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下游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强劲增长,叠加储能市场爆发式扩张,六氟磷酸锂(LiPF₆)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核心原材料,其市场需求呈现快速攀升趋势。据机构统计,2025年7月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已接近70%,其中头部厂商多氟多、天际股份、石磊氟材均实现满产,而产能最大的天赐材料排产在8月创新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锂电池粘结剂行业:PAA成新增长点且产业化提速 外资主导格局正被逐步重塑

我国锂电池粘结剂行业:PAA成新增长点且产业化提速 外资主导格局正被逐步重塑

新能源汽车与电化学储能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拉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激增,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72%。在此带动下,锂电池粘结剂行业快速成长,同期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56%。当前市场中,PVDF是正极粘结剂的主流品类,CMC与SBR为负极核心粘结剂;而PAA凭借环保属性、适配硅基负极等优势,成为行业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据上海钻石交易所披露,2025年1-7月我国通过钻交所报关的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进口量更是激增93.8%。其中6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激增179.9%,金额增长84.5%;7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45.9%,金额增幅高达243.1%。

2025年10月31日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在个性化消费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烫画膜行业已成长为一个规模超百亿、年增速逾15%的活力市场。作为连接创意与制造的核心耗材,烫画膜凭借其柔性生产优势,在服装(占比60%)、鞋帽、包装等领域应用深入。未来,在环保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烫画膜行业正朝着功能化、水性化与数字化方向快速演进,前景可观。

2025年10月29日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相关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在材料改性、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推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