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六排放标准趋严下EGR(废气再循环)系统迎良机 电子控制式逐渐成为主流

、EGR(废气再循环)系统简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EGR(废气再循环)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EGR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的缩写,即废气再循环的简称,主要由EGR阀、传感器、EGR冷却器、控制单无(ECU)构成。废气再循环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2等多原子气体,而CO2等气体不能燃烧却由于其比热容高而吸收大量的热,使气缸中混合气的最高燃烧温度降低,从而减少了NOx的生成量。

EGR(废气再循环)系统构成

部件 功能
EGR阀 EGR系统中控制废气回流量的执行器。按照应用发动机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汽油机EGR阀和柴油机EGR阀;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气动EGR阀和电动EGR阀。
传感器 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
EGR冷却器 安装在废气再循环回路中、用于冷却发动机废气的产品
控制单无(ECU) 通过传感器收集发动机及车身各部分工作状态信号,进行分析、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转变为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对象的工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六轻型车排放标准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多,环保、能源紧张问题凸显。2019年7月,机动车国六标准陆续在各地开始实施,国家对机动车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等排放物要求更加严格,大大增强了下游柴油车、汽油车市场对废气再循环技术的需求。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传统燃油车高端化、新能源车全面化发展态势,对废气再循环技术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多,环保、能源紧张问题凸显。2019年7月,机动车国六标准陆续在各地开始实施,国家对机动车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等排放物要求更加严格,大大增强了下游柴油车、汽油车市场对废气再循环技术的需求。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传统燃油车高端化、新能源车全面化发展态势,对废气再循环技术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六轻型车排放标准趋严

标准 一氧化碳(CO)(mg/km) 碳氧化合物(THC)(mg/km) 非甲烷总烃( NMHC)(mg/km) 氮氧化合物(NO)(mg/km) PM颗粒(mg/km) PN(个/km)
国V 1000 100 68 60 4.5 (CI) 6x1011
国VI a 700 100 68 60 4.5 6x1011
国VI b 500 50 3 3 3 6x1011
国VI a较国V变动 300↓ 0 0 0 0 0
国VI b较a变动 200↓ 50↓ 65↓ 57↓ 1.5↓ 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EGR系统分类及优缺点

EGR系统成为机动车降低NOx排放量的关键装置。按结构,EGR系统可分为内部EGR、外部EGR;按EGR阀所处位置排气压力和温度,EGR系统可分为高压EGR阀、低压EGR阀;按循环废气是否冷却,EGR系统可分为冷EGR、热EGR;按有无反馈环节,EGR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式、闭环控制式;按系统执行器(EGR阀)的动作控制形式,EGR系统可分为机械控制式EGR系统和电子控制式EGR系统。机械控制式EGR系统精准度较低,随着发动机尾气含量标准加严,电子控制式EGR逐渐成为主流。

国六轻型车排放标准趋严

标准

一氧化碳

(CO)

(mg/km)

碳氧化合物

(THC)

(mg/km)

非甲烷总烃

( NMHC)

(mg/km)

氮氧化合物

(NO)

(mg/km)

PM颗粒

(mg/km)

PN

(/km)

V

1000

100

68

60

4.5

(CI) 6x1011

VI a

700

100

68

60

4.5

6x1011

VI b

500

50

3

3

3

6x1011

VI a较国V变动

300↓

0

0

0

0

0

VI ba变动

200↓

50↓

65↓

57↓

1.5↓

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EGR系统市场竞争情况

我国EGR系统市场分布集中。柴油EGR市场中博格华纳、皮尔博格和隆盛科技三足鼎立,总市场份额连续多年超过80%;汽油EGR市场CR3达87%,其中京滨、隆盛科技、德尔福分别占比46%、22%、19%。

我国EGR系统市场分布集中。柴油EGR市场中博格华纳、皮尔博格和隆盛科技三足鼎立,总市场份额连续多年超过80%;汽油EGR市场CR3达87%,其中京滨、隆盛科技、德尔福分别占比46%、22%、1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化工设备行业分析:煤原料供给弹性增强 政策驱动市场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我国煤化工设备行业分析:煤原料供给弹性增强 政策驱动市场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煤化工指以煤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从而转为化工产品的工艺过程,其主要工艺路线为焦化、气化及液化,而设备是煤化工项目投资中的重要部分。根据相关资料,现代煤化工项目投资中,设备投资价值量占比约为55%。

2025年05月22日
电梯零部件行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带来新增需求 市场充分竞争 汇川技术较领先

电梯零部件行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带来新增需求 市场充分竞争 汇川技术较领先

零部件占电梯价值量的 40%-50%,是电梯产业链核心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电梯产量及保有量增多,我国电梯零部件行业持续扩容。电梯零部件市场需求与房地产紧密相连,尽管房地产市场增速逐步趋缓,但随着最早期的电梯已进入更换周期(电梯寿命通常15-20年),以及政府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电梯新装,我国电梯零部件市场仍具备可

2025年05月22日
量子计算释放稀释制冷机行业需求 中国遭美国出口管制“卡喉” 自主研发成果涌现

量子计算释放稀释制冷机行业需求 中国遭美国出口管制“卡喉” 自主研发成果涌现

目前国内稀释制冷成套设备研发工作呈现积极发展态势。研发主体方面,国内稀释制冷机研发主体日趋多元化,改变了过去仅科研机构主导研发,难以满足技术全面创新需求的情况;研发成果方面,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稀释制冷机技术水平实现由“跟跑”到“并跑”转变。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塑料机械行业产销规模庞大 国产进口替代趋势增强 出口领先优势扩大

我国塑料机械行业产销规模庞大 国产进口替代趋势增强 出口领先优势扩大

塑料机械行业规模庞大,我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国及销售国。细分产品中,注塑机产值最高,在塑料机械中占据主导地位;挤出机为塑料机械第二大品类,市场具备增长潜力。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分析:国产替代正加速 多项有利因素驱动市场空间释放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分析:国产替代正加速 多项有利因素驱动市场空间释放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需求上升、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升级、下游应用场景拓展、政策支持及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数据,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销售额为163.8亿元。细分市场中,按销售额占比来看,工业面扫描相机(2D面阵相机)、工业线扫描相机、智能相机(含视觉传感器)、3D相机(含3D采集设备)分别为12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激光传感器行业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逐渐整合 AI、政策等带来大市场空间

我国激光传感器行业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逐渐整合 AI、政策等带来大市场空间

激光传感器产业链涵盖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中游产品制造,再到下游应用的多个环节。具体来看,激光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激光器、光学元件、电子元件等原材料,其中激光器作为激光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常见的激光器有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光学元件如透镜、反射镜等,用于控制激光束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配电变压器行业分析:配电老旧改造、智能化带来新增量 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配电变压器行业分析:配电老旧改造、智能化带来新增量 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我国部分运行中的变压器已使用多年,其结构设计、能耗水平、元器件质量、绝缘性能等与现行产品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设备老旧严重,亟需更新换代。因此,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强调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机床行业国产化提速 AI深度融合驱动智造进阶 未来中高端设备将成必争之地

我国机床行业国产化提速 AI深度融合驱动智造进阶 未来中高端设备将成必争之地

2024年经济低迷,消费依然不及预期,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如设备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了市场信心,缓解了行业下降。2024年10-12月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设备更新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机床工具行业产生了明显的拉动效应,主机产品产需两端都呈现增长。另外根据国统局数据显示,规上企业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