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供需向好 市场规模扩大 华东和华南地区发展速度较快

一、工程塑料性能特点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工程塑料指被用作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和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在机械性能、耐久性、耐性、耐热性等方面能达到更高的要求,而且加工更方便并可替代金属材料。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

工程塑料指被用作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和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在机械性能、耐久性、耐性、耐热性等方面能达到更高的要求,而且加工更方便并可替代金属材料。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工程塑料需求量及下游市场结构

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近年来我国工程塑料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量达856.6万吨。目前电器和汽车为我国工程塑料主要下游市场,需求总占比达50%左右。

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近年来我国工程塑料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量达856.6万吨。目前电器和汽车为我国工程塑料主要下游市场,需求总占比达50%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工程塑料产量及细分市场结构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与合金、加工应用等相关配套能力的完整产业链,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程塑料产量达592.8万吨。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与合金、加工应用等相关配套能力的完整产业链,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程塑料产量达592.8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工程塑料的不同使用特性,通常将工程塑料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通用工程塑料主要品种有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改性聚苯醚和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主要是指耐热达150℃以上的工程塑料,主要品种有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砜类、芳香族聚酰胺、聚芳酯、聚苯酯、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和氟树脂等。目前通用工程塑料中的聚酰胺(PA)具有强韧性和高温稳定性,是我国工程塑料主流产品,占比40%左右。

根据工程塑料的不同使用特性,通常将工程塑料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通用工程塑料主要品种有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改性聚苯醚和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主要是指耐热达150℃以上的工程塑料,主要品种有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砜类、芳香族聚酰胺、聚芳酯、聚苯酯、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和氟树脂等。目前通用工程塑料中的聚酰胺(PA)具有强韧性和高温稳定性,是我国工程塑料主流产品,占比40%左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工程塑料市场规模

工程塑料供需向好,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22年我国工程塑料市场规模达2031亿元。从地区发展情况来看,得益于政策支持和下游需求市场发展,我国工程塑料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两大地区,分别占比38.3%、23.7%。

工程塑料供需向好,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22年我国工程塑料市场规模达2031亿元。从地区发展情况来看,得益于政策支持和下游需求市场发展,我国工程塑料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两大地区,分别占比38.3%、23.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SIS作为工业生产安全运行的核心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油气等多个行业。2020-2023年国内SIS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3%。SIS市场竞争格局已由本土企业主导,龙头中控技术表现突出,2024年以31.2%的市占率实现国内市场“三连冠”。展望未来,在安全生产政策强制要求、现有工厂技术升

2025年11月25日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近年来,国内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叠加塑料、橡胶等下游行业对材料耐候性、安全性的要求同步提升,我国光稳定剂行业不断向高效、绿色等方向转型。

2025年11月25日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近十年来全球绿氢产业快速发展,迎来投资热潮。2023、2024年全球对绿氢的投资分别增长了约33%和25%,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持续。2024年全球氢能新增产能 315 万吨,其中绿氢新增 7 万吨,同比增长约 42%。

2025年11月25日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核心组成部分,受益于润滑油消费支撑与性能、环保升级需求,行业持续发展。行业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分散剂等三类单剂构成消费主力。当前,国产和外资润滑油添加剂产能存在结构性差异:国内产能主要集中于单剂产品,而外资在华产能则更多布局于复合剂领域。尽管润滑油添加剂出口呈现“量额齐升”且已实现净出口,但因

2025年11月24日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DCS下游多点开花,已覆盖化工、电力、石化、市政及公共设施、造纸、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2024年其市场规模微降但细分领域分化,其中电力、市政及公共设施领域逆势增长。尽管行业经历短期波动,但在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下,其长期发展潜力依然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马太效应持续显现,DCS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3从202

2025年11月24日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已构建完整产业链,市场呈现消费分化特征:2024年行业消费小幅下滑,工业用润滑油逆势增长,交通用需求则有所收缩。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持续进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行业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净进口量与贸易逆差额均呈收窄态势,出口端更实现“量额齐升”。2025年发布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两项强制性新国标,将于20

2025年11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