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碳纤维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产化进程加快 市场供需缺口逐渐收窄

、碳纤维需求量

碳纤维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在可量产纤维材料中性能最佳,被称为21世纪的“黑色黄金”,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交通设施等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一直维持稳步上升趋势,截至目前已占全球总需求的一半以上。

根据数据,2015-2022年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量由5.3万吨增长至13.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4.3%。2015-2022年我国碳纤维市场需求量由3.1万吨增长至7.4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3.7%。

根据数据,2015-2022年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量由5.3万吨增长至13.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4.3%。2015-2022年我国碳纤维市场需求量由3.1万吨增长至7.4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3.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5-2022年我国碳纤维市场需求量占全球碳纤维市场总需求量的比重由31.70%提升至55.11%。

2015-2022年我国碳纤维市场需求量占全球碳纤维市场总需求量的比重由31.70%提升至55.1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碳纤维下游市场结构

从需求结构看,碳纤维下游市场中体育休闲和风电叶片占据主流,2022年总占比超50%,分别占比30.9%、23.5%。航空航天军工为碳纤维第三大需求市场,占比10.5%。除此之外,碳碳复材、压力容器、混配模成型、建筑、汽车、电子电气分别占比9.1%、8.1%、5.4%、4.2%、3.2%、2.7%。

从需求结构看,碳纤维下游市场中体育休闲和风电叶片占据主流,2022年总占比超50%,分别占比30.9%、23.5%。航空航天军工为碳纤维第三大需求市场,占比10.5%。除此之外,碳碳复材、压力容器、混配模成型、建筑、汽车、电子电气分别占比9.1%、8.1%、5.4%、4.2%、3.2%、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碳纤维生产技术难点

碳纤维工艺复杂,生产条件要求严格,整个工艺流程中涉及技术参数控制点3000-5000个。碳纤维技术壁垒高,自研发以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技术长期被发达国家掌握,也是国外对外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重要物质。

碳纤维生产环节技术难点

环节 重要性 难点
纺丝溶液和原丝制备 碳纤原丝的质量和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纤维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按照聚合工艺的连续性,可以分为一步法,两步法;按照纺丝工艺,可以分为湿法和干喷湿纺法。其中,纺丝工艺的选择及控制为稳定生产高性能原丝的关键因素
预氧化 预氧化过程是碳纤维制备过程中能耗最高,耗时最长,制约PAN基碳纤维生产效率的关键工序 预氧化受纤维张力、热处理温度、处理介质等因素影响
碳化 碳化是将预氧丝转变为高强碳纤维的过程,是碳纤维类石墨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 碳化温度、碳化时间、碳化张力/牵伸、碳化过程的升温速率等均会影响碳纤维的质量性能
预浸料 预浸料是把基体浸渍在强化纤维中制成的预浸片材产品,是复合材料的重要中间材料 工艺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碳纤维的分散,二是成型工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碳纤维产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碳纤维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为了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自2000年开始大力发展碳纤维产业,并将其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2018年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高性能碳纤维及制品制造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将高强碳纤维、高强中模碳纤维、高模碳纤维、高强高模碳纤维、碳纤维织物预制体、碳纤维预制体等列入重点产品和服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应用和生产列为国家产业架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鼓励类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为碳纤维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碳纤维产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22.09 《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推进高性能化工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功能材料、电子封装与装联材料、电子工艺与辅助材料等设计制造技术研发和质暈精确控制技术攻关。运用质量工程技术,缩短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周期。
2022.04 《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升高性能纤维生产应用水平。提高碳纤维、芳纶、超高分析暈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生产和应用水平,提升高性能纤维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进一步扩大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风力和光伏发电、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应用。
2021.10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集中力量开展复杂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控制、大容量风电、高效光伏、大功率液化天然气发动机、大容量储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创新,加快碳纤维、气瀣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补齐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短板。推广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开展示范应用。建设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二南化瑞捕策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推进熔盐储能供热和发电示范应用。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2021.04 《2021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持续开展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推动稀土新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民机材料等领域的标准研制。
202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要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为未来碳纤维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20.09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要求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围绕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深海采矿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在光刻胶, 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
2019.11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 将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工、风电装备、压力容器等领域的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等碳纤维列入关键战略材料
2019.10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将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应用和生产列为国家产业架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鼓励类项目
2018.12 《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 1.鼓励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天津等地加快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碳纤维、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特种功能材料、战略前沿材料等产业;,2.鼓励江苏省优先承接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高性能纤维、新型纤维
2018.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1.将高性能碳纤维及制品制造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将高强碳纤维、高强中模碳纤维、高模碳纤维、高强高模碳纤维、碳纤维织物预制体、碳纤维预制体等列入重点产品和服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碳纤维供应量

依靠长期自主研发,本土碳纤维企业取得长足进步,国内碳纤维供应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碳纤维供应量由0.9万吨增长至2.9万吨。2022年我国碳纤维供应量首次超过进口量,达4.5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5.17%。

依靠长期自主研发,本土碳纤维企业取得长足进步,国内碳纤维供应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碳纤维供应量由0.9万吨增长至2.9万吨。2022年我国碳纤维供应量首次超过进口量,达4.5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5.1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碳纤维国产化率

碳纤维企业产能持续释放,碳纤维国产化率由2017年的25%提升至2022年的53%。随着国产化进程加快,碳纤维供应量进一步增长,市场供需缺口将逐渐缓解。

碳纤维企业产能持续释放,碳纤维国产化率由2017年的25%提升至2022年的53%。随着国产化进程加快,碳纤维供应量进一步增长,市场供需缺口将逐渐缓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