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良币驱逐劣币” 我国玻尿酸行业监管持续发力 原料供应规模不断扩大

一、玻尿酸概述

玻尿酸,也称透明质酸,简称HA,是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组成的大分子粘多糖,玻尿酸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的结缔组织及细胞外基质中,遍布于关节腔、皮肤、眼玻璃体、软骨、脐带等组织,具有很强的黏弹性和吸湿性,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具有补水保湿、润滑等独特的作用,同时具有细胞修复的重要作用。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透明质酸可分为医药级透明质酸、化妆品级透明质酸和食品级透明质酸。从化学结构的角度看,不同分子结构的透明质酸性质有所差异,其带来的功效也有所差异,再加上微生物发酵的应用促使透明质酸实现大规模生产,透明质酸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玻尿酸分类

种类

简介

医药级玻尿酸

透明质酸在医药和临床诊治的应用集中在黏弹性手术、黏弹性补充疗法、黏弹性填充、黏弹性阻隔、黏弹性防护和药物载体这六类细分领域。黏弹性手术以眼科手术为代表,透明质酸应用在手术里可发挥支撑前房和保护眼部组织等作用;黏弹性补充疗法以骨关节炎的治疗为代表,黏弹性填充以软组织填充为代表,黏弹性阻隔以术后防粘连为代表,药物载体以肠道及非肠道给药的载体为代表。

化妆品级玻尿酸

透明质酸凭借极高的保水性能和对皮肤的屏障保护功效,在护肤和彩妆市场颇受青睐。在细胞外基质中有很强的保水作用,与其他物质共同组成含有大量水分的胞外胶状基质,成为细胞代谢的物质交换介质,它被视作理想的智能保湿剂。随着透明质酸的产业化和技术发展,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护肤精华、口红、水乳膏霜面膜和喷雾等。

食品级玻尿酸

透明质酸在食品和饮料领域的产品应用属于护肤保健食品。具体来看,口服透明质酸有补水、改善关节功能和骨质疏松、修复胃黏膜损伤、改善心血管系统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在中国,20085月国家卫生部发布公告,批准透明质酸钠作为新资源食品用作保健食品原料,仅能用于保健食品。目前中国已推出二十余种含透明质酸钠的保健食品,产品功能多数为改善皮肤水分和增加骨密度。其中,透明质酸钠是透明质酸的钠盐形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玻尿酸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在产业链方面,玻尿酸产业链上游为医美原料、医用耗材、医美器械等等,中游为玻尿酸的生产和合成,下游为各消费应用渠道最后到达终端消费者。

我国尿酸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我国</strong><strong>玻</strong><strong>尿酸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玻尿酸行业上游市场分析

1、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销售量持续增长

玻尿酸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保湿、润滑、加速伤口愈合、修复组织和再生等多种功能,广泛地应用于医药、美容化妆品和食品等多个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场销量达620吨,同比增长37.78%,预计2024年销量将达到1149.7吨。其中,2021年全球食品级、化妆品级、医药级尿酸原料销量分别为330吨、265吨、25吨,预计2024年食品级、化妆品级、医药级尿酸原料销量分别达554.5吨、554吨、41.2吨。

玻尿酸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保湿、润滑、加速伤口愈合、修复组织和再生等多种功能,广泛地应用于医药、美容化妆品和食品等多个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场销量达620吨,同比增长37.78%,预计2024年销量将达到1149.7吨。其中,2021年全球食品级、化妆品级、医药级尿酸原料销量分别为330吨、265吨、25吨,预计2024年食品级、化妆品级、医药级尿酸原料销量分别达554.5吨、554吨、41.2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为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大国,原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数据,2021年,华熙生物在全球透明质酸市场中销量占比为44%,其次为焦点生物,占比为15%,第三、四是阜丰生物,安华生物,占比分别为9%和7%,中国企业销量占比达76%,成为全球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大国。截止2021年,我国玻尿酸原料市场规模达41.7亿元,同比增长9.74%。

根据数据,2021年,华熙生物在全球透明质酸市场中销量占比为44%,其次为焦点生物,占比为15%,第三、四是阜丰生物,安华生物,占比分别为9%和7%,中国企业销量占比达76%,成为全球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大国。截止2021年,我国玻尿酸原料市场规模达41.7亿元,同比增长9.7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玻尿酸行业中游市场分析

1、玻尿酸行业赛道火热,品牌成核心关键

由于中低端玻尿酸注射产品技术门槛较低,导致玻尿酸行业同质化严重。根据数据,截止2023年10月,我国现有经过审批在有效期内的玻尿酸注射产品有59款,均为III类医疗器械,其中国产产品26款,进口产品33款。整体来看,这类企业或主攻填充塑性、除皱淡纹、保湿提亮等功效来塑造品牌形象,或者通过对唇部、颈部注射等部位适应症打造明星单品,可见品牌成为玻尿酸行业核心关键。

1、医美市场监管持续发力,玻尿酸注射市场乱象有望得到遏制

而在医美浪潮下,企业涌入数量增多,造成玻尿酸行业乱象丛生,所以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有关规范、整治医美行业的监管政策,对于“破皮”类注射产品在2022年明确纳入III类医疗器械管理。其中,玻尿酸注射产品、注射针头应属第Ⅲ类医疗器械,水光仪器需符合Ⅱ类医疗器械认证。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正规医美机构1.3万,不具备医美资质的黑机构达8万家,在正规医美机构中,有14%的机构存在违规经营行为。因此,在监管政策持续加强及消费者识别能力上升下,我国玻尿酸行业将合规化发展,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2022-2023年我国部分医疗美容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时间

政策文件

来源

主要内容

2022.3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调整

NMPA

水光针纳入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并进一步明确产品成分、用途等。

2022.4

新《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国务院

大幅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无证行医、租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违法行为依照《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进行处罚。

2022.10

《医疗美容行业虚假宣传和价格违法行为治理工作指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强调防范8项虚假宣传、6项价格违法行为。

2022.11

《关于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管理类别的公告》

NMPA

当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作为注射到真皮层,主要通过所含透明质酸钠的保湿、补水等作用,改善皮肤状态应用时,如果产品不含发挥药理学、代谢学或免疫学作用的药物成分,则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如果产品含有局麻药等药物(如盐酸利多卡因、氨基酸、维生素等),则判定为以医疗器械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

2023.5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必须遵守卫生健康有关行业准入的法律法规。对医疗美容行业实施严格的准入管理,严禁无资质机构和无资质人员提供医美服务;加强对渠道医美的监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玻尿酸市场高速增长

玻尿酸产品贯穿医疗美容、生活美容以及家用美容三大应用场景,满足下游消费者针对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的全方位医美消费需求,性价比高,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按出厂价销售额规模口径计算,截至2021年,我国玻尿酸市场规模已达64亿元,销售量达870万支,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1亿元。

玻尿酸产品贯穿医疗美容、生活美容以及家用美容三大应用场景,满足下游消费者针对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的全方位医美消费需求,性价比高,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按出厂价销售额规模口径计算,截至2021年,我国玻尿酸市场规模已达64亿元,销售量达870万支,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玻尿酸行业下游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美容等消费升级型需求提升,我国医美机构数量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美机构数量从2003年的18所增长到2021年524所。

近年来,随着医疗美容等消费升级型需求提升,我国医美机构数量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美机构数量从2003年的18所增长到2021年524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