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癌症发病率高 抗癌需求大 我国抗癌药市场在政策驱动下不断增长

、抗癌药简介

抗癌药是指抵抗癌症的药品。目前全球各国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大约有130-150种。用这些药物配制成的各种抗癌药物制剂大约有1300-1500种。

、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出生率降低和人口寿命延长,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水平逐年提高。根据数据,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由2018年的166.6百万人增至2022年的209.8百万人,预计将于2023年增至219.5百万人。较高的人口基数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使得我国癌症发病人数规模较大。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率为每百万人中有3407人,癌症死亡率为每百万人中有2039人。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出生率降低和人口寿命延长,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水平逐年提高。根据数据,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由2018年的166.6百万人增至2022年的209.8百万人,预计将于2023年增至219.5百万人。较高的人口基数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使得我国癌症发病人数规模较大。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率为每百万人中有3407人,癌症死亡率为每百万人中有2039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抗癌药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抗癌药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药物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较高的癌症发病率和较大的抗癌需求,我国政府对抗癌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继出台多项相关政策引导和推动抗癌药发展与创新,为抗癌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抗癌药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1.11 《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药物研发应该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人群的特殊状态对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安全性的影响,必要时开展相关临床药理学研究,以满足临床上特殊人群用药需求。
2021.09 《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 使用抗肿瘤药物前,应当取得病理诊断支持,对于有明确作用靶点的药物,应当取得靶点检测支持。个别难以进行病理诊断的肿瘤,可以依据相关诊疗规范(指南)等进行临床诊断。建立抗肿瘤药物遴选和评估制度,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制定并定期调整抗肿瘤药物供应日录,不断提升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价值和供应保障能力。
2021.06 《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 三级综合医院要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工作,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高原病防治和微生物耐药问题等,积极探索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2020.12 《抗肿瘤创新药上市申请安全性总结资料准备技术指导原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建议将产品的安全性特征,与同类药(已上市同靶点药物或结构相似的改良型新药)对比分析,系统性总结和描述产品的安全性特征,特别是试验药为明确已上市产品的改构产品,且不良反应与已上市产品存在显著差异时,建议阐述差异的机制原因,包括不同的理化特征、吸收、分布、代谢特征、代谢酶、靶点及靶点活性、脱靶毒性等。
2020.12 《抗肿瘤药联合治疗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对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般考虑进行阐述,重点阐述在不同临床研究阶段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旨在为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方法学指导。
2020.12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卫健委 医疗机构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的,应当将肿瘤科、药学、病理、影像、检验等相关专业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落实抗肿瘤药物管理要求,保障合理用药,提高肿瘤综合管理水平。医联体内开展肿瘤诊疗的医疗机构之间应当加强抗肿瘤药物供应目录衔接,建立联动管理机制,做好抗肿瘤药物供应保障,逐步实现区域内药品资源共享,保障双向转诊用药需求。
2019.09 《健康中国行动一癌 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 2022年) 》 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 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谈判抗癌药品配备及使用工作,完善用药指南,建立处方点评和结果公示制度。构建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络,开展肿瘤用药监测与评价。
2019.08 《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来的通知》 国务院 加快创新药品审批上市,对抗癌药、罕见病用药等临床急需的创新药品实施优先审评审批。
2019.05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 国务院 加强癌症防治,推进预防筛查和早诊早治,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畅通临床急需抗癌药临时进口渠道。
2018.12 《关于开展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健委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国家癌症中心开发了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测。
2018.10 《关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 国家医疗保局 将阿扎胞苷等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日录(2017年版)》乙类范围,并确定了医保支付标准。
2018.09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版) 》 国家卫健委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病理组织学确认后方可使用、基因检测后方可使用,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体现患者治疗价值、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重视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2018.09 《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 国务院 以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为依据,中西药井重,遴选适当数量的基本药物品种,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兼顾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公共卫生防治用药需求。强化循证决策,突出药品临床价值;规范剂型规格,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鼓励医药行业研发创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抗癌药上市数量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多,社会医疗卫生支出持续增加以及医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我国抗癌药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已上市的抗癌单克隆抗体和抗癌小分子靶向药物数量分别为32种及76种,抗癌药市场规模已超25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多,社会医疗卫生支出持续增加以及医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我国抗癌药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已上市的抗癌单克隆抗体和抗癌小分子靶向药物数量分别为32种及76种,抗癌药市场规模已超25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抗癌药市场结构

根据治疗特点的不同,抗癌药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其中西药又包括化疗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等,中药包括临床上常用的方剂药物和中成药。目前天然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抗代谢药占比较高,均为18%;其次是抗肿瘤中成药,占比14%。除此之外,激素类、辅助抗肿瘤中成药、铂化合物类、蛋白激酶的抑制剂、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抗生素分别占比10%、10%、7%、7%、7%、5%。

根据治疗特点的不同,抗癌药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其中西药又包括化疗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等,中药包括临床上常用的方剂药物和中成药。目前天然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抗代谢药占比较高,均为18%;其次是抗肿瘤中成药,占比14%。除此之外,激素类、辅助抗肿瘤中成药、铂化合物类、蛋白激酶的抑制剂、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抗生素分别占比10%、10%、7%、7%、7%、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近年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支付能力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使感染类疾病患病风险增加,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已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到2024年的41314元。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慢阻肺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及控制慢性炎症并减轻临床症状。随着慢阻肺患者增多,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长至32亿美元,CAGR达8.6%;2023-2030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将由34亿美元增长至63亿美元,CAGR达9.2%。

2025年07月31日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于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通过自主规划执行药品配送、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任务。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医疗装备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疾病与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长、医生精准诊疗理念增强以及产品技术持续迭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亿元快速扩张至2024年的17.6亿元,实现了34.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近年来,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社会结构变迁的推动下,宠物猫饲养需求显著增长。一方面,经济条件改善增强了宠物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结婚年龄推迟、单身人群扩大及老龄化趋势催生了更多陪伴需求。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宠物猫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猫三联疫苗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宠物猫数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