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企业研发力度等为行业注入强动力 我国创新药产品逐步被全球认可

一、创新药定义

2016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将化药新药分为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其中创新药是指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

按照药品形态,创新药可分为小分子、大分子、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活体微生物等;按照注册方式,可以分为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按照国际惯例,分为首创创新药和仿制创新药。

创新药的分类

分类标准

具体分类

药品形态

小分子

大分子

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活体微生物等

注册方式

化学药

生物药

中药

国际惯例

首创创新药(FIC)

仿制创新药

Me-too:药效接近FIC的仿制创新药物

Me-better: 药效超过FIC的仿制创新药物

Best in class:相关药品类别中综合疗效最优的的仿制创新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创新药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1、政策加持下,我国创新药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创新药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近年来,创新药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主要目标是促进国内创新药的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并加速创新药的审批和上市流程,迅速地将创新治疗推向市场,为创新药行业发展提供明确、广阔市场前景。

2022-2023年我国创新药行业相关政策及重点内容解读

时间

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政策类型

20237

国家卫健委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推进医药领域改革和创新发展。支持药品研发创新,常态化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和质量监管确保"供好药"用好药"

支持类

2023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

此次审评审批提速针对的是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的创新药、儿童创新药和罕见病创新药三类创新药品,将加速这三类药品上市,满足相关患者的用药需求。

支持类

20234

国务院

"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

稳步提升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优化管理方式促进新药好药加快上市。完善创新药物、创新疫苗、医疗器械等快速审评审批机制,加快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建立国家药物医疗器械创新协作机制,加强对重大创新药研发的指导。鼓励研制短缺药品、儿童用药品,防治重大传染病药品,公共卫生方面急需药品,鼓励新药境内外同步研发申报。

指导类

20225

国务院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和医疗器械、罕见病治疗药品等,加快审评审批。

支持类

20225

国家药监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药品注册申请期间专利权存在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向入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裁决,期间不停止药品技术审评。

支持类

2022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单臂临床试验用于支持抗肿瘤药上市申请的适用性技术指导原则》

单臂临床试验的研发策略显著地缩短了新药的上市时间;特别是近年来,许多新药在临床研究早期阶段就显现出非常突出的有效性数据,因此,越来越多的研发企业希望采用单臂临床试验支持抗肿瘤药物的上市申请。

指导类

2022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申请审评工作程序(试行)(征求意见稿)

主要内容为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及时总结转化抗疫应急审评工作经验,加快创新药品的审评速度。

支持类

20221

工信部等九部门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推动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与应用、健全医药创新支撑体系。

支持类

20221

国务院

《“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

完善创新药物、创新疫苗、医疗器械等快速审评审批机制,加快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

指导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医药行业进入创新药时代,研发开支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已进入创新药时代,研发开支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加,持续推动医药行业创新发展,为创新药行业奠定良好的经济环境。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研发开支为942亿元,同比增长20.1%;各企业新产品项目数突破5万项,同比增长17.8%,专利申请数达到3.1万件,同比增长8.2%。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已进入创新药时代,研发开支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加,持续推动医药行业创新发展,为创新药行业奠定良好的经济环境。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研发开支为942亿元,同比增长20.1%;各企业新产品项目数突破5万项,同比增长17.8%,专利申请数达到3.1万件,同比增长8.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创新药行业研发水平与国际差距逐渐缩小

回归创新药行业本身投资情况,目前我国正在经历“仿制药-创新药”的转变过程与突破,研发水平与国际差距逐渐缩小。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中国创新药投资事件为5起,投资金额达10.9亿元。

回归创新药行业本身投资情况,目前我国正在经历“仿制药-创新药”的转变过程与突破,研发水平与国际差距逐渐缩小。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中国创新药投资事件为5起,投资金额达10.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创新药行业现状分析

1、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速将高于仿制药市场

综上,随着创新药审评审批等政策的出台、医疗保险调整、医药企业研发支出增加等,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速将高于仿制药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达6785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789亿元。

综上,随着创新药审评审批等政策的出台、医疗保险调整、医药企业研发支出增加等,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速将高于仿制药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达6785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78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创新药申报与审评:申报临床和生产的数量有所减少

IND是指新药临床研究审批,新药的产生需要进行两次行政审批,一是在临床研究阶段(IND申报),二是临床研究完成注册上市(NDA申报)。中国创新药研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首次进行IND申报的新药数量达600件,其中国产药品475件,占比79%,进口药达125件,与2021年相比有所减少。

IND是指新药临床研究审批,新药的产生需要进行两次行政审批,一是在临床研究阶段(IND申报),二是临床研究完成注册上市(NDA申报)。中国创新药研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首次进行IND申报的新药数量达600件,其中国产药品475件,占比79%,进口药达125件,与2021年相比有所减少。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治疗领域来看,国产创新药IND申报主要集中于肿瘤、血液以及免疫领域,2022年占比分别为42%、11%、6%。

从治疗领域来看,国产创新药IND申报主要集中于肿瘤、血液以及免疫领域,2022年占比分别为42%、1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自2018年开始,我国国产创新药数量明显增加,2022年有所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有64个创新药递交了上市申请,其中国产创新药数量24个,进口创新药数量40个。

同时,自2018年开始,我国国产创新药数量明显增加,2022年有所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有64个创新药递交了上市申请,其中国产创新药数量24个,进口创新药数量40个。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创新药上市公司加大研发管线,中国创新药逐步被全球认可

此外,近年来,国内许多创新药上市公司不断加大研发管线力度,并且在不同治疗领域展开多元化的研发项目,为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从交易方面来看,我国企业License out事件数量和交易金额飞速提升,逐渐被全球所认可。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企业License out事件发生了75件,披露的交易金额达到276亿美元。

此外,近年来,国内许多创新药上市公司不断加大研发管线力度,并且在不同治疗领域展开多元化的研发项目,为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从交易方面来看,我国企业License out事件数量和交易金额飞速提升,逐渐被全球所认可。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企业License out事件发生了75件,披露的交易金额达到276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截至2023年中国创新药行业代表性企业研发管线情况

公司简称

研发管线情况

百济神州

截至20235月,公司已上市药物16(包括自研产品3),处于临床II期阶段的药物3个,处于临床II期阶段的药物13,处于临床I期阶段的药物18个。另外拥有60余项临床前新药项目,这些药物类型涉及小分子药、单抗、双抗、ADC等多种类型,多款药物具备差异化乃至firstin-class"潜力。丰富、多元化的研发管线广泛覆盖了全球80%的癌症类型(按发病率计算)

恒瑞医药

截至20233月底,公司瑞维鲁胺、卡瑞利珠单抗等13款自研创新药和2款引进创新药在国内上市,另有8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26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形成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公司还自主建立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双/多特异性抗体、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一批国际领先的技术平台,为创新研发提供强大基础保障。

信达生物

截至20238,已建立起一条包括35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代谢疾病等多个疾病领域。10个产品上市,1个品种在NMPA审评中,7个品种获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6个新药分子进入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18个新药品种已进入临床研究。

君实生物

截至20238月,公司已上市自主研发产品2个,合作开发上升产品2个,在研产品50多个,绝大部分产品均通过自有平台自主开发,含多个潜在"全球新”靶点药物,覆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慢性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这五大治疗领域。

复宏汉霖

截至20238月,复宏汉霖已在中国上市5款产品,在国际上市1款产品,18项适应症获批,1个上市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药监局受理,3个上市申请分别获中国药监局、美国FDA和欧盟EMA受理,16个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30多项临床试验。

康方生物

截至20238月,公司拥有30个以上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炎症、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候选药物,其中19个新药进入临床研究,13项关键/ll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 3个新药实现商业化销售(1个对外授权)

荣昌生物

截至20238月,公司已上市自主研发产品3,开发了20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同类首创、同类最佳的生物药物,针对自身免疫、肿瘤、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制出一批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生物新药。

迈威生物

截至20238月,公司现有14个品种处于不同阶段,包括10个创新品种和4个生物类似药,其中2个产品上市,1个品种已提交上市申请,3个品种处于关键注册临床试验阶段。

亚盛医药

截至20238月,公司已上市产品1个,已建立拥有9个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1类小分子新药产品管线。同时,公司共有4个在研新药获得16FDA1项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2FDA快速通道资格以及2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

贝达药业

截至20236月,公司有5款上市药品,在研创新药项目40余项,18项进入临床试验,4项正在开Ⅱ期临床试验。

诺诚健华

截至20238,公司拥有13款产品在临床阶段,全球开展30多项临床试验,奥布替尼在中国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

基石药业

截至20238月,公司以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疗法为核心,建立了-14种肿瘤候选药物组成的丰富产品管线。目前,公司已经获得了四款创新药的十一项新药上市申请的批准,多款后期候选药物正处于关键性临床试验或注册阶段。

泽景制药

截至20238月,公司拥有17个主要在研药品的41项主要在研项目,其中除多纳非尼片外,了个在研药品(重组人凝血酶、杰克替尼片和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9项适应症处于新药上市申请、II期或注册临床试验阶段,6个在研药品(盐酸杰克替尼乳膏.奥贝胆酸镁片、ZG19018片、ZG005粉针剂、奧卡替尼胶囊、注射用ZGGS18)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注射用ZG006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FDA批准、注射用盐酸ZG0895的临床试验、ZG2001片用于治疗KRAS突变的晚期实体瘤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在研药品注射用ZGGS15已经提交IND申请,3个在研药品(ZG1905ZGGS001粉针剂和GS11粉针剂)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

海思科

截至20238月,海思科自主研发商业化产品及临床阶段候选1类新药共有10多个,筛选阶段项目30余项,其中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自主化合物创新1类静脉麻醉药思舒宁(环泊酚注射液)已于202012月底成功上市。

药明巨诺

截至20238月,公司共有血液肿瘤、实体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管线共16个在研产品,1个上市产品。

和黄医药

截至20238月,公司共有13种临床阶段的创新抗癌药物正在全球开展临床研究,其中的12种药物由公司自主研发。自成立以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有13个自主发现的抗肿瘤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3个创新肿瘤药物现已获批上市

三生国健

截至20238月,公司已上市产品3,拥有13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创新药物,其中大部分在研药物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部分在研药物为中美双报。

再鼎医药

截至20238月,再鼎医药在国内已有5款产品上市,拥有全国权利的内部研发项目9个,50多个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的临床研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挖掘近视防控大蓝海 我国阿托品滴眼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兴齐眼药研发领先

挖掘近视防控大蓝海 我国阿托品滴眼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兴齐眼药研发领先

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再加上不正确的用眼习惯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半数儿童青少年被近视困扰。国家疾控局最新监测数据的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 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小学阶段近视率攀升速度较快,从小学一年级的12.9%上升至六年级的

2025年05月08日
赛道拥挤!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差异化发展成企业决胜关键

赛道拥挤!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差异化发展成企业决胜关键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人群基数大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防控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角膜塑形镜防控效果领先,并且需求及政策驱动其市场规模持续上升。这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角膜塑形镜行业,赛道拥挤,致其市场空间遭遇挤压。因此,基于产品核心功能建立差异化优势,已成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关键。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和植入数量稳增 国产渗透率逐渐提升

我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和植入数量稳增 国产渗透率逐渐提升

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40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63.6亿元;植入数量则从2022年的110130例上升至2024年的147748例。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地方集采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目前,双腔起搏器是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主流产品,2024年渗透率超过80%。从竞争来看,美敦力、雅培等国外企业具

2025年05月08日
亿级蓝海赛道!我国宠物药行业研发难度大 晕车药等细分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亿级蓝海赛道!我国宠物药行业研发难度大 晕车药等细分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养宠热度持续上升,不仅体现着全社会在生育率下降大背景下对“替代情感价值”的需求高涨,也给宠物及其细分市场带来庞大的商机。目前,我国宠物药市场处于亿级蓝海,但进口宠物药一直占据国内宠物药市场主要份额,宠物创新药研发难度大。不过,我国国产宠物药替代进程加速,宠物老龄化疾病相关药物、宠物消化系统疾病、晕车药、减肥药、抗抑郁药

2025年05月07日
迎政策利好 我国AI制药行业投融资市场活跃 龙头格局渐显 国内企业追赶势头强劲

迎政策利好 我国AI制药行业投融资市场活跃 龙头格局渐显 国内企业追赶势头强劲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制药行业高成本、长周期、高失败率的困境带来希望。随着全球创新药研发热潮来袭,AI制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目前AI技术主要用于药物研发阶段,市场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近年来,我国也紧跟全球发展步伐,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AI技术发展、加大创新药物研发投入和鼓励AI赋能医药研发。AI制药迎政策

2025年05月07日
电生理器械行业:海外厂商占主导 国产有望凭借技术及性价比优势打开市场

电生理器械行业:海外厂商占主导 国产有望凭借技术及性价比优势打开市场

随着国内快速心律失常人群数量增长,我国心脏电生理手术量增多,带动电生理器械市场扩容。在心脏电生理手术的持续渗透下,未来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032年超400亿元。我国电生理器械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但市场多被海外厂家占据,国内头部企业--惠泰医疗、微电生理2022年市场份额均不足5%,国产化率低。随着国产三维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半导体、储能等领域需求旺盛

我国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半导体、储能等领域需求旺盛

近年来,受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需求快速增长影响,我国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维持高速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除医疗健康领域外)市场规模约为119亿元,预计2026年,我国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除医疗健康领域外)市场规模将达到241.4亿元,2021-2026年的复合

2025年04月27日
生物药发展带动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增长 目前国产化率较低 高端产品极度依赖进口

生物药发展带动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增长 目前国产化率较低 高端产品极度依赖进口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品生产的关键核心原材料,占生物制药原料成本的35%以上。近年来,受政策和资金驱动,我国生物药行业快速增长,带动细胞培养基市场需求增多。目前国内市场以无血清培养基为主,占比达70%左右。细胞培养基国产化率较低,长期以来,海外巨头占据国内细胞培养基主要市场,在蛋白及抗体药物培养基等高端市场,进口垄断情况更

2025年04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