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微特电机行业规模保持高位运行状态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微特电机一般指功率在750瓦以下,机座外径不大于160mm或中心高不大于90mm的电机,简称微电机,全称微型特种电机,其综合了电机理论、微电子、电力电子、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理论、精密机械和新材料等多门学科,涉及电机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领域,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根据定制化程度可分为标准化微特电机和定制化微特电机,按功用可分为控制微特电机、驱动微特电机和电源微特电机。

微特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中,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此外,微特电机也用于传动机械负载,并可作为设备的交直流电源。微特电机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早期多应用于军事装备和自动控制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已扩展到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设备、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工业机器等领域,并在满足下游应用领域标准化微特电机需求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样的定制化微特电机产品。数据显示,我国微特电机市场需求量从2017年的120亿台增长至2021年的138亿台,到2023年将达147亿台。

微特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中,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此外,微特电机也用于传动机械负载,并可作为设备的交直流电源。微特电机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早期多应用于军事装备和自动控制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已扩展到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设备、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工业机器等领域,并在满足下游应用领域标准化微特电机需求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样的定制化微特电机产品。数据显示,我国微特电机市场需求量从2017年的120亿台增长至2021年的138亿台,到2023年将达147亿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微特电机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国防武器装备的需求促进了国内微特电机行业的产生。国内微特电机行业经过7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起步、自行发展、初步壮大、快速发展四个阶段,行业由最初的仿制国外产品到改进设计,再到研究开发芯片,至今已形成包括从新产品开发到规模化生产所需要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关键材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专用测试仪器制造等一套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实现25个大类、60个系列、超5,000个规格的微特电机产品规模化生产,占据全球超过70%的产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微特电机产量达143亿台。预计2022年我国微特电机将进一步增长至147亿台。

我国微特电机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国防武器装备的需求促进了国内微特电机行业的产生。国内微特电机行业经过7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起步、自行发展、初步壮大、快速发展四个阶段,行业由最初的仿制国外产品到改进设计,再到研究开发芯片,至今已形成包括从新产品开发到规模化生产所需要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关键材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专用测试仪器制造等一套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实现25个大类、60个系列、超5,000个规格的微特电机产品规模化生产,占据全球超过70%的产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微特电机产量达143亿台。预计2022年我国微特电机将进一步增长至147亿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在技术水平、产品性能、规格种类、生产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自主研发了高精度步进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等系列机型。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领域自动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农业产业科技化、家庭生活智能化的持续推进,微特电机作为各领域支撑产品,以及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执行元件和动力元件,其市场规模整体保持高位运行状态。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微特电机市场规模从1,024.1亿元增长至1,343.7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9.48%。预计到2023年我国微特电机市场规模将达1610.4亿元。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工业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加速发展,各行业对生产技术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为微特电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挑战和机遇。同时,智能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兴起,也将推动我国微特电机行业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在技术水平、产品性能、规格种类、生产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自主研发了高精度步进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等系列机型。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领域自动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农业产业科技化、家庭生活智能化的持续推进,微特电机作为各领域支撑产品,以及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执行元件和动力元件,其市场规模整体保持高位运行状态。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微特电机市场规模从1,024.1亿元增长至1,343.7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9.48%。预计到2023年我国微特电机市场规模将达1610.4亿元。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工业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加速发展,各行业对生产技术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为微特电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挑战和机遇。同时,智能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兴起,也将推动我国微特电机行业持续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微特电机行业分布呈现“东强西弱”格局,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三大地区已形成我国微特电机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也是微电机关键零部件材料和专用设备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与此同时近几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和商务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存在部分生产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情况。

另外虽然我国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原材料成本优势,逐步承接了行业领先国家的产业和技术转移,已成为世界微特电机的主要生产大国和出口国,但目前我国微特电机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以中、低档及低价微电机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内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和持续改造生产工艺,才能以成本优势及品质优势抢占市场。未来随着行业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行业整体集中度将有所提升,竞争将日趋激烈。规模较小、综合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将面临着淘汰的风险。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微特电机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微特电机行业市场上主要有鸣志电器、大洋电机、江苏雷利、卧龙电气、朗迪集团、微光股份、方正电机、鼎智科技等企业。

我国微特电机行业市场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竞争优势

鸣志电器

人才优势:目前,公司已形成219人的技术研发团队(AMPLinEngineering技术人员),其中,本科生107,硕士以上36,专业覆盖仪表结构工艺、传感器技术、模拟数字电路、智能化仪表、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术、振动分析和诊断技术与信号分析理论等,并且具有多人多专业的团队协作开发能力。

技术共享优势:公司体系内多业务实现技术共享,业务有序发展。

专利优势: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外专利技术86(其中:国内发明专利7,美国发明专利11,实用新型专利62,外观设计专利6),软件著作权76项。

技术优势:公司智能基站电机17HD0433-02/14HS5401-01N获得科学技术部等四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大洋电机

市场布局优势:2009,公司开始介入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产业,成功迈出了公司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并于2015年收购国内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龙头企业-上海电驱动,开始公司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业务的新里程,并进一步夯实新能源汽车事业板块的综合实力;2011年收购芜湖杰诺瑞,开始涉足车辆旋转电器领域。

营销优势: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品牌、自主产权、自主生产、自主销售”的原则,在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控制、交付服务等方面,保持较高水准,得到国内外客户和同行的广泛好评。

品牌优势:通过实施严格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执行规范的技术标准,公司生产、销售的“大洋电机”系列微特电机及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产品,在同行业已成为知名品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享有相当的知名度。目前“大洋电机牌”是广东省著名商标及出口品牌。

江苏雷利

生产优势:公司目前拥有省级智能工厂,已有26条自动化产线,自动化生产运营能力持续稳步提升,后续将为高端制造和模块化产品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快速标准交付保证。

研发优势: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定位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微电机方案解决专家,凭借自身电机研发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及长期持续完善的质量体系,研发水平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品牌优势:公司荣获“长三角高价值专利三等奖”、“第四届常州市专利金奖”、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区域分站、公司减速永磁步进电机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客户优势:公司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群,多年来得到了格力、美的、海尔、伊莱克斯、惠而浦、LG、三星、松下、夏普、富士通、戴森、GE等国内外知名的家用电器生产商、全球知名运动健康设备制造商爱康的认可。

成本优势:公司建立了成本管理体系和成本预算体系,通过严格的预算管理系统,从上至下控制各个部门和产品项目的成本费用。

卧龙电气

管理优势:公司近年来逐步建立了具有全球化经营管控能力的管理团队,在成本控制、生产管理、销售渠道建设、财务管理等当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业务优势:近年来公司并购了数家海外知名电机及控制类产品制造企业和国内大型电机龙头企业南阳防爆,在全球化制造布局和营销服务网络、销售规模、产品覆盖面、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行业竞争优势。

营销网络优势: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全球性营销网络系统,在中国、亚太、欧洲、美洲等市场具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营销模式优势:公司由区域销售、行业销售和产品经理构建成的立体式的营销模式,对终端业主、主机厂以及设计院形成完美覆盖。线上销售平台和区域服务基地的联动,既扩大了公司在电机售后服务市场销售份额,又增加了在一次设备招标中的竞争能力。

朗迪集团

产品线优势:公司致于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风叶风机配套服务,实现与客户双赢。目前公司已形成家用空调风叶、机械风机、复合材料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具有丰富的产品线优势。

研发优势:目前公司已拥有7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专利优势:公司自主开发的专业空调风叶设计软件已获得四项软件著作权;参与并主起草行业标准2;已授权专利发明专利55,实用新型专利437,外观专利15,507项。

生产基地布局优势:公司自2002年开始先后在浙江宁波,广东中山、东莞,四川绵阳、德阳,河北石家庄,湖北武汉,河南新乡,安徽马鞍山,山东青岛、湖南益阳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公司的生产布局基本涵盖了空调整机厂主要产能分布地区,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微光股份

专利优势:目前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27,其中发明专利25,实用新型专利143,外观专利59;拥有软件著作权31项。

研发优势:公司设有国家认可实验室、省级研发中心。

资质优势:公司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管理体系的认证,导入IATF16949管理体系,通过了测量管理体系、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相关产品通过了CCCCEVDEULRoHSREACHATEX认证或检测。

检测优势:公司建设有独立检测中心,配置了完善的电机风机型式试验设备,建立了安全性能实验室、电机性能实验室、空气动力实验室等,引进了X荧光光谱仪、高精度数字存储示波器,NILabVIEW综合测量系统、MAGTROL电机性能测试系统等检测设备。公司检测中心于2011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微光电子WEIGUANG”被浙江省商务厅认定为“浙江出口名牌”;公司被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定为“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

方正电机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新能源集成驱动系统为总方向、继续践行“技术先行”的发展理念,以产学研、国内外科研单位合作开发等模式探索适合市场的新产品新项目。

市场优势:公司已经在微特电机及控制器、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多个细分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电机年产550万套,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75%

资质优势:目前公司已经获得IATF16949:2016ISO9001:2015ISO14001:2015ISO45001:2018四大体系认证。

设备优势:公司通过过去几年对设备自动化的不断投入和改造,目前新能源驱动电机生产设备及开发测试设备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接近国际水平。

目前公司各个生产基地均已完成SAP系统的整体上线,叠加MES系统的应用,公司可实现汽车行业对于产品可溯性的要求。

鼎智科技

专利优势:目前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97,其中发明专利9项。

研发优势: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并依托常州市智能驱动组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精密运动组件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并积极将前沿技术运用于技术与产品开发中,持续研发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保持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快速的产品技术迭代能力。

客户优势: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质量和口碑积累,聚集了众多优质的客户资源,产品及服务获得了客户的普遍认可,构建起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和工业自动化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品牌优势:公司产品受到众多客户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迈瑞医疗抗疫突出贡献奖、优利特最佳合作伙伴奖、万孚生物卓越质量奖、帝迈生物优秀供应商奖等奖项。

核心零部件自制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注重对微特电机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与研发,形成了“整机生产为主、关键零部件生产为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了微特电机产品的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在丝杆方面,公司独立设计T型丝杆的牙形及滚压轮,采用国际先进滚压设备和生产工艺,产品表面光洁度Ra<0.2,导程精度±0.002mm,行程误差<0.1mm@300mm,具有良好的丝杆精度、光洁度及传动效率;公司自主研发的丝杆校直机构及测量系统可实现T型丝杆的自动校直,产品直线度可达0.02mm以下@300mm,成为国内较早采用该技术工艺的丝杆电机厂家。在螺母方面,为配合T型丝杆的传动,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材料配方和自主设计的模芯牙形及独特的脱模装置,实现产品外形和传动螺纹一体注塑成型,配合精度较高、产品一致性良好,与丝杆配合使用背隙可达0.01mm以内,传动寿命可达500万次以上,具有良好的传动精度、传动效率及寿命。在齿轮箱方面,目前微型精密行星齿轮基本由国外企业垄断,尤其是在高速精密行星齿轮领域,国内厂家更是较少参与。公司选用高端加工测量设备和先进的齿轮设计软件,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微型齿轮箱在2万转高速工况下,可实现低噪音、低背隙、高精度的运行效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全球等静压设备企业及锂电池、车企等跨界玩家均在加速布局等静压技术路线,聚焦固态电池关键成型环节。等静压设备厂商则依托超高压技术壁垒实现“能力复用”,加速实现向固态电池场景技术转化和设备落地,主要包括海外玩家的瑞典 Quintus以及国内的川西机器、钢研昊普与包头科发。

2025年09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