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乙二醇产能产量双双扩大 油制和煤制成为规模化制备主流工艺

1、我国乙二醇行业产能和产量逐年提升

乙二醇是聚酯类产品的重要原料。近几年乙二醇行业快速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目标,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乙二醇行业产能和产量逐年提升,2008年我国乙二醇产能仅有229万吨,2022年增加到2519.5万吨,年平均增速约为19%,产量也从2008年的182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1327.8万吨,年平均增速为15.2%。长期以来乙二醇装置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其技术提供方主要是美国科学设计公司Halcon-SD、壳牌Shell和陶氏化学Dow,近年来,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的推广,民营企业产能占比不断增加,目前乙二醇产能较高的代表性企业有中国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恒力石化、桐昆股份,上述企业的乙二醇生产能力均超过100万吨/年。

乙二醇是聚酯类产品的重要原料。近几年乙二醇行业快速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目标,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乙二醇行业产能和产量逐年提升,2008年我国乙二醇产能仅有229万吨,2022年增加到2519.5万吨,年平均增速约为19%,产量也从2008年的182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1327.8万吨,年平均增速为15.2%。长期以来乙二醇装置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其技术提供方主要是美国科学设计公司Halcon-SD、壳牌Shell和陶氏化学Dow,近年来,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的推广,民营企业产能占比不断增加,目前乙二醇产能较高的代表性企业有中国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恒力石化、桐昆股份,上述企业的乙二醇生产能力均超过100万吨/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产能区域分布呈现“东多西少”格局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中国乙二醇产能区域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区域分布格局,华东地区产能分布占比超过50%,是乙二醇产能的主要分布区域,其次是华北地区,产能分布约为14%,而其余地区的产能均不超过10%。在主要省份中,江苏、浙江和上海为乙二醇产能大省,其次新疆、内蒙古和山西等地富煤配套煤化工项目,也有一些乙二醇项目分布。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中国乙二醇产能区域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区域分布格局,华东地区产能分布占比超过50%,是乙二醇产能的主要分布区域,其次是华北地区,产能分布约为14%,而其余地区的产能均不超过10%。在主要省份中,江苏、浙江和上海为乙二醇产能大省,其次新疆、内蒙古和山西等地富煤配套煤化工项目,也有一些乙二醇项目分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油制和煤制成为规模化制备乙二醇主流技术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乙二醇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根据乙二醇制备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油制乙二醇和煤制乙二醇,其中油制工艺又分为石脑油原料法以及乙烷原料法(天然气制),均是通过生产乙烯经环氧乙烷进而生产乙二醇;煤制工艺包括草酸酯法、甲醇合成法以及直接合成法。油制乙二醇产能最多,且应用最广,但受制于原油的价格;煤制乙二醇流程短,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但环境负荷大,且装置前期投入金额巨大,成本较高。

截至2023年2月2日,中国大陆地区乙二醇整体开工负荷在62.40%,其中煤制乙二醇开工负荷在56.19%。对于国内煤制乙二醇装置开工率不高的原因,主要包括其项目投产过多、产品供过于求,并且还和蒸汽消耗高以及无上下游产业链正相关,或是项目建在西部,导致运输费用过高等,同时还受到国家“双碳”战略以及企业安全问题、高成本等因素影响。由于煤制乙二醇在生产过程中,副产了不同于石油路线的醛、酸、醇、酯类微量杂质,可能会对高档纺丝产品染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下游聚酯纺丝企业更倾向于油制乙二醇,大大压缩了煤制乙二醇装置的生存空间。基于我国“煤多油少”的能源结构,我国大力推广煤制乙二醇的生产路线,油制技术和煤制技术已成为我国可以进行规模化制备乙二醇的技术,在“双碳”的大背景下,绿色、环保、节能将成为乙二醇行业的发展方向。

截至2023年2月2日,中国大陆地区乙二醇整体开工负荷在62.40%,其中煤制乙二醇开工负荷在56.19%。对于国内煤制乙二醇装置开工率不高的原因,主要包括其项目投产过多、产品供过于求,并且还和蒸汽消耗高以及无上下游产业链正相关,或是项目建在西部,导致运输费用过高等,同时还受到国家“双碳”战略以及企业安全问题、高成本等因素影响。由于煤制乙二醇在生产过程中,副产了不同于石油路线的醛、酸、醇、酯类微量杂质,可能会对高档纺丝产品染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下游聚酯纺丝企业更倾向于油制乙二醇,大大压缩了煤制乙二醇装置的生存空间。基于我国“煤多油少”的能源结构,我国大力推广煤制乙二醇的生产路线,油制技术和煤制技术已成为我国可以进行规模化制备乙二醇的技术,在“双碳”的大背景下,绿色、环保、节能将成为乙二醇行业的发展方向。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电缆系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特别是在阻燃性、耐热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这直接带动了电线电缆专用阻燃剂的需求增长。此外,从车载零配件到充电桩外壳,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部件都需要添加阻燃剂,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需求。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阻燃剂行业带来显著新增量。数

2025年07月23日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2020-2024年期间,我国SBS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整体下滑。但同期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快速增长,实现45.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从2.24%显著提升至12.07%,表明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的新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SBS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2025年07月23日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随着产能扩张,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持续增长。2018-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06%、8.71%,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而聚乙烯、聚丙烯需求增速有所回落,2018-2024年间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56%、6.69%,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聚烯烃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随着市场存量LED光源、灯具二次替换的产品需求,以及商业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农业照明等消费需求明显恢复,照明市场凭借刚需属性、供应链优势快速发展,打开LED封装胶行业增长空间。按下游应用环节产值计算,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388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约70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近年来,我国胶粘剂产量持续上升,2023年实现4.62%的同比增长。销售额则在2019-2022年保持连续增长态势,但2023年回落至1140.9亿元,较2022年下降0.91%。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呈现“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低端产能相对过剩”的特征。从进口数据看,2019-2024年间,行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在上游原材料己二腈国产化进程加快,以及下游聚酰胺66和HDI需求强劲释放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己二胺行业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由2022年的66.5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137.1万吨,增幅高达106%。与此同时,其价格整体震荡下行。

2025年07月22日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聚丙烯持续扩产,带动成核剂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分别为3431万吨、4369万吨,同比增长5.86%、9.39%。2024年我国成核剂需求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18.18%。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长期面临较高的技术准入门槛,核心难点集中在三大关键技术领域:茂金属催化剂研发、高碳α-烯烃制备以及聚合工艺优化。这些核心技术长期被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由于技术积累不足且产业化起步较晚,在2023年之前我国POE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

2025年07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