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行业仍处于较高水平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是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试剂检测,对于人体血液中的病原体IgM进行检测,确诊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具体致病菌类型。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通常包括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七项检测,包括检测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ⅰ型、ⅱ型和ⅲ型等。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是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试剂检测,对于人体血液中的病原体IgM进行检测,确诊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具体致病菌类型。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通常包括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七项检测,包括检测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ⅰ型、ⅱ型和ⅲ型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市场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技术有多种,主要方法有抗原检测、抗体检测、病毒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 优点 缺点
病毒分离培养 特异性高;金标准 培养条件高、灵敏度高;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 速度快、成本低、居家自检 灵敏度低
抗体检测 灵敏度、特异性较高 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的帮助
分子生物学方法 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 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医学流行性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病毒和细菌等,其种类繁多且变异迅速,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给人类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和损失(根据美国卫生计量与评估研究所统计数据,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仅次于心血管和癌症的第三大死亡因素),使得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行业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入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需求得到迅猛增长,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达到了225.65亿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完全结束,2021年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还将处于较高的水平,市场规模约为310.84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市场规模约为385.91亿元左右。

近年来医学流行性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病毒和细菌等,其种类繁多且变异迅速,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给人类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和损失(根据美国卫生计量与评估研究所统计数据,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仅次于心血管和癌症的第三大死亡因素),使得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行业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入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需求得到迅猛增长,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达到了225.65亿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完全结束,2021年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还将处于较高的水平,市场规模约为310.84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市场规模约为385.91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2021年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市场规模增长到62.65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规模约28.89亿元。

其中2021年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市场规模增长到62.65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规模约28.8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增长至15.19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约57.02亿元。

2021年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增长至15.19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约57.02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下游情况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行业上游是原料供应商,包括诊断酶、引物、反转酶、探针等生物制品,高纯度氯化钠、无水乙醇等精细化学品,以及提取介质材料;下游是使用设备或试剂的用户,包括医院、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等。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行业上游是原料供应商,包括诊断酶、引物、反转酶、探针等生物制品,高纯度氯化钠、无水乙醇等精细化学品,以及提取介质材料;下游是使用设备或试剂的用户,包括医院、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在疫情之下,除了传统的生化、免疫和传统分子检测产品依然发挥作用,更有POCT、分子快速诊断、CRP/SAA感染因子筛查、抗体筛查等产品和技术平台,因其检测快速、采样简便等优势,已经得到了各级医疗机构非常充分的重视和应用,实战中也确实起到了显著甚至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三级以上医院市场需求有着较高的占比。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持续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健康需求,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103.1万个,较2020年增加了0.80万个,同比增长0.78%。其中医院3.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1.3万个。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持续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健康需求,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103.1万个,较2020年增加了0.80万个,同比增长0.78%。其中医院3.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1.3万个。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竞争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内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众多国内外企业加入竞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国内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行业市场上主要有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丽珠试剂、圣湘生物、万孚生物、万泰生物、东方生物等一批优秀企业。

企业名称 基本情况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 POCT 快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产品相比传统实验室检测产品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便捷、检验快速、对配套仪器和操作人员要求低等特点。公司扎根 POCT 快速检测领域,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和多种病原体联合检测为特色,以急门诊,尤其是儿童急门诊检测作为切入点,致力于打造中国呼吸道病原体快速联合检测领导品牌。以联检产品为特色,专注于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并覆盖优生优育、消化道、肝炎等其他领域,方法学涵盖免疫层析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法。2021年公司销售收入3.27亿元,其中呼吸道系列3.14亿元(其中新冠系列1.569亿元)。2021年企业毛利率为76.67%。
丽珠试剂 丽珠试剂自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诊断试剂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经多年深耕发展,已构建了涵盖酶联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化学发光、多重液相芯片技术、核酸检测等在内的多方位技术平台,在呼吸道感染、传染性疾病、药物 浓度监测等领域拥有较强市场影响力,部分产品占有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2021年诊断试剂和设备业务实现收入7.24亿(同比-47%),主要是由于去年新冠检测试剂基数高所致。
圣湘生物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集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 销售,以及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于一体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系国内技术先进、产品齐全的体外诊断领军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有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 法)。2022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0.68亿元,2021年公司收入为45.15亿元,其中体外试剂产品收入为43.42亿元。
万孚生物 公司属于医疗器械业下的体外诊断行业。公司专业从事快速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是国内POCT的龙头企业之一。2022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的全自动快速核酸扩增检测系统(U-Box Dx, 优博斯)正式获批。该系统可广泛用于病原体、肿瘤相关基因突变、耐药基因突变检测项目,检测项目包含新冠流感三联检、呼吸道多联检等,可灵活定制多种病原体联检试剂卡盒。2022年三季度企业营业收入为46.96亿元,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3.61亿元,毛利率为58.46%。
万泰生物 公司的主要产品从大类上分为体外诊断产品及疫苗产品两类。其中体外诊断试剂主要包括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胶体金诊断试剂、生化诊断试剂、化学发光诊断试剂及核酸诊断试剂以及临床检验质控品、标准物质等生物诊断试剂,用于人体样本的检测以获取临床诊断信息及血样信息。此外公司还推出了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核酸提纯及实时荧光 PCR 分析系统、全自动化医学检验流水线等产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采用先进的夹心法,选用最优异的原料搭配,以保证试剂优越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实现对突变株有最大包容性,对于奥密克戎等突变株有优秀的检出能力。2022年三季度企业营业收入为86.51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为57.5亿元,毛利率为85.78%。
东方生物 东方生物成立于 2005 年 12 月,是一家专业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公司,目前已完成从抗原抗体等生物原料,到体外诊断试剂以及体外诊断仪器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以 POCT 即时诊断试剂为主导产品,重点发展分子诊断、生物原料、诊断仪器和液态生物芯片等产品的业务格局。上市短短 2 年多时间,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指标和资产规模指标比上市当时呈现数十倍的爆发式增长。截至 2022 年 6 月底,新冠系列检测试剂累计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接近 200 亿元。2022年三季度收入为78.58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为101.7亿元,其中境外销售占比为99.22%。2022年开始重点战略布局中国市场。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近年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支付能力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使感染类疾病患病风险增加,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已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到2024年的41314元。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慢阻肺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及控制慢性炎症并减轻临床症状。随着慢阻肺患者增多,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长至32亿美元,CAGR达8.6%;2023-2030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将由34亿美元增长至63亿美元,CAGR达9.2%。

2025年07月31日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于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通过自主规划执行药品配送、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任务。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医疗装备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疾病与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长、医生精准诊疗理念增强以及产品技术持续迭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亿元快速扩张至2024年的17.6亿元,实现了34.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近年来,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社会结构变迁的推动下,宠物猫饲养需求显著增长。一方面,经济条件改善增强了宠物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结婚年龄推迟、单身人群扩大及老龄化趋势催生了更多陪伴需求。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宠物猫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猫三联疫苗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宠物猫数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