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羊肚菌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分析 消费市场开发潜力大

、羊肚菌行业现状

1.栽培面积

羊肚菌是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真菌,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可达10厘米,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的凹坑。凹坑不定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圆筒形,孢子长椭圆形,无色,侧丝顶端膨大,体轻,质酥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羊肚菌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羊肚菌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其中在法国、德国、美国、印度、中国分布较广,其次在俄罗斯、瑞典、墨西哥、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和巴基斯坦局部地区等均有零星分布。羊肚菌在中国的分布极为广泛,北至东北三省,南至广东、福建、台湾,东至山东,西至新疆、西藏、宁夏、贵州共28个省、市、自治区。

随着羊肚菌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成功,自2011以来,我国羊肚菌人工养殖开始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羊肚菌人工集约化栽培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地区,其中四川省的栽培面积占全国栽培面积的比重超40%。

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历程

时间 人工栽培研究历程
20世纪50年代 中农业大学的杨新美教授,就提出了羊肚菌的半人工栽培技术及相关的基础理论。
1994年 四川绵阳食用菌研究所获得首例羊肚菌室外栽培的发明专利,标志着我国室外羊肚菌栽培驯化技术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02-2004年 李红斌等利用圆叶杨和农作物秸秆为基质的羊肚菌仿生栽培获得了成功。
2000-2006年 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在羊肚菌室外栽培研究中首次采用了外营养添加技术,实现了羊肚菌的室外人工集约化栽培。
2010年 蔡知桂等公布了一种羊肚菌栽培技术专利,该专利要求在菌丝成熟之前至少进行一次营养液补充,是羊肚菌仿生栽培向纯人工栽培成功的过渡。
2013年 赵琪等公布了一种梯棱羊肚菌栽培方案和菌种制作方案的专利技术,首次提及所用的菌种是经过分子鉴定的梯棱羊肚菌。
2016年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率先将羊肚菌引入黑龙江,并在牡丹江市、尚志市、延寿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多个市县开展了试种和生产推广,为羊肚菌的菌种驯化和寒地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羊肚菌产量

羊肚菌栽培面积增长下我国羊肚菌产量也持续增加。据数据,2020年我国羊肚菌产量达约14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86.67%;2021年我国羊肚菌产量达约24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71.43%。其中四川羊肝菌产量领先于其他省市,占比近40%。

羊肚菌栽培面积增长下我国羊肚菌产量也持续增加。据数据,2020年我国羊肚菌产量达约14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86.67%;2021年我国羊肚菌产量达约24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71.43%。其中四川羊肝菌产量领先于其他省市,占比近4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羊肚菌消费需求量

羊肚菌是中高端食用菌种,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对于食材的健康、多样性要求提升,羊肚菌逐渐得到普及,在国内消费需求有所增加。目前市场中流通的羊肚菌产品主要有鲜品、干品和冻干产品,目前国内羊肚菌消费需求以干品为主,占据消费总量的九成左右。

羊肚菌是中高端食用菌种,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对于食材的健康、多样性要求提升,羊肚菌逐渐得到普及,在国内消费需求有所增加。目前市场中流通的羊肚菌产品主要有鲜品、干品和冻干产品,目前国内羊肚菌消费需求以干品为主,占据消费总量的九成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羊肚菌出口情况

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一直被欧美等国家作为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相比之下,我国羊肚菌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普及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羊肚菌消费需求较少,使得出口量较高。据数据,2017-2021年我国干羊肚菌出口数量由35581千克增长至146870千克,干羊肚菌出口金额由5774843美元增长至18662990美元。2022年H1我国干羊肚菌出口数量达88662千克,干羊肚菌出口金额达10966491美元。

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一直被欧美等国家作为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相比之下,我国羊肚菌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普及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羊肚菌消费需求较少,使得出口量较高。据数据,2017-2021年我国干羊肚菌出口数量由35581千克增长至146870千克,干羊肚菌出口金额由5774843美元增长至18662990美元。2022年H1我国干羊肚菌出口数量达88662千克,干羊肚菌出口金额达10966491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主要出口目的地看,我国干羊肚菌主要出口地区为法国,出口数量为76470千克,出口金额为9063926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48.57%。我国干羊肝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为瑞士,出口数量为18117千克,出口金额为2959290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15.86%。

从主要出口目的地看,我国干羊肚菌主要出口地区为法国,出口数量为76470千克,出口金额为9063926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48.57%。我国干羊肝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为瑞士,出口数量为18117千克,出口金额为2959290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15.8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我国各地区出口干羊肚菌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云南省干羊肚菌出口规模最大,出口数量为58501千克,出口金额为6912410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37.04%。

从我国各地区出口干羊肚菌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云南省干羊肚菌出口规模最大,出口数量为58501千克,出口金额为6912410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37.0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羊肚菌行业发展建议

总体来看,在我国羊肝菌虽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因起步相对较晚,产业链条还有待完善。且羊肚菌作为珍稀菇类,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开发潜力大,在规模化发展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加工体系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群体,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综合效益。

总体来看,在我国羊肝菌虽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因起步相对较晚,产业链条还有待完善。且羊肚菌作为珍稀菇类,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开发潜力大,在规模化发展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加工体系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群体,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综合效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自2023年起,我国水产饲料产量进入持续收缩通道,行业生产格局则进一步向广东地区集聚。同时,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马太效应持续强化。面对国内市场饱和与竞争压力,多家企业选择积极出海以开拓新增长空间。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随着大米初级加工产品(如糙米、精白米)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大米深加工迎来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供需保持基本平衡。2023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1584.1万吨,需求量1552.2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约1699.7万吨,需求量约1668.8万吨。

2025年10月17日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我国是柠檬生产大国,近年来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到2023年国内柠檬鲜果产量达到276.57万吨。不过自进入2024年以来,受到极端气候变化影响,国内柠檬鲜果产量大幅下降。如2024年,整个四川省平均气温16.4℃,较常年偏高1.2℃,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其中安岳产区从7月下旬开始遭遇长达55天的极端高温无雨天气

2025年09月28日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业因本土品种繁殖周期长、增重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从成本结构拆分看,仔畜费用占比近六成,凸显优质牛源稀缺;饲料成本占比近三成,反映转化率偏低问题突出。面对如此成本结构,企业需从遗传改良、精细喂养、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系统应对。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行业持续扩张产能,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8%,并呈现山东等区域集聚特征。尽管面临“双减”政策推行、出版数字化及电子阅读普及等多重挑战,但我国双胶纸消费仍展现出较强韧性,消费量由2020年的830万吨整体上升至20204年的903万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产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6

2025年09月08日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人工智能+农业,即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趋势,其主要是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进,不仅能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抓手,更从根本上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层支撑能力

2025年09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