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CDMO(医药领域定制研发生产)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 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市场重要参与者

、全球CDMO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

在药物合成过程中,主要工作包括合成路线的开发与优化、分析方法的开发和验证,同时还需要满足各国的GMP规范并涉及复杂的法规申报,由药物研发公司从头到尾完成上述工作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因此CDMO逐渐发展起来。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CDMO(医药领域定制研发生产)市场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CDMO全称为合同研发生产组织,指的是在医疗领域中定制、研发与生产,是一种在医疗领域新出现的研发外包模式。它与企业在各个环节深度对接,从临床前的研究到临床试验,最终上市商业化生产销售,为企业带来了更规模化的生产过程与服务,工艺研发方面也为企业带来了不少创新。

CDMO核心在于能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技术的转化,缩短了产品研发上市时间,促进销售。全球CDMO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快速扩容。

2016-2020年全球CDMO市场规模由353亿美元增至55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0%。到2025年预计全球CDMO市场规模将达到1066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0%。

2016-2020年全球CDMO市场规模由353亿美元增至55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0%。到2025年预计全球CDMO市场规模将达到1066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CDMO行业重要参与者

近年来,全球医药外包服务市场随制药产业链逐步向中国等亚太地区转移。受国际制药企业降低研发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利益驱动、国内医药行业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及国内医药CDMO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中国CDMO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6年至2020年,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从105亿元增长至3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2.0%。2020年至2025年,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将实现更快增长,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1.3%。至2025年,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35亿元。中国成为全球医药CDMO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据数据,中国在医药CDMO行业的市占率由2016年的4.2%逐渐提升到2021年的9.5%,预计未来5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到2026年中国将占全球市场的16%左右。

2016年至2020年,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从105亿元增长至3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2.0%。2020年至2025年,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将实现更快增长,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1.3%。至2025年,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35亿元。中国成为全球医药CDMO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据数据,中国在医药CDMO行业的市占率由2016年的4.2%逐渐提升到2021年的9.5%,预计未来5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到2026年中国将占全球市场的16%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CDMO行业总体聚集度较低

全球有600多家CDMO企业,CR5不足30%,行业集中度低。在地域上,CMO/CDMO企业主要集中于欧美和亚洲,其中亚洲市场中的CMO/CDMO 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印度。

全球有600多家CDMO企业,CR5不足30%,行业集中度低。在地域上,CMO/CDMO企业主要集中于欧美和亚洲,其中亚洲市场中的CMO/CDMO 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印度。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与国际市场竞争相同,中国CDMO的总体市场聚集度也较低。

CDMO分为小分子药物(化学药物)领域CDMO和大分子药物(生物药)领域CDMO。小分子CDMO产业链包括基础化学品、中间体、原料药、化学制剂等服务;大分子CDMO产业链包括抗原材料、蛋白及抗体制备、稳定细胞系与工艺开发、生物制剂等服务。虽然像药明生物等公司在生物药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总体上,并未产生绝对的行业领导企业。

CDMO分为小分子药物(化学药物)领域CDMO和大分子药物(生物药)领域CDMO。小分子CDMO产业链包括基础化学品、中间体、原料药、化学制剂等服务;大分子CDMO产业链包括抗原材料、蛋白及抗体制备、稳定细胞系与工艺开发、生物制剂等服务。虽然像药明生物等公司在生物药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总体上,并未产生绝对的行业领导企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CDMO企业通过扩展业务范围,贯穿新药研发生产全流程,在整个药品生命周期内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提高客户的研发效率,减少获客成本并增强客户黏性。CDMO企业通过投资自建或并购整合行业资源,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通过更全面的服务吸引下游生物医药企业合作。此外,与欧美如Lonza、Catalent、DSM等国际性大规模产能巨头依靠生产线产能竞争优势,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不同,国内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具备灵活、高效等竞争优势。未来,随着中国CDMO头部企业整体服务的附加值及获取利润的能力提高,CDMO行业将加快向中国集中。

CDMO三类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 主要特征 主要客户 代表企业
大规模产能巨头 依靠生产线产能竞争优势,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稳定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一般承接某一 重磅品种大规模商业化订单 大药企为主 Lonza.Catalent、DSM等国际传统巨头
一体化CDM0平台 可提供从药物研发到产品包装的一站式服务,对客户来说,早期项目阶段就考虑到后期大规模生产工艺,研发生产衔接效率高且无转移成本;对企业来说,减少了客户开发和运维的成本,客户粘性强,早期CRO项目 可作为CDMO项目流量入口 大型跨国药企和中小生物科技公司 合全药业、药明生物等
细分技术领域佼佼者 在细分领域(如连续性反应、高活性及细胞毒性API、多肽类药物、发酵工艺等)具有受专利保护的技术平台优势,在该领域与客户深度绑定,可以承接-定规模的订单。 大药企占比相对较高 凯莱英、九洲药业、博腾股份、普洛药业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小核酸药物主要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优势,在精准靶向给药的同时,显著提升慢病患者依从性,打开潜在临床需求。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26日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全球超重与糖尿病人群迅猛增长,催生了GLP-1药物千亿市场,也推动其上游原料药行业进入黄金时代。国内企业利润暴增、产能狂飙的背后,却隐藏着技术代差、专利围城与产能过剩三重险境。当市场红利见顶,一场以多靶点、口服化、长效化为方向的价值重构已然开始。

2025年09月25日
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生物制剂可挖掘空间较大 中国企业强势入场

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生物制剂可挖掘空间较大 中国企业强势入场

随着特应性皮炎患者数量增多,特应性皮炎药物迎来良好增长机遇。2024年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约6.59亿人,国内达6740万人;预计2030年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数量达7.55亿人,国内达8170万人。

2025年09月18日
政策集采降价将刺激种植牙行业需求井喷 国产以高性价比优势跻身市场前列

政策集采降价将刺激种植牙行业需求井喷 国产以高性价比优势跻身市场前列

种植牙行业主要分为韩国、欧美及国产三个企业群体,行业集中度较高。以四级纯钛种植牙产品系统、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为统计范围, CR2为45.78%,CR5达69.94%。

2025年09月17日
患者数量增长+集中采购推动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释放 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

患者数量增长+集中采购推动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释放 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

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的必备耗材。当前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最新数据表明,白内障仍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占可避免盲的51.5%。而规范化的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已达98%以上,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治疗方案。其中目前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或飞

2025年09月15日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口服减肥药产品持续推进,减重效果比肩注射剂型。诺和诺德于2023年5月公布口服司美格鲁肽 50mg 治疗肥胖症的 OASIS-1的Ⅲ期试验结果。OASIS 是评估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 25mg 和 50mg 治疗肥胖症的全球三期临床开发计划,共纳入约 1300 名肥胖/超重合并并发症患者。据诺和诺德公布数据,基线平均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银屑病患者基数庞大,2022年全球约1.25亿人,其中中国约670万人,占比高达53.6%。随着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增多,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呈强势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由6.04亿美元增长至14.36亿美元,CAGR达24.2%。预计2030年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达680万人,银屑病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近年来,在医疗机构检测需求增长及国产产品推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生化分析仪采购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21年的1675台增长至2024年的1792台。不过,受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增强以及行业规模化生产降低核心部件成本等因素影响,生化分析仪采购均价由2021年的46.39万元/台整体下跌至2024年的39.68万元/

2025年09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