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康复机器人占比最高 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多

国家及资本对医疗机器人关注度不断提升,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医疗机器人是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近年来,在老龄化程度加深和护理社会压力提升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要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

2017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开发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研发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监测系统。2021年2月《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攻关智能手术机器人,提升治疗过程视觉实时导航、力感应随动等智能控制功能,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研发临床逻辑、传感测控技术、人工智能算法融合的保健康复装备,发展基于机器人、智能视觉与语音交互、脑机接口、人--机--电融合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新型护理装备和康复装备。

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214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多样化、高品质需求,大力推广面向工序的专用制造装备和专用机器人。

20212

《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

攻关智能手术机器人,提升治疗过程视觉实时导航、力感应随动等智能控制功能,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研发临床逻辑、传感测控技术、人工智能算法融合的保健康复装备,发展基于机器人、智能视觉与语音交互、脑机接口、人--电融合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新型护理装备和康复装备。

20191

《关于成立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为规范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决定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手术机器人1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委员会。

20184

《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加强临床、科研数据整合共享和应用,支持研发医疗健康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应急救援医疗设备、生物三维打印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等。

201712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2020年,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及应用,医疗康复、助老助残、消防救灾等机器人实现样机生产,完成技术与功能验证,实现20家以上应用示范。

20177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开发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研发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监测系统。

201612

《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引导企业加强机器人细分市场研究,理性和差异化发展机器人,避免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注重引导各项资源向机器人优势企业集聚。集中有限资源攻短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保护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站在机器人和医疗健康两大风口的交汇处,资本市场对医疗机器人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医疗机器人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2021年医疗机器人领域共产生55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15.91亿美元,融资额环比上涨100%。

站在机器人和医疗健康两大风口的交汇处,资本市场对医疗机器人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医疗机器人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2021年医疗机器人领域共产生55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15.91亿美元,融资额环比上涨1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7-2021年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4.80亿元增长至79.60亿元,医疗服务机器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我国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97.10亿元。

2017-2021年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4.80亿元增长至79.60亿元,医疗服务机器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我国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97.1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医疗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占比最高,服务机器人增长潜力大

医疗机器人能独自编制操作计划,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然后把动作变为操作机构的运动,分为多种类型。从应用场景划分,医疗机器人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四大类。

医疗机器人能独自编制操作计划,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然后把动作变为操作机构的运动,分为多种类型。从应用场景划分,医疗机器人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四大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康复机器人主要针对失能及失智人群,如瘫痪、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等,可分为辅助替代型和训练治疗型机器人。其中,辅助替代型机器人主要面向老年群体和残疾群体,针对患有老年慢性病以及永久残疾患者等存在行动障碍的人群,主要包括外骨骼机器人、上下肢康复机器人和移动式机器人。训练治疗型机器人主要面向术后康复群体,针对具有四肢、脊椎等术后康复人群的复健需求,辅助运动和锻炼的上下肢康复机器人和肢体训练机器人。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多带动康复机器人需求增长,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康复机器人是我国医疗机器人细分市场中的最大品类,2021年占比达47%。

辅助机器人分为诊断机器人、胶囊机器人、配药机器人、培训机器人等,主要用于扩展医护人员能力,目前全球辅助机器人市场均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占比超20%。

手术机器人技术难度和技术壁垒最高,且应用风险大,开发周期长。手术机器人分为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口腔手术机器人等,其中腹腔镜机器人技术难度最复杂。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在神经外科、骨科、心脑血管和口腔赛道与国外团队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在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占比17%。

服务机器人在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占比最小,为13%。与其他三类医疗机器人相比,服务机器人具有医院服务、健康护理、情感陪伴等功能,使用场景更为广泛,未来随着应用场景从医院拓展到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其占医疗机器人的比重将不断提升。

服务机器人在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占比最小,为13%。与其他三类医疗机器人相比,服务机器人具有医院服务、健康护理、情感陪伴等功能,使用场景更为广泛,未来随着应用场景从医院拓展到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其占医疗机器人的比重将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多,多数产品仍处于研发和临床阶段

随着医疗机器人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多。2021年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0595.0家,较5年前增长16095.0家。

随着医疗机器人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多。2021年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0595.0家,较5年前增长16095.0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国内多数医疗机器人企业的产品仍处于研发和临床阶段,仅有天智航、安翰医疗、柏惠维康、华科精准、大艾机器人等少数企业的产品通过NMPA审批。

从细分领域看,我国手术机器人以创新型企业为主,同时影像设备类企业依托影像技术与手术导航技术融合,进行产品衍生进入该领域,如深圳安科。康复机器人领域,高端康复机器人被外资垄断,北京大爱机器人于2018年获批上市了我国首款外骨骼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主要依托于传统机器人制造企业,如沈阳新松和哈尔滨博实。辅助机器人领域以创新型企业自主研发为主,开发特色产品,代表企业为金山科技。

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代表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主要布局领域

简介

天智航

骨科手术机器人

20207月在科创板上市,技术依靠中国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合作研发,是典型的产、学、研、医结合的技术研发路线。现拥有三款已上市产品,分别应用于长骨骨折、创伤骨科、创伤及脊柱外科,第三代天玑2016年获批上市。

傅利叶

智能康复机器人

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上海张江,是目前国内首家批量出口欧美的康复机器人公司。现拥有一款上肢关节训练系统2019年获批上市。公司已与上海华山医院、瑞金医院等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进行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现已完成C轮融资。

安翰医疗

囊内镜机器人

安翰医疗独特技术在于其拥有磁场精确控制及光电成像等一系列世界独创的专利,对于胶囊内窥镜实现了革命性的的控制及定位功能,从而实现了胶囊内窥镜对胃部的全面精确检查。

柏惠维康

口腔手术机器人

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从事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运营的高科技公司,于2018年取得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医疗器械注册证,2020年第二款产品顺利获批。公司同时担任中国医疗装备人工智能联盟理事单位,中关村前沿科技与产业服务联盟理事单位。

华科精准

手术机器人

华科精准是一家手术机器人研发商,基于临床图像处理算法、医学影像技术,从事医疗机器人、医学临床分析系统的研发,临床主要用于癫痫、帕金森病、脑出血、颅内肿瘤等神经外科手术领域,并为医生和医疗机构提供手术定位解决方案。

大艾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

北京大艾机器人是一家康复医疗器械公司,产品有脑瘫康复机器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等康复医疗器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近年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支付能力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使感染类疾病患病风险增加,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已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到2024年的41314元。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慢阻肺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及控制慢性炎症并减轻临床症状。随着慢阻肺患者增多,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长至32亿美元,CAGR达8.6%;2023-2030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将由34亿美元增长至63亿美元,CAGR达9.2%。

2025年07月31日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于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通过自主规划执行药品配送、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任务。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医疗装备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