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现状及前景:市场表现出色 2026年渗透率有望破40%

一、概述

新能源商用车是指所有的新能源载货物流汽车和9座以上的新能源客车,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工程机械、矿山挖运、道路运输、城配物流等领域。在产业链方面,新能源商用车行业上游主要是原材料和设备提供商,上游零部件的“三电系统”是新能源商用车区别于传统工业燃油车的核心零部件;下游是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场景,包括工程机械、矿山挖运、道路运输、城配物流等。

新能源商用车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新能源商用车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车型市场概览

/

客车

货车

货车-专用车

类别与场景划分*

城市客车;校车;其他客车

轻型;中型;重型

环卫车;专用运输车;城市物流车;其他作业车

整体市场情况

较为成熟

轻卡市场初具规模;重卡市场刚起步;

电动化发展以点带面,整体市场潜力大

驱动/燃料类型

纯电动为主

轻卡市场以纯电动为主;重卡市场未来更侧重插电混动和燃料电池技术;

固定路线、封闭场景等车辆以EV为主;工程车可考虑PHEV;城际远距离运输车考虑HFCVPHEV并行发展。

推广应用现状及特征

城市客车领域高度电动化,未来以存量市场替换为主;校车目前尚未电动化,但市场潜力大

中长途营运性运输为主,对续航里程、补电时间与方式、成本因素敏感,技术路线按需选择,电动化较为初级有待进一步拓展

城市物流车、冷藏车等专用车辆电动化稳步发展;环卫、渣土车等固定路线和封闭应用场景车辆电动化可行性高

品牌与车型概况

市面上出现一批较为成熟的电动大巴车型,包括比亚迪、宇通、海格、南京金龙等品牌

纯电动轻卡市场已推出部分较为成熟的车型,包括比亚迪、东风等品牌,燃料电池重卡示范运营,纯电动重卡尚未进入量产阶段

城市物流车、环卫车、泥头车、渣土车等特殊应用场景车类已有多种电动车型在售,其他专用运输及作业车电动化车型种类不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发展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商用车产业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民经济“七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可知,我国对商用车行业支持政策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再到“追求绿色”方向转变。并且,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对于新能源商用车而言,通过补贴、路权等一系列政策倾斜,将进一步推进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发展。

2021-2022年国家层面有关商用车行业的政策重点内容解读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解读

2021125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等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规范客车使用性质登记管理。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建立客运企业和车辆信息比对核查机制,共享道路客运经营资质、车辆使用性质信息。

202186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

《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

深化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运输领域资质证照电子化、线上签注。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坚决整治违规设置妨碍货车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深入整治交通运输执法领域乱收费、滥罚款等问题。改善城市配送货车通行和停靠条件,落实配送货车通行差异化管理措施,综合解决配送货车"通行难、停靠难、装卸难"等问题。

2021102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更新改造专项行动以及体系化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协同、安全水平。加强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城市街区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车船用加气加注站、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慧停车及无障碍基础设施,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

20211024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2021112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行动,全国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进一步推进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公务用车电动化进程。

20211112

国务院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8%,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实现全覆盖,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11214

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

加强旅游包车、班线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货车等重点车辆安全管理,推动落实政府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20211230

国务院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

重点政治非法违规营运客车、校车,“大吨小标”、超限超载、非法改装货车等运输车辆。

202212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

《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围绕矿场、港口.城市转运等场景,支持建设布局专用换电站,加快车电分离模式探索和推广,促进重型货车和港口内部集卡等领域电动化转型。探索出租、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共享换电模式,优化提升共享换电服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双碳”目标大力实施的背景下,商用车成为汽车产业减排的关键,尤其是新能源商用车。从汽车排放结构上看,现阶段国内商用车保有量约为400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9%,但其碳排放却占据全部车辆碳排放的近65%,其中重型货车碳排放占比达83.5%,是碳减排所有车辆中的关键车型。近年,我国商用车行业销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商用车销量478万辆,同比降低6.8%;2022年1-9月商用车销量完成248.4万辆,同比下降34.2%。

在“双碳”目标大力实施的背景下,商用车成为汽车产业减排的关键,尤其是新能源商用车。从汽车排放结构上看,现阶段国内商用车保有量约为400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9%,但其碳排放却占据全部车辆碳排放的近65%,其中重型货车碳排放占比达83.5%,是碳减排所有车辆中的关键车型。近年,我国商用车行业销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商用车销量478万辆,同比降低6.8%;2022年1-9月商用车销量完成248.4万辆,同比下降34.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表现出色,呈现出市场规模和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18.5万辆,同比增长54.7%,渗透率达3.86%;2022年1-9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终端市场共计销售12.5万辆,同比增长81.5%,其中,9月份新能源商用车销售超2.2万辆,同比增长131.58%。

不过,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表现出色,呈现出市场规模和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18.5万辆,同比增长54.7%,渗透率达3.86%;2022年1-9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终端市场共计销售12.5万辆,同比增长81.5%,其中,9月份新能源商用车销售超2.2万辆,同比增长131.5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新能源货车销量呈爆发增长趋势,2021年销量达10.3万,同比增长145.2%,占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的55.3%,新能源客车销量为8.3万,同比增长5.06%;2022年1-9月国内新能源客车销量2.7万台,同比增长7%,新能源货车销量4.8万,同比增长140%。

具体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新能源货车销量呈爆发增长趋势,2021年销量达10.3万,同比增长145.2%,占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的55.3%,新能源客车销量为8.3万,同比增长5.06%;2022年1-9月国内新能源客车销量2.7万台,同比增长7%,新能源货车销量4.8万,同比增长14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与乘用车相比,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如在市场渗透率方面,2022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达到22.7%,而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仅为6.2%,但未来三年将进入爆发期。根据最新规划,“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新的推广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将分别达72%、35%和20%。

此外,与乘用车相比,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如在市场渗透率方面,2022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达到22.7%,而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仅为6.2%,但未来三年将进入爆发期。根据最新规划,“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新的推广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将分别达72%、35%和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商用车在动力系统、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行业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增长,预计于2024年突破20.0%,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预计在2026年达到41.0%。在市场规模方面,根据沙利文相关资料,预计2026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增长144.3万辆,2020-2026年的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1.1%。

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商用车在动力系统、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行业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增长,预计于2024年突破20.0%,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预计在2026年达到41.0%。在市场规模方面,根据沙利文相关资料,预计2026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增长144.3万辆,2020-2026年的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1.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