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 产量再次下滑 轻纺成应用最大领域

工业锅炉是工业使用锅炉的总称,是指用于工矿业生产、人民生活采暖及热水供应的锅炉设备。工业锅炉按照锅炉用燃料和能源种类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垃圾焚烧锅炉、余热锅炉和电热锅炉等,按工质种类和输出状态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

一、行业产量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我国工业锅炉产量呈上下波动态势,但总体产量维持在40蒸发量吨左右。具体来看,2016-2017年,因大气污染治理三年行动的阶段性收官,工业锅炉行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潮。2018年,随着"煤改气、煤改电"等能源环保政策的深入推进,工业锅炉行业整体产量所有下滑,2019年,工业锅炉行业逐渐完成转型,生产开始逐渐回暖。但2021年,工业锅炉产量再次下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锅炉产量38.91蒸发量吨,同比下降10.2%。2022年1-5月,我国工业锅炉产量13.05蒸发量吨,同比减少5.4%。

近年来,我国工业锅炉产量呈上下波动态势,但总体产量维持在40蒸发量吨左右。具体来看,2016-2017年,因大气污染治理三年行动的阶段性收官,工业锅炉行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潮。2018年,随着"煤改气、煤改电"等能源环保政策的深入推进,工业锅炉行业整体产量所有下滑,2019年,工业锅炉行业逐渐完成转型,生产开始逐渐回暖。但2021年,工业锅炉产量再次下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锅炉产量38.91蒸发量吨,同比下降10.2%。2022年1-5月,我国工业锅炉产量13.05蒸发量吨,同比减少5.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从我国工业锅炉各区域产量来看,中南、华东地区是我国工业锅炉主产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中南地区生产工业锅炉170713蒸发量吨,占比为43.88%;华东地区生产工业锅炉119531.8蒸发量吨,占比为30.72%,这两个地区产量合计占比74.6%。

目前从我国工业锅炉各区域产量来看,中南、华东地区是我国工业锅炉主产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中南地区生产工业锅炉170713蒸发量吨,占比为43.88%;华东地区生产工业锅炉119531.8蒸发量吨,占比为30.72%,这两个地区产量合计占比74.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从各省市产量来看,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是我国工业锅炉主产区。数据显示,2021年河南省工业锅炉产量为157401.8蒸发量吨,位居全国第一;其次为山东,,产量为41915.1蒸发量吨。

从各省市产量来看,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是我国工业锅炉主产区。数据显示,2021年河南省工业锅炉产量为157401.8蒸发量吨,位居全国第一;其次为山东,,产量为41915.1蒸发量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从生产企业来看,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其中江苏工业锅炉生产企业占比最高达22.3%。

从生产企业来看,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其中江苏工业锅炉生产企业占比最高达22.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品来看,目前由于工业锅炉行业厂家过多,产品雷同度大,导致产品的竞争相对激烈,一些企业不计成本拼市场、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虽然2019年6月,伴随着新的《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的实施,许可条件进一步提高,行业的鲶鱼效应和挤出效应加剧,业内工业锅炉生产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行业企业整体小而分散的局面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二、工业锅炉行业需求市场

工业锅炉常见的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目前,在我国工业生产中,轻纺是大量用热的部门,占比接近19.5%。而预计未来轻纺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建筑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军工部门等仍将是工业锅炉的主要市场。

工业锅炉常见的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目前,在我国工业生产中,轻纺是大量用热的部门,占比接近19.5%。而预计未来轻纺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建筑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军工部门等仍将是工业锅炉的主要市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轻纺工业

轻纺工业,是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包括纺织、食品、造纸、医药、日用消费品生产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轻纺产品不仅是人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广泛用于国防、重工业、文教卫生等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我国轻纺工业发展迅速。

例如纺织业方面,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纺织业营收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使得营收进一步下降。但进入2021年,得益于产业体系优势;以及疫情控制较好,国庆假期、“双十一”电商促销、过年商品大促等因素带动了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我国纺织行业努力克服了疫情散发、原料价格上涨、国际运力不畅等风险冲击,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复苏态势,主要运行指标均实现反弹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较2020年提高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749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2677亿元,同比增长25.4%。

2022年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69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利润总额248亿元,同比下降1.8%。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8%,高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速3个百分点;全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9%,纺织服装内销表现较为平稳。

2022年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69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利润总额248亿元,同比下降1.8%。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8%,高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速3个百分点;全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9%,纺织服装内销表现较为平稳。

数据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整理

2、建材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其中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是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近几年我国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持续增长。2020年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6万亿元,同比增长0.1%,利润总额4871亿元,同比增长3.2%。

近几年我国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持续增长。2020年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6万亿元,同比增长0.1%,利润总额4871亿元,同比增长3.2%。

数据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整理

3、建筑业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70 年来,伴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定,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

2012年以来,中国建筑业增加值连续十年保持增长,2021年中国建筑业增加值达到80138亿元,比2020年增长2.1%,尽管“十四五”期间,中国建筑市场将从中速增长期进入中低速发展期,但中国仍拥有全球最大的建设规模。

从市场规模增速来看,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5-10%之间波动。

从市场规模增速来看,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5-10%之间波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自2009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5%以上。2018年达到了6.87%的较高点,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稳固。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创历史新高,达7.2%,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2996亿元,比2019年增长3.5%,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1.2个百分点。2021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0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1%。2021年,中国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9307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5.63%。

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自2009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5%以上。2018年达到了6.87%的较高点,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稳固。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创历史新高,达7.2%,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2996亿元,比2019年增长3.5%,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1.2个百分点。2021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0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1%。2021年,中国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9307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5.6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有色金属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小、散、弱”特征 政策将促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国有色金属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小、散、弱”特征 政策将促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制造业、建筑业、航空航天业等对有色金属及制品的需求增加,直接带动了原材料检测、成分分析等检测服务需求。以采矿、冶金检验检测营业收入为例;2016-2020年我国采矿、冶金检验检测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30%,到2021年,其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市场规模约为31.48亿元;2022年则开始回升,市场规模约为3

2025年11月04日
下游需求升级驱动我国铝板带箔高附加值化、低碳化转型 行业存在较高进入壁垒

下游需求升级驱动我国铝板带箔高附加值化、低碳化转型 行业存在较高进入壁垒

虽然我国铝土矿储量虽位列全球第七,但资源品质较低,开采成本较高。2024年我国铝土矿矿石储量73582.3万吨,同比增长4%;产量约为‌9300万吨‌,为铝板带箔行业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原材料。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巨石领衔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巨石领衔

我国为玻纤生产第一大国,2023年国内玻纤总产量占全球比重超70%。近两年来,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阶段,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内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竞争后,正逐步摆脱“内卷式”不良竞争的困境。骨干企业积极主动应对行业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2023年以来,巨石集团、泰山玻

2025年10月29日
下游产能扩张驱动 我国电解铜箔钛阳极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下游产能扩张驱动 我国电解铜箔钛阳极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当前,在“双碳”战略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驱动锂电铜箔产能快速扩张;同时,5G通信、汽车电子等产业升级亦推动高端PCB铜箔需求持续提升。下游铜箔企业纷纷加大产能布局,德福、嘉元、诺德等龙头企业扩产节奏加快,海亮等跨界玩家亦积极入局,共同拉动电解铜箔钛阳极板市场需求放量。

2025年10月25日
从“攀西基地”到“世界集群” 我国钛铁矿行业升级杠杠被撬动

从“攀西基地”到“世界集群” 我国钛铁矿行业升级杠杠被撬动

被誉为“太空金属”的钛,正迎来其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球储量普遍下行的背景下,中国攀西地区世界级的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全面开工,致力于打造“万亿产值”的产业集群。这不仅是中国钛铁矿供给的新支柱,更是撬动整个行业升级的杠杆。

2025年10月24日
进口退潮与内需崛起 我国废铝回收行业供给将逐步放量 汽车报废周期潜力大

进口退潮与内需崛起 我国废铝回收行业供给将逐步放量 汽车报废周期潜力大

在“洋垃圾”禁令驱动进口废铝退潮的同时,一场深刻的国内原料结构革命正在上演。政策重塑了供应格局,促使产业目光转向内部。2024年,国产废铝已强势占据86%的供应主体。当前,我国废铝行业正站在一个结构性释放的起点:庞大的社会铝库存因产品生命周期差异而错峰释放,其中正处于报废高峰的交通设备用铝,在政策推动与单车用铝量提升的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