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现状:多因素推动产业发展 市场逐步规范化

植物提取物是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植物(植物全部或者某一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物质。植物提取物根据有效成分的含量可分为有效单体提取物、标准提取物和比率提取物三类;按成分分为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产品形态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按照用途,植物提取物又可分为天然色素制品类、中药提取物制品、提取物制品类和浓缩制品类。

植物提取物应用广泛,除了传统的用于中药产品,随着人们对天然产品的信任和依赖逐步增加,植物提取物很大一部分已经用于保健品,食品配料范畴。另外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饲料方面都已经有了应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但初期仅是作为药物生产的一个环节。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外贸的兴起,我国才真正进入了植物提取行业的起步阶段,并逐渐开始使用酶法提取、超声提取、超临界提取、膜分离技术等更高效的提取手段。随后到21世纪,随着新技术被大量采用,我国植物提取物市场才进入发展期。

近年来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75亿元增长到了407亿元。

近年来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75亿元增长到了40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来我国植物提取物市场不断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源自于传统中草药行业,具备独特的发展优势。目前我国生产的中药材有上千种,通常用于做植物提取物的有几十种。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国内共有中药材GAP种植基地147个,分布在23个省市地区,其中川渝地区GAP基地数量最多。

二是政策利好。近些年,为了促进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0年1月发布的《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将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高效提取纯化、绿色酶法合成、微通道反应等绿色工艺,突破一批关键核心绿色技术,培育一批高质量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创新平台.战略联盟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22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 推动医药工业创新发展。鼓励新药研发创新和使用,加快临床急需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质仿制药研发。
2022年3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动中医药海外本土化发展,促进产业协作和国际贸易。鼓励发展“互联网+中医药贸易”。逐步完善中医药“走出去”相关措施,开展中医药海外市场政策研究,助力中医药企业“走出去”。推动中药类产品海外注册和应用。
2021年11月 《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生产过程。推动骨干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围绕包括植提原料药等生产关键共性技术,支持发展一批外部性较强的公共服务平台。
2020年1月 《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高效提取纯化、绿色酶法合成、微通道反应等绿色工艺,突破一批关键核心绿色技术,培育一批高质量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创新平台.战略联盟示范基地。
2020年2月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和《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 对包括植物提取类保健食品原料种类进行规定。
2019年12月 《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 保健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为指导保健食品警示用语标注,使消费者更易于区分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2019年11月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19年版)》 对保健食品中可用辅料是使用种类以及使用量进行规定
2019年5月 《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
2019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大力整治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打击传销。完善保健食品标准和标签标识管理。
2018年12月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 拟取消21项保健食品功能,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是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空间较大。植物提取物应用领域涵盖医药、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延展性,市场空间较大。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及生产工艺的改善,新的提取物品种不断涌现,已知提取物新的适用场景也得到不断延伸,植物提取物市场需求空间也将随之扩大。由此可见,随着植物提取物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下游市场不断发展将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

具体来看:

医药市场: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我国的医药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从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来看,2020年前我国医药行业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增速相对稳定,年均增速保持在6%左右,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下降至14480亿元,增速下滑11.3%,2021年受需求以及国内疫情好转带动,增长至17292亿元,增速远超近年平均水平。但总体来看,我国医药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整体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来看,2020年前我国医药行业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增速相对稳定,年均增速保持在6%左右,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下降至14480亿元,增速下滑11.3%,2021年受需求以及国内疫情好转带动,增长至17292亿元,增速远超近年平均水平。但总体来看,我国医药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整体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保健品市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的市场接受度逐渐上升,加上居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保健食品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708亿元,同比增长8.19%,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势态。

<strong>保健品市场:</strong>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的市场接受度逐渐上升,加上居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保健食品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708亿元,同比增长8.19%,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势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受“大健康”理念兴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市场销售额不断增长,2021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为627亿元,其中,本土品牌销售规模为326亿元,进口品牌销售额为301亿元。

同时受“大健康”理念兴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市场销售额不断增长,2021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为627亿元,其中,本土品牌销售规模为326亿元,进口品牌销售额为301亿元。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化妆品市场:近年来得益于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化妆品赛道景气度高,发展迅猛。虽然2020年随着疫情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下滑到4000亿以下。但随后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加之电商直播平台的快速崛起,化妆品行业市场也逐渐回暖。2021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达到4553亿。

<strong>化妆品市场:</strong>近年来得益于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化妆品赛道景气度高,发展迅猛。虽然2020年随着疫情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下滑到4000亿以下。但随后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加之电商直播平台的快速崛起,化妆品行业市场也逐渐回暖。2021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达到4553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零售总额呈现快速上涨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达4026亿元,同比增加18.4%。

零售总额呈现快速上涨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达4026亿元,同比增加18.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受我国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向好,相关生产企业注册数量不断增加,由2011年305家提升至2019年2022家。但自2020年以来,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逐步规范化,且受疫情影响行业入局者减少至2021年376家。

受我国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向好,相关生产企业注册数量不断增加,由2011年305家提升至2019年2022家。但自2020年以来,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逐步规范化,且受疫情影响行业入局者减少至2021年376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WW)

但目前由于植物提取物细分产品多样、应用领域较广,各企业多基于自身业务进行纵向产业链布局,因此整体市场集中度较分散。据统计,2020年我国植物提取行业CR3(晨光生物、莱茵生物、欧康医药)为8.16%,还不足10%。因此预计在环保要求提升和行业标准完善的背景下,龙头企业具备的规模、技术及成本优势持续增强,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多菌灵是我国杀菌剂主要出口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杀菌剂市场向好以及巴西地区对多菌灵的禁令受到禁止,多菌灵需求及出口回暖,带动市场价格回升。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电缆系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特别是在阻燃性、耐热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这直接带动了电线电缆专用阻燃剂的需求增长。此外,从车载零配件到充电桩外壳,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部件都需要添加阻燃剂,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需求。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阻燃剂行业带来显著新增量。数

2025年07月23日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2020-2024年期间,我国SBS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整体下滑。但同期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快速增长,实现45.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从2.24%显著提升至12.07%,表明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的新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SBS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2025年07月23日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随着产能扩张,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持续增长。2018-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06%、8.71%,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而聚乙烯、聚丙烯需求增速有所回落,2018-2024年间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56%、6.69%,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聚烯烃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随着市场存量LED光源、灯具二次替换的产品需求,以及商业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农业照明等消费需求明显恢复,照明市场凭借刚需属性、供应链优势快速发展,打开LED封装胶行业增长空间。按下游应用环节产值计算,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388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约70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近年来,我国胶粘剂产量持续上升,2023年实现4.62%的同比增长。销售额则在2019-2022年保持连续增长态势,但2023年回落至1140.9亿元,较2022年下降0.91%。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呈现“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低端产能相对过剩”的特征。从进口数据看,2019-2024年间,行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在上游原材料己二腈国产化进程加快,以及下游聚酰胺66和HDI需求强劲释放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己二胺行业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由2022年的66.5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137.1万吨,增幅高达106%。与此同时,其价格整体震荡下行。

2025年07月22日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聚丙烯持续扩产,带动成核剂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分别为3431万吨、4369万吨,同比增长5.86%、9.39%。2024年我国成核剂需求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18.18%。

2025年07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