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市场供需规模不断扩大

化工新材料是指近期发展的和正在发展之中具有传统化工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性能或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化工材料。与传统化工材料相比,化工新材料具有质量轻、性能优异、功能性强、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等特点。化工新材料产业的范畴主要包括特种工程塑料及其合金、功能高分子材料、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微电子化工材料、纳米化工材料、特种橡胶、聚氨酯、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特种涂料、特种胶粘剂、特种助剂等十多个大类品种。化工新材料产业已被全世界公认为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尤其是高技术及尖端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化工新材料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材料的重要基础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化工新材料具有性能更优、附加值更高、技术难度更大等特点,细分领域包括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等传统合成材料的高端产品,以及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和生物化工领域高性能专用和精细化学品等。

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工业中较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领域。化工新材料是指在化学工业领域新出现的或正在发展中的具备优异性能和功能的先进材料,它是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价值的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型材料。

一、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概述

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起点低。但经过材料人三十余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材料大国。在前沿研究方面,发明专利和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已达120万人,同样位居世界第一,在研发机构方面,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化基地等达400多家;在生产企业方面,2021年新材料生产企业达到877万家。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市场驱动下,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不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年均增长速度,都保持了世界领先的发展地位。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化工新材料产品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水平,中高端产品比例相对较低,现有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由于受技术水平的制约,国内产品质量和价格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部分化工新材料虽然迅猛发展,但也开始出现部分品种及原料结构性过剩问题。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几年,化工新材料得到越来越多行业内企业的关注,部分方向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的地位。先进基础材料方面,超级钢、电解铝、低负荷水泥等都已经突破了关键技术;关键战略材料方面,稀土永磁等材料的产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前沿新材料领域,石墨烯等材料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十四五”期间,化工新材料行业将成为石化化工行业子领域中耀眼的明星,持续快速发展。

当前,中国新材料已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前沿研究正迈向世界的前列,尤其是前沿热点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形成了并跑;甚至少数的领域已经形成领跑局面。产业集群已逐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新材料产业聚集地,表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特色产业形成优势,西部、东北、中部分别以能源、资源、地域为特色的新格局,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新态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融合的新材料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二、化工新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下游消费等领域需求的强劲,我国的化工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达到10587亿元规模。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下游消费等领域需求的强劲,我国的化工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达到10587亿元规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资料整理,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中在2021年,华东市场份额占比最大,为38.465%,其次为华南和华中,分别占比13.62%和13.68%。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资料整理,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中在2021年,华东市场份额占比最大,为38.465%,其次为华南和华中,分别占比13.62%和13.68%。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情况

近年来,新材料应用领域与日俱增,在航空航天、纺织机械、医疗器械、生物工程、建筑材料、化工机械、运输车辆等方面均有所涉及,而作为新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新材料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推动产量持续上升。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达到2653万吨,同比增长1.38%。

近年来,新材料应用领域与日俱增,在航空航天、纺织机械、医疗器械、生物工程、建筑材料、化工机械、运输车辆等方面均有所涉及,而作为新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新材料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推动产量持续上升。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达到2653万吨,同比增长1.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发、设计、生产、应用体系,开发出十几个门类的数千种产品,建成多套示范装置,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其中,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有机氟、生物基化工新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

从库存来看,在2020年疫情影响之后,化学原料及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均经历了从累库到去库、库存触底再次补库的变化。考虑到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当前化学原料及制品公司产成品库存水平仍然较低,化学纤维业公司产成品库存基本处于正常水平,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公司产成品库存水平或处于偏高水平。

3、需求情况

化工新材料行业伴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和行业自身的升级需要而产生,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为性能改进、功能完善以及质量快速提高,行业发展受需求因素驱动作用明显。随下游行业发展,化工新材料市场需求逐步增长,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达到3935万吨。

化工新材料行业伴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和行业自身的升级需要而产生,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为性能改进、功能完善以及质量快速提高,行业发展受需求因素驱动作用明显。随下游行业发展,化工新材料市场需求逐步增长,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达到393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下游产业的需求来看,化工新材料主要应用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大健康等相关领域。

从下游产业的需求来看,化工新材料主要应用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大健康等相关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供需平衡分析

相对于传统的化工材料,化工新材料在化学特性与制造方法,成本与应用价值方面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化学材料的优点。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能源领域、制造业领域、医药与建筑业等领域对于化工新材料的市场开发需求将持续扩大。但由于起步慢、国际技术壁垒、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自给率仍有待提高,2017-2021年间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供需不足的矛盾比较明显。

相对于传统的化工材料,化工新材料在化学特性与制造方法,成本与应用价值方面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化学材料的优点。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能源领域、制造业领域、医药与建筑业等领域对于化工新材料的市场开发需求将持续扩大。但由于起步慢、国际技术壁垒、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自给率仍有待提高,2017-2021年间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供需不足的矛盾比较明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近年来由于行业发展好、产品利润高,导致大企业扩产,新企业陆续计划进入该行业,使得环氧树脂产能迅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从188万吨/年增至320万吨/年,产能年均增长约19%。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约为334万吨/年,同比增长4.5%。随着产能迅速扩张,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也在不

2025年09月18日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工业涂料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上游原材料(如环氧树脂、钛白粉)的稳定供应。近年来,随着国内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环氧树脂、钛白粉等关键原材料的产量持续增长,为工业涂料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成本与供应链保障。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受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近年来我国磷酸二铵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且产能变化主要以存量装置的淘汰与调整为主。在此背景下,行业产能不断收缩,已从2018年的2505万吨下降至2024年的2175万吨。随着落后产能淘汰,我国磷酸二铵行业产能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整体产能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83万个。而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有40%用于服务器冷却,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服务器过热,威胁服务器的安全运行。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建筑建材是我国室温硅橡胶下游应用规模最大的市场,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建筑幕墙密封、门窗接缝填充、室内外装饰装修以及中空玻璃加工等。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得益于无毒、无味、低挥发、耐老化、耐腐蚀且具备良好防火性能等综合优势,室温硅橡胶正逐步替代丙烯酸胶、环氧树脂胶及其他传统橡胶类密封材料,成为绿色建材选择的重要方向。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丙二醇行业:产能“狂飙”显过剩 价格震荡下行 净出口量快速增长

我国丙二醇行业:产能“狂飙”显过剩 价格震荡下行 净出口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丙二醇行业产能持续扩张,自2022年起进入快速扩能周期,呈现“狂飙”式增长态势。伴随产能快速释放,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日益显现,产能利用率从2020年的79.92%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53.54%。在国内竞争加剧、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企业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出口量快速增长,但均价下跌制约贸易顺差扩大。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生物农药行业转向多维博弈 中国积极抢占技术竞争高地 应用市场将走向成熟

全球生物农药行业转向多维博弈 中国积极抢占技术竞争高地 应用市场将走向成熟

近年来全球生物农药市场实现快速扩张,销售额由2005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60亿美元,CAGR达15.7%,预计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销售额达80亿美元。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