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金融科技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金融科技一词最早是花旗银行在1993年提出的,由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合成而来。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六大金融领域,是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根据中国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金融科技的实质就是金融服务与底层技术的结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打造金融支付、融资、投资、保险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新服务模式。其涉及的技术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业等特点,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颠覆性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与场景的叠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数据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和量化金融四个核心部分。

金融科技的实质就是金融服务与底层技术的结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打造金融支付、融资、投资、保险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新服务模式。其涉及的技术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业等特点,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颠覆性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与场景的叠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数据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和量化金融四个核心部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金融科技是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它改变了企业和个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和行为,并可以成为撬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加快发展数字化离不开各行业的数字化协同,更需要加快银行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数字化”。由此“金融科技”也被频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例如2019年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其中提到“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202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确定“十四五”金融科技发展六项目标。而这份文件的发布也标志着我国金融科技“厚积成势”,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金融科技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创新向纵深演进

近年来,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力度持续加快,金融信息技术创新生态实验室的成立等一系列的重要举措加快了金融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步伐。2022年,我国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将加速向纵深演进,将围绕信息技术创新为重点,全面展开从IT架构到应用解决方案的转型与升级,使得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将更加稳健与安全。

构建线上与线下的全数字化经营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线上化,线上市场已成为金融机构IT投入的主战场。虽然目前金融机构都纷纷加强了线上化,但是仍然有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线上化还停留在产品的线上化与功能的线上化。2022年,我国金融机构将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渠道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线上化业务范围和服务边界, 建立线上线下渠道无缝融合的客户经营模式。

金融场景更加多元化

近年来,各大金融机构平台越来越重视将金融服务嵌入生活场景运用中,纷纷加速布局场景生态建设,力求通过科技赋能增加与商户的合作粘性,“场景+金融”的转型理念更加深入用户心理,更加敏锐地识别、感知、引导、创新和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2022年,通过科技与场景融合创新,金融机构将创造出新的更加多元化的金融应用场景,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向纵深发展。以银行为例,由于银行业务相对低频,无法靠自身业务获取大量C端流量、打造圈层生态,因此可通过连接场景来获取丰富的交易信息,推动生态经营的建设,以平台资源与场景链接,再通过数据的互通帮助银行了解客户、服务客户、管理风险,从而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服务。

数字化转型从零售业务转向对公业务

加快发展数字化离不开各行业的数字化协同,更需要加快银行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数字化”。对公业务中的交易银行是公司金融向轻型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天生具有生态化、场景化、综合化、智能化的特征,能够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整合资源、输出服务、提升黏性以及实现价值。2022年,对公金融服务模式将加速实施线上化、开放化,将金融嵌入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流程中,将决策逻辑建立在产业链数据之上,适应大型企业金融服务内生化、小型企业经营运作轻资产化的趋势。

数字人民币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重塑支付市场格局的步伐加快

202010月以来,数字人民币已在深圳、苏州、北京、成都等地开展多轮公测,在安全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在全国范围开展大规模公开测试势在必行。2022年,作为官方背景的新型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重塑支付市场格局的步伐加快,将改变互联网巨头占据支付市场垄断地位的局面,支付市场走向多元化。同时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态,银行业将面临一次数字化转型的全方位考验,银行不得不重新梳理数字化转型路径,扩展更多数字化业务场景。

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

数字化转型在推动金融业务模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使得风险的形态、路径和安全边界发生了变化,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更为突出并且日趋复杂。《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布实施,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标定了合规准绳,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设定了合规底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金融行业对IT的投入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总投入金额统计规模为1981.6亿元。其中银行业信息技术的总投入统计规模为1342.40亿元,占比64%,证券业信息技术投入统计规模262.87亿元,同比增长21.31%,占比13%左右;保险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为351亿元,同比增长27%;占比17%左右。预计2022年,我国金融行业对IT的投入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占营收或利润的比重仍将提升。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金融行业对IT的投入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总投入金额统计规模为1981.6亿元。其中银行业信息技术的总投入统计规模为1342.40亿元,占比64%,证券业信息技术投入统计规模262.87亿元,同比增长21.31%,占比13%左右;保险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为351亿元,同比增长27%;占比17%左右。预计2022年,我国金融行业对IT的投入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占营收或利润的比重仍将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金融行业对IT的投入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整体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金融科技整体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104亿元增长到了3753亿元以上;预计到2022年,我国金融科技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5432亿元。

随着金融行业对IT的投入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整体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金融科技整体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104亿元增长到了3753亿元以上;预计到2022年,我国金融科技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5432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投融资市场方面,2015-2018年期间,受互联网金融热潮的影响,成为金融科技投融资的高峰期。2019年出现降温;尤其是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行业内监管规范政策频出,投融资事件数量进一步下降,融资总额下降到138.3亿元左右。但到2021年初呈现反弹趋势,一季度我国金融科技投融资总额就已达到126.7亿元,同比增速近130%。

投融资市场方面,2015-2018年期间,受互联网金融热潮的影响,成为金融科技投融资的高峰期。2019年出现降温;尤其是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行业内监管规范政策频出,投融资事件数量进一步下降,融资总额下降到138.3亿元左右。但到2021年初呈现反弹趋势,一季度我国金融科技投融资总额就已达到126.7亿元,同比增速近1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金融业发达的一线城市是我国金融科技投融资的主要集中地区。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金融科技投融资总额占全国比重为24%,位居第一;其次为上海、深圳,投融资总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9%、12%。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金融业发达的一线城市是我国金融科技投融资的主要集中地区。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金融科技投融资总额占全国比重为24%,位居第一;其次为上海、深圳,投融资总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9%、12%。

数据来源:信通院,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危废产生量大,2015-2023年CAGR约11%。工业危废产生量增加,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为10502.9万吨,同比增长11.6%。

2025年09月10日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

2025年09月09日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近年来,随着宠物主对宠物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宠物医疗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为840亿元,占比达28%。

2025年08月20日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