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精神药品行业现状:民众精神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市场保持持续增长

精神药品主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由国家指定的生产单位按计划生产,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生产。

根据人体对精神药品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精神药品分为一类和二类精神药品。其中精神药品的原料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制剂的生产单位,由卫生部会同国家医药管理局确定,目前有丁丙诺啡、γ-羟丁酸、马吲哚、氯胺酮、哌甲酯、司可巴比妥、三唑仑等产品。

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的生产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医药管理部门确定,目前有异戊巴比妥、布托啡诺及其注射剂、咖啡因、安钠咖、地佐辛及其注射剂、格鲁米特、喷他佐辛、戊巴比妥、阿普唑仑、巴比妥、氯硝西泮、地西泮、艾司唑仑、氟西泮、劳拉西泮、甲丙氨酯、咪达唑仑、硝西泮、奥沙西泮、匹莫林、苯巴比妥、曲马多、唑吡坦、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扎来普隆、麦角胺咖啡因片、氨酚氢可酮片、佐匹克隆等产品。

医生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合理使用精神药品,严禁滥用。除特殊需要外,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每次不超过三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每次不超过七日常用量。处方应当留存两年备查。

与精神药物相比,精神药品使用范畴要窄一些,且由于属于特殊管理药品之一,在采购、运输、储存、调剂、使用、销毁等各个环节也较为严格。

精神药品与精神药物对比情况

精神药品 精神药物
概念 是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统称。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影响精神活动的一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所以精神药物的范畴较精神药品更加广泛。
类别划分 精神药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这是根据使人产生的依赖性程度和危害人体健康程度进行的划分,第一类比第二类更易产生依赖性,毒性及成瘾性更强。我国生产及使用的第一类精神药品有:丁丙诺啡、γ-羟丁酸、马吲哚、氯胺酮、哌甲酯、司可巴比妥、三唑仑等。我国生产及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有:异戊巴比妥、布托啡诺及其注射剂、咖啡因、安钠咖、地佐辛及其注射剂、格鲁米特、喷他佐辛、戊巴比妥、阿普唑仑、巴比妥、氯硝西泮、地西泮、艾司唑仑、氟西泮、劳拉西泮、甲丙氨酯、咪达唑仑、硝西泮、奥沙西泮、匹莫林、苯巴比妥、曲马多、唑吡坦、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扎来普隆、麦角胺咖啡因片、氨酚氢可酮片、佐匹克隆、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溶液剂、糖浆剂)等。 精神药物按使用目的可分为两大类:精神治疗药物和拟精神病药物。现临床常用的精神药物有: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精神振奋药。抗精神病药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病及双相精神障碍(躁狂-抑郁症)的躁狂期的药物。其种类包括: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等)、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等)、硫杂蒽类(氯普噻吨、氟哌噻吨等)、苯甲酰胺类(舒必利、硫必利等)、新型结构抗精神病药、长效抗精神病药(葵氟奋乃静、哌泊噻嗪棕榈酸酯等),新型结构抗精神病药又包括:二苯二氮卓类(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等)、苯丙异噁唑类(利培酮、齐拉西酮等)、二苯丁酰哌啶类(五氟利多、氟司必林等)、吲哚类(舍吲哚、吗茚酮)、其他(阿立哌唑、曲美托嗪等)。抗焦虑药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劳拉西泮等)、丁螺环酮、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其中苯二氮卓类(BDZ类)在临床治疗焦虑症属于一线主要药物。抗抑郁药主要分为四大类: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等)、非典型抗抑郁药。MAOIs分为肼类(苯乙肼、异卡波肼等)和非肼类(反苯环丙胺等)。非典型抗抑郁药包括一环结构化合物(安非拉酮)、二环结构化合物(文拉法辛)、三环结构化合物(阿莫沙平、马普替林)、四环结构化合物(曲唑酮、米塔扎平等)。抗躁狂药目前所指的只有锂盐一类,最常用的是碳酸锂。另外,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治疗躁狂症也有比较确切的疗效,某些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氯氮平等)也具有抗躁狂作用。精神振奋药有苯丙胺、哌甲酯、匹莫林等。
管理 精神药品属于特殊管理药品之一,须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采购、运输、储存、调剂、使用、销毁等各个环节严格管控。 精神药物中抗焦虑药中的苯二氮卓类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精神振奋药中的苯丙胺、哌甲酯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匹莫林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均按照精神药品管理。除此之外的其它精神药物按照普通药品管理。
处方 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处方右上角标注"精一",保存期限为3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处方右上角标注"精二", 保存期限为2年; 除按精神药品管理外的精神药物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普通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
标识 精神药品在包装、标签、说明书上必须印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即白绿相间的四个小方块内有精神药品四个字形成一个大方块。 除按精神药品管理外的精神药物无特殊标识。

资料来源: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精神药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精神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精神健康问题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被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有着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的特征。

近年来随着快速的社会变革可能造成了心理压力及应激水平的总体升高,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2019年2月发表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其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心境障碍其次,终生患病率为7.37%。

以帕金森病为例,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7%;而随着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增加,到目前我国是帕金森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比上年增加99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以帕金森病为例,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7%;而随着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增加,到目前我国是帕金森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比上年增加99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患者人数已达2.4亿。而其中仅有3.6%的患者获得了专业精神卫生医生的治疗,得到充分治疗的更是仅有0.5%。由此可见,民众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凸显。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新冠疫情暴发和持续,更是对人们心理健康加剧了冲击。对此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的成立,将促进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健康发展,从而不断提高精神药物科学使用和诊断治疗康复水平,以满足广大患者的迫切需求。

而精神障碍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精神障碍用药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49年我国样本医院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总规模从2016年的41.73亿元上升至57.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80%。虽然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市场成长性较好。估计2021年我国样本医院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总规模在60.49亿元左右,并预计2022年这一规模将在64.01亿元左右。

而精神障碍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精神障碍用药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49年我国样本医院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总规模从2016年的41.73亿元上升至57.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80%。虽然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市场成长性较好。估计2021年我国样本医院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总规模在60.49亿元左右,并预计2022年这一规模将在64.01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PDB,观研天下整理(WW)

在此背景下,我国精神药品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例如精神安定药品方面,近年来随着精神疾病不断增多,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精神安定药销售额从2015年92.77亿元增长到162.8亿元,同比增长9.6%。

在此背景下,我国精神药品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例如精神安定药品方面,近年来随着精神疾病不断增多,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精神安定药销售额从2015年92.77亿元增长到162.8亿元,同比增长9.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自免诊断行业:潜在需求较大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外资企业仍占主导

我国自免诊断行业:潜在需求较大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外资企业仍占主导

相较于欧美进口品牌,国内企业进入自免诊断市场较晚,且前期主要为酶联免疫法等同质化技术产品,无法对欧美进口品牌形成较大的冲击。自 2010 年以后,随着国内企业自免产品的陆续推出及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外资企业的垄断地位被逐步打破,目前国内企业中,亚辉龙、科新生物、浩欧博市场份额相对较高。

2024年04月19日
我国痤疮药物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需求量庞大 新药放量下市场将稳步增长

我国痤疮药物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需求量庞大 新药放量下市场将稳步增长

而在新药研发方面,我国企业痤疮新药研发方向紧跟指南,并且积极跟进国外最新痤疮药物研发方向,如固定剂量复方药物(阿达帕林克林霉素凝胶、他扎克林乳膏等)、作用机制创新的ASC40片等。

2024年04月18日
多肽药物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研发速度加快 正逐渐缩小与美国差距

多肽药物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研发速度加快 正逐渐缩小与美国差距

1920年代胰岛素的分离和首次治疗使用胰岛素就证明了多肽自身成药的可行性。自将近一个世纪前胰岛素问世以来,已有80种以上的多肽药物进入市场,行业规模逐渐壮大。2020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已达629亿美元,预计2026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将达1049亿美元,2020-2026CAGR达8.90%。

2024年04月17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成长空间大 当前应用主要集中于医疗机构与康复中心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成长空间大 当前应用主要集中于医疗机构与康复中心

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医疗场景中辅助医护工作的机器人。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随着优质国产企业不断涌现,我国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资源不断汇聚,整体行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已增至97.1亿元。而随着医疗机器人市场整体市场的发展也将带动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2024年04月17日
全球细胞和基因治疗(CGT)行业分析:商业化应用加快 市场集中度高

全球细胞和基因治疗(CGT)行业分析:商业化应用加快 市场集中度高

根据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协会(ASGCT)的统计数据,2021年Q1-2023年Q3,全球基因治疗研发管线数量由1711项增长至2082项,期间增幅为21.68%。从临床阶段来看,全球CGT药物在研管线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处于临床前期、临床I期、临床II期的在研管线占比合计达97.00%。

2024年04月16日
我国新生牛血清行业产业链分析:下游疫苗、诊断试剂等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我国新生牛血清行业产业链分析:下游疫苗、诊断试剂等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生牛血清市场规模达9.93亿元,同比增长6.0%。预计2024年我国新生牛血清市场规模将增至12.36亿元。目前我国疫苗生产大部分运用国产新生牛血清,国产品牌如天杭生物、民海生物、金源康、荣晔生物等占据中国新生牛血清市场主导地位。

2024年04月16日
我国带状疱疹疫苗行业分析:市场增量空间大 研发赛道持续火热

我国带状疱疹疫苗行业分析:市场增量空间大 研发赛道持续火热

目前,全球共上市四款带状疱疹疫苗,分别是默沙东的Zostavax、葛兰素史克的Shingrix、SK化工株式会社的SkyZoster及百克生物的感维。其中,Zostavax已于2020年11月在美国停产,我国有两款疫苗上市,分别为葛兰素史克的Shingrix以及百克生物的感维。

2024年04月15日
我国医学装备行业分析 政策+技术驱动市场持续向好 产品趋向高端化

我国医学装备行业分析 政策+技术驱动市场持续向好 产品趋向高端化

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我国医疗装备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23年,全国全年医学装备专利申请量达13.8万余件,占全球医学装备专利申请量的比重达67%;碳离子治疗系统、质子治疗系统等61个三类医疗器械创新产品获批上市,不断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2024年04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