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移动处理器行业竞争分析 头部企业联发科与高通差距正逐渐缩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移动处理器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评估与投资战略规划》显示,移动处理器是专门针对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而设计的CPU。移动处理器的正常工作电压一般比较低,核心较小,发热量比台式CPU低的多,可以在更高温下稳定作业,而且耗能较低,更符合笔记本使用。

移动处理器和桌面处理器的区别

项目 移动处理器 桌面处理器
定义 专门针对移动终端,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而设计的处理器 专供台式机电脑的处理器
性能分类 标准电压,低电压,超低电压,极致低电压等 正常版,高级版,超频版,无集成显卡等
功耗 主打便携和高续航,采用低电压或标压,低默认频率,降低功耗的同时降低了性能 采用正常电压,不考虑功耗,基本都在百瓦以上,追求极致性能
性能释放 受限于散热以及供电条件,移动端的标压CPU普遍功耗只能跑80W左右,频率限制性能 不会担心功耗不够用,满睿频性能
内存能效 笔记本的内存普遍时序较差,能效低于台式机 通过调教途径和更好的内存颗粒提高能效
散热 CPU的其他部件都全部集中在机身上,且笔记本的内部空间受到限制,小风扇+铜制导热管是绝大部分笔记本的散热方案,散热性较弱 内台式机CPU可以更换CPU散热器、配备散热风扇、设置水冷散热等,散热性强
结构 ARM构架,x86构架会集成台式机CPU中不具备的电源管理技术 x86构架包括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按照商业模式划分,移动处理器行业参与者可分为IP供应商、垂直分工模式、IDM三大类。其中IDM是全球主要手机芯片制造商商业模式,如英特尔、三星等。

移动处理器行业参与者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 简介
IP供应商模式 大多数Fabless厂商相比于花费时间和精力单独开发IP,因此他们更趋向缩短时间成本,借助IP供应商的IP加快产品设计。而IP供应商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收取Fabless厂商授权费来支付IP供应商的开发费用、运作成本和人员成本。同时Fabless需根据处理器芯片销售按1-3%比例支付版税给IP供应商。IP供应商代表有ARM、lmagination等。
垂直分工模式 移动处理器行业具有技术资金双密集的特点,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在半导体制造业逐渐呈现出产业垂直分工模式,形成了专业的IP核、无生产线的IC设计(Fabless) 、晶圆代土(Foundry)以及封装测试厂商。该模式下仅有Fabless厂商需要直接面对客户需求服务,IP核、封装测试及Foundry的厂商都为Fabless厂商服务。联发科、高通、AMD、英伟达、海思都是Fables厂商。
IDM 从IC设计覆盖到IC制造、封装测试等各环节,甚至延伸至下游市场销售等职能。IDM模式的企业拥有自己的IP开发部门,得益于长期的技术研发和积累,拥有较强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运用IDM模式的企业覆盖产业链上游设计开发到下游的品牌营销,具有较强资源调配和控制成本优势,IDM模式成为当前具备较高盈利水平的商业模式.目前全球主要的手机芯片制造商业模式是IDM模式。英特尔、三星均采用IDM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移动处理器由高通和联发科提供。2019年Q2,高通在移动处理器行业市占率为33%,由于高通产能依赖于三星,而三星无法满足高通产能需求,高通产品供应受到影响,2020年Q2高通市占率下降至29%,但仍维持行业领导地位。联发科背靠台积电代工厂,主打高性价比产品,凭借价格和产品优势,在移动处理器行业市占率由2019年Q2的24%增长至2020年Q2的26%,排名第二,正在不断追赶排名第一的高通。

2019年Q2-2020年Q2全球移动处理器竞争格局

<strong>2019年Q2-2020年Q2全球</strong><strong>移动处</strong><strong>理器竞争格局</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微软、谷歌等巨头竞逐新边疆 我国太空算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微软、谷歌等巨头竞逐新边疆 我国太空算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地面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正面临能耗与散热的巨大瓶颈。太空,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新边疆,提供了破局的终极答案:太空算力。全球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已通过合作发射算力卫星、构建星地协同系统等方式抢先布局。在中国,这一赛道更兼具国家“航天强国”与“数字中国”双重战略的驱动,以及遥感

2025年09月13日
航天测控——卫星市场“生命线” 国内市场活力将被充分激发 民营力量如何应对?

航天测控——卫星市场“生命线” 国内市场活力将被充分激发 民营力量如何应对?

航天测控系统作为航天器的“生命线”,是连接天地与掌控太空的核心基础设施,承担着跟踪测轨、数据遥测与指令遥控的关键职能。随着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爆发式增长与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测控需求正从国家任务向“国家队+商业航天”双轮驱动模式跃迁。商业公司已在市场化赛道开辟广阔天地,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与服务化转型。

2025年09月11日
数据通信需求膨胀及5G基站建设加速 我国通讯连接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数据通信需求膨胀及5G基站建设加速 我国通讯连接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5G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数据量生产量扩大,下游市场存量升级的替换需求和新建设施的增量需求共同为通讯连接器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根据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通讯连接器市场规模从62.67亿美元增长至8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1%,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元。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光通信测试仪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将向高速率、大带宽方向发展

我国光通信测试仪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将向高速率、大带宽方向发展

随着数据传输需求增多,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达99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以太光模块、连接器、Fibre Channel光模块、电信光模块分别占比59.6%、32.6%、4.7%、3.1%。预计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108亿元,同比增长9.09%;2027

2025年08月18日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市场变革,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国内光纤接入程度不断升级,由光纤到交换箱、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最终演化至光纤到户。根据数据,截至2025年3月,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11.8亿个。2018-2025年Q1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数量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比重已由

2025年07月29日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近年来,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最大下游市场——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伴随数据中心传输速率的升级,高速光模块用量大幅提升,配套 16/24 芯 MPO、32/48 芯 MPO 用量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超60亿美元。

2025年07月07日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配套产业,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线电缆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通信、工程建筑等多个行业,其中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是最主要的细分领域。

2025年06月27日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在目前全球AI技术产业化加速推进、国内数字经济政策加速落地等多重因素催化下,数据流量以及电能消耗加速上升,作为数据流量的管道光纤光缆以及输电通道的电缆建设将同步加速,推动超导电缆规模化产业应用。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