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贵金属材料行业:广东省企业分布最多 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外资企业

贵金属材料(贵金属材料)一般指贵金属饰品材料,主要由金、银、铂、钯4个贵金属元素与一些贱金属元素组成。铑用作表面装饰镀层材料。饰品材料要求抗晦暗、抗腐蚀,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贵金属材料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国际领先的外资企业,主要有庄信万丰、田中贵金属、贺利氏、优美科等,这些企业发展较早,且在全产业链有布局,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均有具有优势;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贵研铂业、聚和材料、福达合金等,这些企业在多位于细分市场,但由于起步较晚,但在技术和设备竞争不足;位于第三梯队的企业为其他中小型贵金属材料企业。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贵金属材料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国际领先的外资企业,主要有庄信万丰、田中贵金属、贺利氏、优美科等,这些企业发展较早,且在全产业链有布局,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均有具有优势;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贵研铂业、聚和材料、福达合金等,这些企业在多位于细分市场,但由于起步较晚,但在技术和设备竞争不足;位于第三梯队的企业为其他中小型贵金属材料企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9月20日我国贵金属材料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45910家,其中企业分布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上海市;企业注册量分别为10274家、3732家、3566家、3053家、2615家;占比分别为22.38%、8.13%、7.77%、6.65%、5.70%。整体来看,广东省企业分布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从行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9月20日我国贵金属材料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45910家,其中企业分布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上海市;企业注册量分别为10274家、3732家、3566家、3053家、2615家;占比分别为22.38%、8.13%、7.77%、6.65%、5.70%。整体来看,广东省企业分布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我国贵金属材料行业相关上市企业主要有贵研铂业 (600459)、聚和材料 (688503)、福达合金 (603045)、浩通科技 (301026)等。

我国贵金属材料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情况

公司简称

成立时间

竞争优势

贵研铂业 (600459)

2003-05-16

研发优势:建有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贵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云南贵金属实验室等9 个国家级、11 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 7 个院士工作站。

品牌优势:公司“贵研 SPM 及图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省著名商标

聚和材料 (688503)

2022-12-09

研发优势:截至2022630,公司拥有研发人员合计122,其中本科及以上研发人员有74,包括20名硕士、9名博士。

技术优势:经过多年积累,现已掌握多项应用于主要产品的研发、生产的核心技术。

福达合金 (603045)

2018-05-17

资质优势:承担了“新型环保银氧化锡触头材料”“贵金属节约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汽车开关用抗熔焊银氧化锡氧化铟电接触材料”“贵金属资源节约型电接触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等多项省市级政府科研项目。

品牌优势:公司曾先后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温州市市长质量奖”“质量立市功勋企业”“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浙江省名牌产品”“中国电器工业产品质量可靠品牌”“中国电器工业知名品牌”“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佳供应商”等头衔

浩通科技 (301026)

2021-07-16

质量优势:公司2008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研发优势:公司拥有江苏省贵金属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同时不断巩固与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并与夫古利朵夫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有色金属厂开放式股份公司开展合作。

有研新材 (600206)

1999-03-19

资质优势: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有国家及地方政府各类科技项目立项 8 ,验收/结题 5 项。承担国家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 6 ;1 项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审定 7 项国家标准、12 项行业标准;授权 23 项国家发明专利,12 项国际专利。

规模优势:有研新材控股或间接控股企业18,其中较为重要的子公司5,分别是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山东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

凯立新材 (688269)

2021-06-09

技术优势: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12,外观设计专利2;主持、参与起草或修订已发布实施国家标准9;已发布实施行业及团体标准48,充分体现公司技术水平的行业地位。

产品优势:公司研究、开发出了活性炭负载、氧化物负载、有机物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均相催化剂,手性催化剂,专用催化剂等上百种催化剂,以及100多种催化合成/反应工艺技术,能为客户提供钯系、铂系、铑系、钌系等丰富的贵金属催化剂系列产品,种类齐全,质量稳定。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营业收入来看,在2024年上半年贵研铂业、聚和材料、福达合金、浩通科技营业收入增长;而有研新材、凯立新材营业收入则下降。

从营业收入来看,在2024年上半年贵研铂业、聚和材料、福达合金、浩通科技营业收入增长;而有研新材、凯立新材营业收入则下降。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贵金属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取向硅钢产能高度集中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且产能持续释放中

全球取向硅钢产能高度集中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且产能持续释放中

从全球产能分布来看,全球取向硅钢市场产能高度集中,前三大区域的合计产能占比达到74%。其中中国市场产能位居第一,占比达到56%;其次是日本和美国,占比分别为11%、7%。

2025年06月14日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池窑纱为主要产品 中国巨石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池窑纱为主要产品 中国巨石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从527万吨增长到了756万吨,连续六年产量持续增长。

2025年06月09日
无取向硅钢为我国硅钢行业主流产品 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产能优势突出

无取向硅钢为我国硅钢行业主流产品 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产能优势突出

硅钢是一种含硅量在0.5%-4.5%的极低碳硅铁合金,属于软磁合金‌,具有高磁导率、低铁损等特性,主要用于家电、制造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铁芯,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的关键功能材料。‌‌其中,2024 年家电领域硅钢需求占比25%,工业领域中小电机占比15%,大型电机占比21%,新能源汽车占比13%,变压器占比18%

2025年05月29日
我国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光伏型材产量占比超30%

我国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光伏型材产量占比超30%

细分占比来看,2024 年建筑铝型材产量为 985 万吨,产量同比下降 19.9%,占比 45.7%;工业铝型材产量为 1170 万吨,产量同比增长 23.2%,占比 54.3%。

2025年05月24日
我国锡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锡业股份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我国锡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锡业股份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具体从市场份额来看,在2023年我国锡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锡业股份,占比为47%;其次为兴业银锡,市场份额占比为11%;第三为华锡有色,市场份额占比为10%。

2025年05月15日
我国铜材行业:江西省产量占比最高 2024年江西铜业营收远高于其他企业

我国铜材行业:江西省产量占比最高 2024年江西铜业营收远高于其他企业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铜材产量除2023年产量有所下降之外,其余年份均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铜材产量为2350.3万吨,同比增长1.7%。

2025年05月14日
【产业链】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囯光伏玻璃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原材料主要包括纯碱、石英砂、白云石、石灰石,燃料动力主要包括天然气、石油、电力,设备主要包括窑炉、压延机、磨粉机、切边机;中游光伏玻璃制造,光伏玻璃主要分为晶体硅光伏玻璃、薄膜光伏玻璃;下游应用于光伏组件,并最终应用于光伏发电等领域。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海绵钛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集中度较高其新疆湘润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我国海绵钛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集中度较高其新疆湘润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海绵钛行业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海绵钛产量为21.8万吨,同比增长24.6%。

2025年04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