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入局者渐多 集中度较低 相关上市企业业绩亮眼

重组胶原蛋白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胶原蛋白,具有与人体天然胶原蛋白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当前,我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格局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也比较低,其巨大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少玩家相继入场。其中,以锦波生物、聚源生物、创健医疗、巨子生物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中逐渐崭露头角。

我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部分相关企业情况

业名称 成立时间 是否上市 竞争优势
江苏吴中 1994年6月 公司客户分布广泛,遍布华东和西南地区的多个省市,并与下游渠道长期合作从而建立稳定伙伴关系,逐步树立起自身渠道壁垒;生产线完备,产品矩阵丰富,以信息化系统为支撑,实施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营销策略,以数据营销为基础,建立了以终端销售、配送、招商、电商、OTC 等多种销售模式,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营销网络,设立多个营销部门负责不同地区的产品销售与业务推广。
丸美股份 2002年4月 公司科学家团队研发出兼具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优点的“嵌合型”重组双胶原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正式引领重组胶原蛋白迈入2.0时代;重组胶原蛋白已在丸美产品中广泛运用,如精华、洁面、化妆水、乳液、眼霜、面霜、面膜等品类;公司各大卫视营销资源丰厚(现布局网络视频广告迎新趋势)、合作线上线下头部经销商促经销业绩表现优于同业。
锦波生物 2008年3月 公司成功了研发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并以该材料作为唯一成分,开发了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并于2021年6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目前拥有发明专利32项,其中包括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
聚源生物 2015年1月 拥有完整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849-2022《重组胶原蛋白》主要起草单位;公司已构建了从基因工程、菌株选育、分离纯化,到生产应用的完整链条;其重组胶原蛋白医疗级产品纯度达98%-99%,内毒素低于0.05EU/mg。
创健医疗 2015年6月 公司不仅具备重组I、III型胶原蛋白,同时还具备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的产业化能力,其产品已被纳入国际化妆品原料目录,为其拓宽国际化妆品原料供应业务带来更多增量。
多美康生物 2018年6月 公司拥有重组人III型胶原蛋白的纯化方法和制备方法,其核心专利原料“重组人源化III型胶原蛋白”具有“1068氨基酸肽链最长、分子量(8-16.5万道尔顿/一致性可控(12万kd))、酵母发酵无内毒(≤0.5EU/ml)”等一系列优势;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料核心技术生产工艺,符合最新重组胶原蛋白国家标准,行业独家非标签全链酵母发酵专利技术,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实现人源化全长链1068个氨基酸的2吨发酵表达工艺的企业。
巨子生物 2021年7月 公司生产的重组胶原蛋白纯度为 99.9%,重组大肠杆菌靶蛋白加工回收率达 90%,细菌 内毒素浓度低于 0.1EU/mg,原料产品远高于行业生产标准;公司生产设施获得国家 ISO13485/ISO22716 和美国 FDA cfsan 质量管理认证,产品品质获得保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业绩来看,2023年上半年巨子生物(02367)实现营业收入16.06亿元,同比增长63.03%,归母净利润为6.669亿元,同比增长52.53%。2023年前三季度江苏吴中(600200)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8.91%,归母净利润为1095万元,同比增长123.39%;丸美股份(603983)实现营业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34.34%,归母净利润为1.738亿元,同比增长44.84%;锦波生物(832982)实现营业收入5.170亿 元,同比增长173.75%,归母净利润为1.923亿元,同比增长18.74%。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部分上市公司营收情况

公司简称 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 同比增长
江苏吴中(600200) 15.03亿元 8.91% 1095万元 123.39%
丸美股份(603983) 15.36亿元 34.34% 1.738亿元 44.84%
锦波生物(832982) 5.170亿 元 173.75% 1.923亿元 18.74%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东方财富网、观研天下整理(WJ)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CDMO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九洲药业、皓元医药,这些企业在相关业务具有一定经验,在研发上实力较强;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益诺思、金斯瑞生物、毕得医药等;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雅本化学、和元生物、东曜药业等。

2025年09月30日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从2015年以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化疗药物市场。2024年全球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35.3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235.75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70.31%;欧洲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1.68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9.45%;北美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8.06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11.35%。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在销品牌数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有121种,较2023年增加11种;2025年一季度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达到130种。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天然草药治疗方法的认可度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贴膏剂,进一步拓宽了中成药贴膏剂的市场需求,庞大的市场需求带动我国中成药贴膏剂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市场规模达140亿元,占药用贴膏剂市场整体规模的65.34%。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作为处方药,依达拉奉的流通高度依赖医疗机构。其使用需经医生诊断开具处方,且医保报销政策多与院内购药绑定,这共同决定了医院是我国依达拉奉销售的核心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院数量达3.9万个,同比增长1.7%,我国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对依达拉奉的需求也逐步扩大。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 临床冲刺提速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 临床冲刺提速

小核酸药物作为行业核心赛道,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强劲增长态势,销售额从2020年的29亿美元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51亿美元。

2025年09月10日
【产业链】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动物疫苗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动物疫苗上游原材料参与企业有源培生物、中海生物技术等企业等;包装产量及生产设备参与企业有正川股份、山东药玻、楚天科技等。中游动物疫苗研发生产参与企业主要有生物股份、中牧股份、海利生物、瑞普生物、科前生物、普莱柯等。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处第一竞争梯队 研发实力强

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处第一竞争梯队 研发实力强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8月19日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共有1684家。从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5年1-8月19日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89家。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