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上半年我国无碱纱、C-CR特种纱行业领先企业山东玻纤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5.957亿元,按产品分类,无碱纱收入占比为72.28%,约为11.53亿元;按地区分类,国内收入占比为83.45%,约为13.21亿元。

 

2022年上半年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玻纤业务

13.91亿

87.17%

--

--

--

--

--

热电业务

2.047亿

12.83%

--

--

--

--

--

按产品分类

无碱纱

11.53亿

72.28%

--

--

--

--

--

电力及热力产品

1.999亿

12.53%

--

--

--

--

--

C-CR特种纱

1.833亿

11.49%

--

--

--

--

--

玻纤制品及其他

4164万

2.61%

--

--

--

--

--

其他(补充)

1742万

1.09%

3.102万

100.00%

1739万

100.00%

99.82%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3.21亿

83.45%

--

--

--

--

--

国外

2.619亿

16.55%

--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27.485亿元,按产品分类,玻纤产品收入占比为86.15%,约为23.68亿元;按地区分类,国内收入占比为85.68%,约为23.55亿元。

 

2021年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

23.68亿

86.15%

13.94亿

80.07%

9.737亿

96.65%

41.12%

火力发电及热力生产和供应

3.400亿

12.37%

3.436亿

19.73%

-356.3万

-0.35%

-1.05%

其他(补充)

4069万

1.48%

339.3万

0.19%

3730万

3.70%

91.66%

按产品分类

玻纤产品

23.68亿

86.15%

13.94亿

80.07%

9.737亿

96.65%

41.12%

电力及热力产品

3.400亿

12.37%

3.436亿

19.73%

-356.3万

-0.35%

-1.05%

其他(补充)

4069万

1.48%

339.3万

0.19%

3730万

3.70%

91.66%

按地区分类

国内

23.55亿

85.68%

15.36亿

88.19%

8.196亿

81.36%

34.80%

国外

3.528亿

12.84%

2.023亿

11.62%

1.505亿

14.94%

42.67%

其他(补充)

4069万

1.48%

339.3万

0.19%

3730万

3.70%

91.6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SS)

 

、市场竞争优势

管理优势

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一方面基于长期生产实践不断完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并制定相应的产品质量、物料考核指标,确保生产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发挥生产潜能、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公司不断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厂区内产品运输大量采用自动化装置,在功能上实现5个“准确”,即准确的物料、准确的数量、准确的地点、准确的质量、准确的时间,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线边库存,实现精益化生产管理,形成了以“过程控制”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设备管理方面,通过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对各生产装置的远程调控、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测。公司重视设备管理,为各主要设备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建立了设备TPM管理体系和“7S”精益化管理体系,即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7个方面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数据分析,查找短板并制定管控措施,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用数据指导管理方向。

 

产品优势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工艺技术、齐备的生产检测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其产品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且通过了欧盟的RoHS测试和REACH测试。公司凭借稳定、优质的产品质量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公司产品销往全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远销欧、美、亚、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公司于2015年12月与欧文斯科宁(OC)签订合作协议,持续为欧文斯科宁(OC)提供Advantex玻纤产品和在线短切产品,稳定的供货质量得到欧文斯科宁(OC)肯定。

 

区位优势

公司地处沿海地区,且公司的下游客户大部分位于华东、华北、华中等地势平坦陆路物流较发达地区,物流费用较低增强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公司靠近青岛、烟台、张家港等港口,水运运输成本较低,并且方便快速发货,为公司未来扩大产品出口规模创造有利条件。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玻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夹层玻璃行业: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逐年减少 福耀玻璃营收领先且龙头地位稳固

我国夹层玻璃行业: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逐年减少 福耀玻璃营收领先且龙头地位稳固

从产量来看,2020年2024年我国夹层玻璃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夹层玻璃产量为15765.1万吨,同比增长5.0%;2025年1-7月我国夹层玻璃产量为9196.1万吨,同比增长6.8%。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上市公司多集中于华东沿海区 其中海昌新材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60%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上市公司多集中于华东沿海区 其中海昌新材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60%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上市企业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其中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省份。其中,浙江省粉末冶金上市企业有东睦股份、杭齿前进,江苏省粉末冶金上市企业有安泰科技、明洋科技等。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氧化铝行业:山东省产量最高 中国铝业、宏拓实业产能远高于其他企业

我国氧化铝行业:山东省产量最高 中国铝业、宏拓实业产能远高于其他企业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7月23日我国氧化铝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4973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江苏省、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3321家、2936家、1418家、1221家、775家;占比分别为22.2%、19.6%、9.5%、8.2%、5.2%。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相关参与企业较少且集中度较低

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相关参与企业较少且集中度较低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在2024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915万吨,其中其中再生铝产量突破1000万吨。

2025年07月09日
全球取向硅钢产能高度集中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且产能持续释放中

全球取向硅钢产能高度集中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且产能持续释放中

从全球产能分布来看,全球取向硅钢市场产能高度集中,前三大区域的合计产能占比达到74%。其中中国市场产能位居第一,占比达到56%;其次是日本和美国,占比分别为11%、7%。

2025年06月14日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池窑纱为主要产品 中国巨石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池窑纱为主要产品 中国巨石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从527万吨增长到了756万吨,连续六年产量持续增长。

2025年06月09日
无取向硅钢为我国硅钢行业主流产品 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产能优势突出

无取向硅钢为我国硅钢行业主流产品 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产能优势突出

硅钢是一种含硅量在0.5%-4.5%的极低碳硅铁合金,属于软磁合金‌,具有高磁导率、低铁损等特性,主要用于家电、制造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铁芯,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的关键功能材料。‌‌其中,2024 年家电领域硅钢需求占比25%,工业领域中小电机占比15%,大型电机占比21%,新能源汽车占比13%,变压器占比18%

2025年05月29日
我国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光伏型材产量占比超30%

我国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光伏型材产量占比超30%

细分占比来看,2024 年建筑铝型材产量为 985 万吨,产量同比下降 19.9%,占比 45.7%;工业铝型材产量为 1170 万吨,产量同比增长 23.2%,占比 54.3%。

2025年05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