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上半年我国饲料销售、雏鸡行业领先企业民和股份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6.4亿元,按产品分类,鸡肉制品收入占比为49.18%,约为3.147亿元;按地区分类,省内收入占比为69.3%,约为4.435亿元。

 

2022年上半年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畜牧业

6.150亿

96.10%

7.846亿

100.00%

-1.696亿

100.00%

-27.57%

肥料制造

1258万

1.97%

--

--

--

--

--

燃气生产

649.1万

1.01%

--

--

--

--

--

电力生产

588.0万

0.92%

--

--

--

--

--

按产品分类

鸡肉制品

3.147亿

49.18%

3.688亿

53.07%

-5405万

34.62%

-17.18%

雏鸡

2.240亿

35.01%

3.261亿

46.93%

-1.021亿

65.38%

-45.56%

其他

5038万

7.87%

--

--

--

--

--

淘汰鸡

2640万

4.12%

--

--

--

--

--

生物有机肥

1208万

1.89%

--

--

--

--

--

生物燃气

649.1万

1.01%

--

--

--

--

--

电力

588.0万

0.92%

--

--

--

--

--

按地区分类

省内

4.435亿

69.30%

6.007亿

74.81%

-1.572亿

96.43%

-35.45%

省外

1.965亿

30.70%

2.023亿

25.19%

-582.4万

3.57%

-2.9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17.754亿元,按产品分类,雏鸡收入占比为52.69%,约为9.354亿元;按地区分类,省内收入占比为80.88%,约为14.36亿元。

 

2021年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畜牧业

17.13亿

96.48%

14.17亿

100.00%

2.956亿

100.00%

17.26%

肥料制造

2755万

1.55%

--

--

--

--

--

电力生产

2651万

1.49%

--

--

--

--

--

燃气生产

839.5万

0.47%

--

--

--

--

--

按产品分类

雏鸡

9.354亿

52.69%

5.841亿

44.99%

3.513亿

114.96%

37.56%

鸡肉制品

6.686亿

37.66%

7.143亿

55.01%

-4570万

-14.96%

-6.84%

淘汰鸡

6257万

3.52%

--

--

--

--

--

其他

4707万

2.65%

--

--

--

--

--

生物有机肥

2686万

1.51%

--

--

--

--

--

电力

2651万

1.49%

--

--

--

--

--

生物燃气

839.5万

0.47%

--

--

--

--

--

按地区分类

省内

14.36亿

80.88%

11.22亿

77.12%

3.142亿

97.92%

21.88%

省外

3.394亿

19.12%

3.327亿

22.88%

666.4万

2.08%

1.9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SS)

 

、市场竞争优势

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父母代笼养种鸡养殖企业,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父母代肉种鸡饲养和商品代肉鸡苗的生产,与其他企业相比,公司在肉鸡的繁育与推广方面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公司自主研发了“肉用种鸡全程笼养新技术开发”,“鸡鲜精稀释及冻业技术研究”,“商品肉鸡全程笼养技术研究”;公司在饲养中采用“三阶段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联栋纵向通风鸡舍”配套饲养设施及人工授精、鸡精液稀释等专有技术,改变了传统平养模式普遍存在的肉种鸡成活率低、限饲困难、受精率低、单位面积饲养密度小、管理困难等弊端。公司生产中的诸多养殖技术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不断依靠技术创新,采取自行研制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改造传统饲养工艺,不断加大对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投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在不断提升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强公司持续发展能力。

 

品牌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树立养殖行业标杆为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民和”品牌现已成为公司最核心和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民和”牌商品代鸡苗在白羽肉鸡行业中享有第一品牌的声誉,“民和”牌鸡肉则成为了安全、放心鸡肉的代名词。公司品牌的巨大影响力已经成为自身成长发展壮大的核心优势,成为其他行业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未来,公司将加强品牌管控,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强化。

 

循环经济优势

经过多年来的开拓与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肉鸡苗生产企业之一,形成了以父母代肉种鸡饲养和商品代肉鸡苗生产销售为核心,肉鸡养殖、屠宰加工与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业务链;利用养殖产生的鸡粪经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发电或提纯压缩为生物燃气,利用发酵后产生的沼渣和沼液生产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液体营养液,改善土壤环境。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饲料市场运营现状调研与发展战略预测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2年上半年我国金针菇、真姬菇行业领先企业雪榕生物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2年上半年我国金针菇、真姬菇行业领先企业雪榕生物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9.735亿元,按产品分类,金针菇收入占比为69.06%,约为6.723亿元,真姬菇收入占比为17.33%,约为1.687亿元。

2023年03月21日
2022年上半年我国双孢菇、金针菇行业领先企业众兴菌业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2年上半年我国双孢菇、金针菇行业领先企业众兴菌业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8.588亿元,按产品分类,双孢菇收入占比为50.17%,约为4.309亿元;按地区分类,华东地区收入占比为34.91%,约为2.998亿元。

2023年03月21日
2022年上半年我国杉小径、杉原木、松原木行业领先企业福建金森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2年上半年我国杉小径、杉原木、松原木行业领先企业福建金森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2495万元,按产品分类,杉小径收入占比为34.3%,约为855.8万元;按地区分类,福建省收入占比为100%,约为2495万元。

2023年03月21日
2022年上半年我国羽绒、熟食、冻鸭产品行业领先企业ST华英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2年上半年我国羽绒、熟食、冻鸭产品行业领先企业ST华英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1.82亿元,按产品分类,羽绒收入占比为60.53%,约为7.157亿元;按地区分类,国内收入占比为65.71%,约为7.768亿元。

2023年03月21日
2022年上半年我国皮棉行业领先企业新赛股份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2年上半年我国皮棉行业领先企业新赛股份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新疆赛里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3.18亿元,按产品分类,皮棉收入占比为70.83%,约为2.252亿元,商贸及其他收入占比为10.99%,约为3495万元。

2023年03月21日
2022年上半年我国金枪鱼行业领先企业中水渔业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2年上半年我国金枪鱼行业领先企业中水渔业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5.967亿元,按产品分类,金枪鱼收入占比为68.65%,约为4.061亿元;按地区分类,国外收入占比为83.18%,约为3.173亿元。

2023年03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