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上半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领先企业恒泰艾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556亿元,按产品分类,装备及备件销售收入占比为64.95%,约为1.011亿元;按地区分类,境内收入占比75.39%,约为1.174亿元。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运营现状研究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2022-2029年)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板块

9897

63.57%

7141

59.28%

2756

78.26%

27.85%

油气资产板块

3487

22.40%

2658

22.07%

828.5

23.52%

23.76%

G&G业务板块

1182

7.59%

1371

11.38%

-188.5

-5.35%

-15.95%

工程技术业务板块

812.9

5.22%

701.4

5.82%

111.4

3.16%

13.71%

新业务发展板块

189.3

1.22%

174.9

1.45%

14.36

0.41%

7.59%

按产品分类

装备及备件销售

1.011亿

64.95%

7497

62.24%

2615

74.24%

25.86%

贸易

3487

22.40%

2658

22.07%

828.5

23.52%

23.76%

技术服务

1001

6.43%

1229

10.20%

-227.8

-6.47%

-22.75%

软件销售

829.2

5.33%

592.0

4.91%

237.2

6.73%

28.61%

其他(补充)

139.2

0.89%

69.64

0.58%

69.55

1.97%

49.97%

按地区分类

境内

1.174亿

75.39%

9083

75.40%

2653

75.33%

22.60%

境外

3832

24.61%

2963

24.60%

869.0

24.67%

22.6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4.205亿元,按产品分类,装备及备件销售收入占比为72.46%,约为3.047亿元;按地区分类,境内收入占比85.44%,约为3.593亿元。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核心精密仪器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板块

2.949亿

70.13%

2.357亿

67.50%

5919

82.97%

20.07%

工程技术业务板块

6014

14.30%

4484

12.84%

1530

21.45%

25.44%

油气资产板块

3443

8.19%

3264

9.35%

179.0

2.51%

5.20%

G&G业务板块

2717

6.46%

3388

9.70%

-670.9

-9.40%

-24.69%

新业务发展板块

388.9

0.92%

212.1

0.61%

176.8

2.48%

45.45%

按产品分类

装备及备件销售

3.047亿

72.46%

--

--

--

--

--

技术服务

7330

17.43%

--

--

--

--

--

贸易

3672

8.73%

--

--

--

--

--

其他(补充)

510.3

1.21%

14.91

100.00%

495.4

100.00%

97.08%

软件销售

59.29

0.14%

--

--

--

--

--

设备集成及材料销售

12.61

0.03%

--

--

--

--

--

按地区分类

境内

3.593亿

85.44%

3.103亿

88.85%

4902

68.72%

13.64%

境外

6124

14.56%

3893

11.15%

2232

31.28%

36.4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二、市场竞争优势

技术优势

恒泰艾普具有最齐全的商业化地质油藏软件技术、大量地质人才和丰富的储层研究、油藏开发经验,恒泰艾普掌握的地质油藏技术是进行增产服务分成和一体化服务必备的条件

规模优势

业务已基本覆盖了国内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主要的油田单位,开展项目服务大约200个。并且公司已成功开拓了美洲、中东、北非、中亚、东南亚等境外市场。

技术创新优势

恒泰艾普集团是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中关村“十百千工程”企业,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 恒泰艾普集团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及北京市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及产品应用处于行业先进地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47.6亿吨,同比增长1.3%,其中产量最高的为国家能源集团,产量为62130万吨,同比增长0.8%;其次为晋能控股集团,产量为40216万吨,同比下降8.1%;第三为山东能源集团,产量为27736万吨,同比增长1.4%。

2025年06月23日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电解液、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储罐、泵阀等;中游为电池制造与系统集成,液流电池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下游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配储、分布式能源、应急电源、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15日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9132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黑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注册量分别为2468家、1059家、771家、718家、444家,占比分别为27.03%、11.60%、8.44%、7.86%、4.86%。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天能股份、超威动力,营业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骆驼股份、理士国际、南都电源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的梯队的企业为雄韬股份、万里股份、圣阳股份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以下。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复合材料制品产地之一,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2327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焦炭行业:山西省产量领先 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集中度极低

我国焦炭行业:山西省产量领先 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集中度极低

从市场份额来看,我国焦炭行业市场集中非常低。具体来看,我国焦炭行业占比较高的为中煤能源,占比为2.05%,其次为平煤股份,占比为2.03%。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省产能最高 企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60%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省产能最高 企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60%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征,国家对钨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从产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产量约为13.05万吨,同比增长6.1%;产能约为15.9万吨。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北方稀土先发优势明显 开采指标占比约70%

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北方稀土先发优势明显 开采指标占比约70%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国,约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70%以上。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稀土产量达到了25.4万吨,同比增长5.8%。

2025年05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