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行业领先企业华阳股份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83.289亿元,按行业分类,煤炭收入占比为93.95%,约为172.2亿元;按地区分类,国内收入占比94.69%,约为173.6亿元。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煤炭

172.2亿

93.95%

100.6亿

92.06%

71.60亿

96.73%

41.57%

其他(补充)

9.728亿

5.31%

7.277亿

6.66%

2.451亿

3.31%

25.20%

电力

1.029亿

0.56%

9213

0.84%

1081

0.15%

10.50%

供热

3397

0.19%

4808

0.44%

-1411

-0.19%

-41.54%

按产品分类

洗末煤

131.3亿

71.64%

83.86亿

76.71%

47.48亿

64.15%

36.15%

洗块煤

25.89亿

14.12%

11.28亿

10.32%

14.61亿

19.74%

56.44%

洗粉煤

12.32亿

6.72%

5.503亿

5.03%

6.815亿

9.21%

55.33%

其他(补充)

9.728亿

5.31%

7.277亿

6.66%

2.451亿

3.31%

25.20%

煤泥

2.691亿

1.47%

0.000

--

2.691亿

3.64%

--

供电

1.029亿

0.56%

9213

0.84%

1081

0.15%

10.50%

供热

3397

0.19%

4808

0.44%

-1411

-0.19%

-41.54%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73.6亿

94.69%

102.0亿

93.34%

71.56亿

96.69%

41.22%

其他(补充)

9.728亿

5.31%

7.277亿

6.66%

2.451亿

3.31%

25.2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380.036亿元,按行业分类,煤炭收入占比为95.07%,约为361.3亿元;按地区分类,国内收入占比95.70%,约为363.7亿元。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煤炭

361.3亿

95.07%

226.5亿

93.28%

134.8亿

98.23%

37.31%

其他(补充)

16.35亿

4.30%

13.72亿

5.65%

2.630亿

1.92%

16.08%

电力

1.876亿

0.49%

1.714亿

0.71%

1616

0.12%

8.61%

供热

5008

0.13%

8691

0.36%

-3683

-0.27%

-73.54%

按产品分类

洗末煤

285.3亿

75.08%

184.8亿

76.10%

100.6亿

77.01%

35.25%

洗块煤

46.64亿

12.27%

27.71亿

11.41%

18.92亿

14.49%

40.58%

洗粉煤

22.71亿

5.97%

14.03亿

5.78%

8.681亿

6.65%

38.23%

其他(补充)

16.35亿

4.30%

13.72亿

5.65%

2.630亿

2.01%

16.08%

煤泥

6.654亿

1.75%

--

--

--

--

--

供电

1.876亿

0.49%

1.714亿

0.71%

1616

0.12%

8.61%

供热

5008

0.13%

8691

0.36%

-3683

-0.28%

-73.54%

按地区分类

国内

363.7亿

95.70%

229.1亿

94.35%

134.6亿

98.08%

37.01%

其他(补充)

16.35亿

4.30%

13.72亿

5.65%

2.630亿

1.92%

16.0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二、市场竞争优势

资源优势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拥有较丰富的煤炭储备资源,其中大部分为稀缺煤种无烟煤,这些煤炭储备资源,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人才优势

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经验丰富的煤炭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保证了公司经营管理和业务拓展的顺利推进。

技术优势

煤炭开采量及管理技术水平均居全国领先水平,而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工业生产基地之一。公司率先在全国试验成功并推广使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综采放顶煤技术”,实现了采煤工艺的重大变革。矿井瓦斯治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47.6亿吨,同比增长1.3%,其中产量最高的为国家能源集团,产量为62130万吨,同比增长0.8%;其次为晋能控股集团,产量为40216万吨,同比下降8.1%;第三为山东能源集团,产量为27736万吨,同比增长1.4%。

2025年06月23日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电解液、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储罐、泵阀等;中游为电池制造与系统集成,液流电池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下游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配储、分布式能源、应急电源、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15日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9132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黑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注册量分别为2468家、1059家、771家、718家、444家,占比分别为27.03%、11.60%、8.44%、7.86%、4.86%。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天能股份、超威动力,营业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骆驼股份、理士国际、南都电源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的梯队的企业为雄韬股份、万里股份、圣阳股份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以下。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复合材料制品产地之一,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2327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焦炭行业:山西省产量领先 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集中度极低

我国焦炭行业:山西省产量领先 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集中度极低

从市场份额来看,我国焦炭行业市场集中非常低。具体来看,我国焦炭行业占比较高的为中煤能源,占比为2.05%,其次为平煤股份,占比为2.03%。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省产能最高 企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60%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省产能最高 企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60%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征,国家对钨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从产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产量约为13.05万吨,同比增长6.1%;产能约为15.9万吨。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北方稀土先发优势明显 开采指标占比约70%

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北方稀土先发优势明显 开采指标占比约70%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国,约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70%以上。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稀土产量达到了25.4万吨,同比增长5.8%。

2025年05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