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降血脂药物市场呈现“滑铁卢”模式 国产品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降血脂药主要是指能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或降低血浆胆固醇的药物。降血脂药种类较多,分类也较困难。按其功能可分为降总胆固醇、主要降总胆固醇兼降甘油三酯、降甘油三酯、主要降甘油三酯兼降总胆固醇四大类。按降脂强度来看,可分为抑制胆固醇吸收药、抑制胆固醇合成药、促进胆固醇降解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抑制剂、载脂蛋白B合成抑制剂、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抑制剂等。

降血脂药分类(按降脂强度)

类型

代表药物

抑制胆固醇吸收药

依折麦布

依折麦布口服后被迅速吸收,并广泛结合成具药理活性的依折麦布-葡萄糖苷酸。依折麦布-葡萄糖苷酸,存在明显肠肝循环,半衰期约为22小时。每天一次,可在一天之内任何时间服用,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时服用。

海博麦布

海博麦布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已纳入医保目录。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用药频次同依折麦布。

抑制胆固醇合成药

他汀类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降脂药物。中等强度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可降低LDL-C30%,高强度他汀类(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降低LDL-C50%

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毒性、肌毒性、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派地酸

贝派地酸通过抑制ATP柠檬酸裂解酶,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是FDA批准的新型降脂药,可降低LDL-C30%。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肌肉痉挛、高尿酸血症、贫血和肝酶升高。

促进胆固醇降解药

PCSK9抑制剂

代表药物为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主要通过与人前蛋白转化酶谷草杆菌蛋白酶(PCSK9)结合,抑制PCSK9LDL受体结合,增加LDL受体的数量,降低LDL-C水平。

抑制PCSK9合成药

代表药物为Inclisran(欧盟已上市),是一种经化学修饰的双链RNA,可直接抑制肝脏中PCSK9的合成。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抑制剂

Evinacumab(注射剂)

2021FDA批准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是一种在肝脏中表达的分泌蛋白,可增加血浆中TGLDL-CHDL-C 水平。

Evinacumab是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并抑制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活性而达到降低LDL-CTGHDL-C的作用。

Evinacumab 可显著降低HoFH 患者的血脂水平,且不依赖LDL受体的活性。

载脂蛋白B合成抑制剂

米泊美生(注射剂)

是一种反义核苷酸,结合ApoB-100的信使RNA,使其降解,从而阻碍脂蛋白B合成、转运。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抑制剂

洛美他派

洛美他派可抑制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从而防止含ApoB 脂蛋白在肠上皮细胞和肝细胞的组装,抑制乳糜微粒和VLDL 的合成,使血浆低密度脂蛋白降低。

2012 年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但是对于心血管结局事件的疗效尚不确定。

资料来源:药评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一、我国高血脂患者情况

高血脂一般指高脂血症,是指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出现异常的症状,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常年靠药物来维持血脂平衡。

高血脂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目前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为老龄社会。而截至202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就已经达到13.5%。

2014-202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

2014-202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降血脂药物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国内血脂异常的患病人群不断增加。根据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的数据调查显示,截止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现有的血脂异常人数超过4.4亿,患上高血脂的人超过1亿。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加大,高血脂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趋向年轻化。因此在上述庞大的高血脂患者背后,我国相关降脂药的需求正持续增长。

二、降血脂药物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高血脂患者数量的不断增长,我国降血脂药物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即是全球最具潜力市场,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但自国家集采落地执行后,国内血脂调节剂市场开启“滑铁卢”模式,规模持续萎缩。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血脂调节剂销售额超过160亿元,大幅下滑38.52%;2021上半年其销售额超过70亿元,同比下滑12.43%。

随着高血脂患者数量的不断增长,我国降血脂药物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即是全球最具潜力市场,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但自国家集采落地执行后,国内血脂调节剂市场开启“滑铁卢”模式,规模持续萎缩。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血脂调节剂销售额超过160亿元,大幅下滑38.52%;2021上半年其销售额超过70亿元,同比下滑12.43%。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市场规模萎缩,但依然降低不了研发热情,降脂药领域新药研发进展不断推动。截至目前,我国血脂调节剂已有12个品种(118个受理号)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匹伐他汀等4款他汀类药物过评企业数领先,瑞舒伐他汀钙片过评企业多达23家、阿托伐他汀钙片过评企业达18家。

虽然市场规模萎缩,但依然降低不了研发热情,降脂药领域新药研发进展不断推动。截至目前,我国血脂调节剂已有12个品种(118个受理号)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匹伐他汀等4款他汀类药物过评企业数领先,瑞舒伐他汀钙片过评企业多达23家、阿托伐他汀钙片过评企业达18家。

血脂调节剂过评情况

药品产品名称

过评企业数

集采情况

瑞舒伐他汀钙片

23

第一批

 阿托伐他汀钙片

18

第一批

辛伐他汀片

9

第二批

匹伐他汀片

6

第三批

依折麦布片

5

氨氧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3

w-3脂肪酸乙酶90软胶囊

1(国为制药)

苯扎贝特缓释片

1(天士力帝益)

匹伐他汀钙分散片

1(京新药业)

第三批

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

1(九瑞健康)

瑞舒伐他汀钙胶囊

1(通用三洋)

瑞舒伐他汀钙胶囊

1(世桥生物)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

四、市场格局

目前我国降血脂药物市场外资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国产品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血脂调节剂品牌TOP10来看,外资企业占据六席;其中辉瑞的阿托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钙片、默沙东的依折麦布片位列前三。而本土企业只占了4席。

2021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血脂调节剂品牌TOP10

排名

产品名称

企业简称

销售额增长率(%

1

阿托伐他汀钙片

辉瑞

-10.4

2

瑞舒伐他汀钙片

阿斯利康

-7.59

3

依折麦布片

默沙东

43.36

4

阿托伐他汀钙片

乐普制药

29.96

5

氨氧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瀚晖制药

13.58

6

普伐他汀钠片

第一三共

22.51

7

阿昔莫司分散片

鲁南贝特

105.42

8

非诺贝特胶囊

雅培

68.9

9

氟伐他汀钠缓释片

诺华

-17.8

10

匹伐他汀钙片

华润双鹤

-61.63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品来看,2021年上半年,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依折麦布片、普伐他汀钠片、氨氧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匹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阿昔莫司分散片、氟伐他汀钠缓释片、辛伐他汀片是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血脂调节剂TOP10产品。其中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两大王牌产品长期盘踞榜首,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

2021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血脂调节剂产品TOP10

排名

产品

1

阿托伐他汀钙片

2

瑞舒伐他汀钙片

3

依折麦布片

4

普伐他汀钠片

5

氨氧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6

匹伐他汀钙片

7

非诺贝特胶囊

8

阿昔莫司分散片

9

氟伐他汀钠缓释片

10

辛伐他汀片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

从四大他汀来看,作为降血脂药物市场上较为成熟品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自2018年集采以来销售额下滑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阿托伐他汀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51.58%下降到了38.01%;瑞舒伐他汀市场份额从2018年25.79下降到了18.03%。

匹伐他汀反超辛伐他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匹伐他汀场份额从2018年的3.95%增长到5.84%;而辛伐他汀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7.44%下降到了2.79%。

匹伐他汀反超辛伐他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匹伐他汀场份额从2018年的3.95%增长到5.84%;而辛伐他汀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7.44%下降到了2.79%。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对比:华熙生物产销量遥遥领先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对比:华熙生物产销量遥遥领先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辅料生产及器械制造,包括透明质酸(玻尿酸)、重组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PLLA)、动物源胶原蛋、肉毒素原料、聚己内酯(PCL)、预灌封注射器、交联剂等;中游为产品研发与制造,包括玻尿酸填充剂、胶原蛋白填充剂、肉毒素填充剂、再生材料填充剂等;下游为销售渠道,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连锁机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中医理疗行业: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高 市场参与企业主体类型可分为四类

我国中医理疗行业: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高 市场参与企业主体类型可分为四类

我国中医理疗参与企业众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3日我国中医理疗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90236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辽宁省、重庆市;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14919家、8936家、7230家、4974家、4681家;

2025年07月16日
【产业链】我国医疗美容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医疗美容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医疗美容行业上游医美材料参与企业有华熙生物 (688363)、爱美客 (300896)、昊海生科 (688366)等;医美器械参与的企业有赛诺秀(美国)、科医人(以色列)、艾尔建等。

2025年07月09日
【产业链】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上游原材料参与企业有爱尔创、国瓷材料等;设备制造参与企业有爱迪特、美亚光电等;软件开发参与企业有阳普医疗、创业慧康等。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 智飞生物、恒瑞医药和科伦药业凭借营收优势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 智飞生物、恒瑞医药和科伦药业凭借营收优势处于第一梯队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6月22日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29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305家、225家、217家、206家、133家;占比分别为17.64%、13.01%、12.55%、11.91%、7.69%。

2025年06月24日
【产业链】我国口腔医疗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口腔医疗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口腔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零部件,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零部件等,金属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等,高分子材料有聚醚醚酮(PEEK)、光固化树脂等,零部件有芯片、传感器、电机等;中游为设备制造与加工,主要包括诊断设备、治疗设备、清洁设备、辅助设备等;下游为口腔医疗服务,主要是各级各类口腔医疗机构包括公立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特医食品获批数量中国产占比超95% 其中食品企业占比近半 雀巢表现突出

我国特医食品获批数量中国产占比超95% 其中食品企业占比近半 雀巢表现突出

从市场结构来看,特医食品可分为婴儿特医食品及非婴儿特医食品。2024年婴儿特医食品市场占比超50%,占比为58.2%;非婴儿特医食品市场占比41.8%。

2025年06月12日
中国高生物利用度外用无创慢性疾病药物递送技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本土企业数量较少

中国高生物利用度外用无创慢性疾病药物递送技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本土企业数量较少

从全球区域占比来看,全球高生物利用度药物递送技术专利分布呈现多元化格局,美国为全球市场主要地区,2024年专利占比21.1%;欧洲专利仅次于美国,占比14.9%;中国2024年专利占比13.1%。

2025年06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