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薄膜电容器市场 高端国产化进程加速

前言:

受益于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市场规模提速扩容,且增幅明显高于全球市场。中国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领先地位确立。当前我国薄膜电容器整体国产化率较高,但在高端市场仍由国外企业主导。为突破高端市场瓶颈,国内领先企业正从产业链各环节发力……

1.薄膜电容器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光伏及风电为两大主要应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薄膜电容器是一种以金属箔(如铝)作为电极,以塑料薄膜(如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为电介质,通过卷绕或堆叠工艺制成的电子元件。与陶瓷电容器等其他电容器相比,薄膜电容器具有耐高温、耐高压、性能优异、可靠性好、寿命长、过压可自愈等优点。最开始,薄膜电容器应用于家电行业,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现已形成多元化的应用格局,涉及家电、消费电子、电网、轨道交通、工业控制、照明和新能源(光伏、新型储能、风电、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光伏为我国薄膜电容器第一大应用领域,占比约为20.8%;其次为风电和家电,分别占比17.6%和15%。

薄膜电容器下游应用情况

应用领域 用途
家电 薄膜电容器主要应用在家用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大型家电,大型家电需要通过驱动大型电机来工作,而薄膜电容器在这之中起到驱动电机起动以及保护电机运行的作用。
消费电子 薄膜电容器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智能设备中,保证电源稳定并减少电磁干扰。
电网 可以用于电网中的电压调节,通过吸收和释放能量,帮助维持电网电压的稳定等。
轨道交通 薄膜电容器主要用于轨道电路和信号系统中。
工业控制 薄膜电容器在工业控制中的用途主要包括滤波、储能、耦合和旁路等‌。
照明 薄膜电容器可以用于高亮度LED灯和金卤灯等高压光源,提高光源的可靠性和寿命。
光伏和风电 薄膜电容器主要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的择DC-Link电容器上。
新型储能 ‌薄膜电容器在新型储能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储能变流器中,主要用于DC-Link电容、输入/输出滤波和逆变系统缓冲电路。
新能源汽车 薄膜电容器在新能源汽车上广泛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电控系统、DC-DC 开关电源、车载充电器、48V 变频器、48V DC-DC 开关电源以及无线充电系统中。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新能源领域发展势头强劲,为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推进和能源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发展势头强劲,为薄膜电容器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首先,在光伏和风电中,薄膜电容器主要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中。光伏和风电作为薄膜电容器主力应用领域,2024年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886.66GW和520.68GW,同比增长45.47%和17.98%,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对薄膜电容器需求快速放量。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推进和能源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发展势头强劲,为薄膜电容器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首先,在光伏和风电中,薄膜电容器主要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中。光伏和风电作为薄膜电容器主力应用领域,2024年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886.66GW和520.68GW,同比增长45.47%和17.98%,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对薄膜电容器需求快速放量。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等、观研天下整理

其次,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打开薄膜电容器应用空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政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快速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薄膜电容器被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设备中,例如电机逆变器、车载充电器以及直流-直流转换器等。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快速上升将进一步拉动薄膜电容器市场需求释放。

其次,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打开薄膜电容器应用空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政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快速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薄膜电容器被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设备中,例如电机逆变器、车载充电器以及直流-直流转换器等。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快速上升将进一步拉动薄膜电容器市场需求释放。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新型储能正成为薄膜电容器行业的新兴增长点。虽然2022年其在薄膜电容器下游应用中的占比尚不足5%,但随着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需求潜力正在加速释放。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已达73.76GW,同比激增134.98%。这一爆发式增长主要从三大领域拉动薄膜电容器需求:一是储能变流器(PCS)作为新型储能系统的核心设备,其直流支撑、滤波等电路需要大量使用高压大容值薄膜电容器;二是电池管理系统(BMS)中的电压均衡、信号滤波等环节对薄膜电容器的需求持续增加;三是随着“新能源+储能”模式的快速推广,光伏/风电配套储能项目的大规模建设进一步扩大了薄膜电容器在新能源发电侧的应用空间。未来随着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薄膜电容器在该领域的市场空间有望加速释放。

另外,新型储能正成为薄膜电容器行业的新兴增长点。虽然2022年其在薄膜电容器下游应用中的占比尚不足5%,但随着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需求潜力正在加速释放。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已达73.76GW,同比激增134.98%。这一爆发式增长主要从三大领域拉动薄膜电容器需求:一是储能变流器(PCS)作为新型储能系统的核心设备,其直流支撑、滤波等电路需要大量使用高压大容值薄膜电容器;二是电池管理系统(BMS)中的电压均衡、信号滤波等环节对薄膜电容器的需求持续增加;三是随着“新能源+储能”模式的快速推广,光伏/风电配套储能项目的大规模建设进一步扩大了薄膜电容器在新能源发电侧的应用空间。未来随着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薄膜电容器在该领域的市场空间有望加速释放。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3.薄膜电容器市场规模快速扩容,且增速明显快于全球市场

受益于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容,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43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1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22%。相比之下,同期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规模从126亿元增至217亿元,年均增速为11.49%,各年度同比增幅均明显低于我国市场表现。

受益于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容,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43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1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22%。相比之下,同期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规模从126亿元增至217亿元,年均增速为11.49%,各年度同比增幅均明显低于我国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海伟电子招股书、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伟电子招股书、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些年来,我国也成为了全球最大薄膜电容器市场,领先地位确立。从2018-2023年,我国薄膜电容器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从34.13%大幅提升至49.77%。这一卓越表现得益于供需两侧的良性互动:在供应端,国内薄膜电容器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在材料配方、生产工艺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耐高压、耐高温、长寿命等一系列高性能产品,不断满足下游需求;同时依托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智能化产线建设,实现了产能规模和质量控制的双提升,为市场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在需求端,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一,为薄膜电容器创造了巨大的应用空间。

展望未来,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和新能源革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发展空间依旧广阔。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推进、电气化铁路网络不断延伸扩展,以及光伏、储能、风电和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深入发展,叠加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我国薄膜电容器市场规模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2023-2027年间,其市场规模将维持18.9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到2027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与此同时,在全球产业格局中,我国薄膜电容器市场的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巩固,预计2027年占全球市场规模比重将提升至55.81%,持续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展望未来,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和新能源革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发展空间依旧广阔。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推进、电气化铁路网络不断延伸扩展,以及光伏、储能、风电和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深入发展,叠加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我国薄膜电容器市场规模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2023-2027年间,其市场规模将维持18.9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到2027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与此同时,在全球产业格局中,我国薄膜电容器市场的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巩固,预计2027年占全球市场规模比重将提升至55.81%,持续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国产薄膜电容器加速高端突破,行业将迎来转型升级期

我国薄膜电容器整体国产化率较高,以法拉电子、铜峰电子、鹰峰电子、江海股份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是国内领先的薄膜电容器生产商。然而在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光伏逆变器等高端市场,仍由松下、TDK、基美等国外主导。这种市场格局的形成主要受制于两方面因素:从技术层面看,高端薄膜电容器在耐高压(2000V以上)、耐高温(125℃以上)、长寿命(10万小时以上)等核心性能指标上要求严苛,研发和生产门槛较高;从供应链层面看,关键原材料如超薄型薄膜材料的产能不足,长期依赖进口,成为制约行业向高端突破的瓶颈。

为突破高端市场瓶颈,国内领先企业正从产业链各环节发力,加速高端领域国产化进程。例如:在原料端,铜峰电子投资建设的新能源用超薄型薄膜材料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第一条生产线已于2023年四季度投产,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加紧安装调试,预计2024年10月下旬投料试生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提升国产高端薄膜的供给能力。

在产品研发端,法拉电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从2019年的约 0.57亿元增至2024 年的1.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重点攻关超薄化、耐高温等高端技术。在应用创新上,鹰峰电子与多家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大功率光伏系统的定制化薄膜电容器解决方案。

未来,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将迎来重要的转型升级期,市场竞争焦点将从产品生产线的扩张转向技术服务的强化和品牌的提升。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升级和技术迭代,我国薄膜电容器生产制造模式将迎来深刻变革,产品将不断向超薄化、耐高温、高能量密度等方向发展,以满足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等应用场景的严苛要求。同时,其生产制造模式也将迎来深刻变革,从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逐步转向柔性化、定制化的智能制造,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高端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

在行业转型升级期间,具备以下核心能力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一是持续创新能力,特别是在超薄化、耐高温、高能量密度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能力;二是智能制造能力,能够实现从传统大批量生产向柔性化、定制化制造的转型;三是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高端应用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四是品牌影响力,通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建立国内外知名品牌。(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AMHS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中国市场高速扩张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以打破日企垄断

全球AMHS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中国市场高速扩张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以打破日企垄断

晶圆尺寸的发展推动AMHS系统持续迭代,AMHS由早期机械搬运向智能一体化转型。随着全球产业竞争热化与先进制程工艺愈趋复杂,AMHS行业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大陆在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以及工业智能化的持续推进下,AMHS市场也高速扩张,规模增速已超过全球。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薄膜电容器市场 高端国产化进程加速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薄膜电容器市场 高端国产化进程加速

受益于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市场规模提速扩容,且增幅明显高于全球市场。中国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领先地位确立。当前我国薄膜电容器整体国产化率较高,但在高端市场仍由国外企业主导。为突破高端市场瓶颈,国内领先企业正从产业链各环节发力……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增速快于全球 迎政策机遇 本土企业开拓中高端市场成效显著

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增速快于全球 迎政策机遇 本土企业开拓中高端市场成效显著

通信、消费电子、汽车为国内电子测量仪器三大应用场景,总占比接近90%。近年来,伴随我国电子信息制造效益持续向好、消费电子市场景气度呈现复苏态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快速扩张,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2025年05月13日
三大驱动力为汽车电子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市场呈现智能化、网联化、集成化等新趋势

三大驱动力为汽车电子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市场呈现智能化、网联化、集成化等新趋势

汽车电子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汽车的驾驶舱和客舱的重要零部件。汽车电子处于产业链中游的零部件制造领域,是汽车制造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电子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05月12日
晶圆扩产及替换需求下半导体射频电源行业前景广阔 国产订单有望逐步放量

晶圆扩产及替换需求下半导体射频电源行业前景广阔 国产订单有望逐步放量

在半导体领域,射频电源主要用于刻蚀、薄膜沉积、干法清洗、离子注入等环节。射频电源作为半导体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伴随半导体市场空间同步成长,未来其主要增长点来自晶圆厂新增扩产及存量替换市场需求。近年来,中国半导体射频电源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成全球半导体射频电源主要市场之一。全球半导体射频电源供应集中于美、日等发达地区,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六维力传感器最开始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现已拓展至工业自动化、汽车、医疗、电子、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其中,工业自动化为我国六维力传感器下游最大应用市场;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带来广阔新兴增量需求。当前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此

2025年04月30日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随AI、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持续增长,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全面复苏,打开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空间。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工业化以及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成为全球模拟IC市场的主导者,快速产生对半导体测试设备的庞大需求。近年来,我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高增,增长速度快于全球。目前,国内半导体测试设备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分析:SOC测试机市场规模大 华峰测控新品进展顺利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分析:SOC测试机市场规模大 华峰测控新品进展顺利

受益于下游汽车电子、微处理器、逻辑芯片、通信芯片等领域发展,我国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市场规模达113.6亿元,其中SOC测试机市场规模为71.5亿美元,存储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8.3亿元,模拟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6.2亿元;预计2025年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2

2025年04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