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
特高压英文缩写UHV;电压符号是U(个别地方有用V表示的);电压的单位是伏特,单位符号也是V;比伏大的有kV(千伏)、比伏小的mV(毫伏),uV(微伏),它们之间是千进位。
在中国,特高压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
根据电流形式,特高压分为交流特高压(UHVAC)和直流特高压(UHVDC)两大类,二者功能互补、协同构成全国特高压电网骨干:
1、交流特高压(UHVAC)
定义:以交流1000千伏为核心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主要承担“枢纽联络”功能,用于构建区域间电力互联的“高速公路网”。
2、直流特高压(UHVDC)
定义:以直流±800千伏及以上为核心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主要承担“点对点大容量外送”功能,是“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核心载体。
二、行业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我国特高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我国特高压市场规模已达到6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亿元大关。这一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强力支撑——国家电网明确将新增“三交九直”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直接带动需求持续释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们认为中国特高压行业当前全面处于生命周期的高速成长期,其主要依据包括:
新能源转型驱动的需求爆发式、持续性增长,建设强度达历史峰值且“十五五”规划明确延续高景气;
技术成熟度支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但柔性直流、背靠背互联等增量技术迭代仍在深化,产品升级空间显著;
市场集中度提升但未固化,龙头主导与中小企业细分并存,且国际化拓展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模式从单一设备销售转向“设备+服务”价值链延伸,可持续性增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需求规模
在我国发电量和用电量逐年增长的同时,我国电力系统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也面临新的变化,亟需转型升级。在发电侧,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对于电网快速响应提出要求;在电网侧,随着新型场景逐步增长,各电压等级变电站需要更快速适应负荷变化;在用户侧,以AI、大模型、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配电网汇聚了大量的新型负荷、新增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等交互式用能设施。发电侧:发电量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对电网提出要求我国发电量逐年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发电量呈现显著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至2024年,我国的发电量从71661.33亿千瓦时增长至94181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速为5.1%。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直流特高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特高压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直流特高压(UHVDC)是指±800kV(±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及相关技术。直流特高压输电的主要特点是输送容量大、电压高,可用于电力系统非同步联网。直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由送端交流系统、整流站、直流输电线路、逆变站、受端交流系统五个部分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换流站,而换流站的心脏换流变又是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重中之重。
直流输电是世界上电力大国解决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送电和电网互联的一个重要手段。直流输电将交流电通过换流器变换成直流电,然后通过直流输电线路送至受电端并通过换流器变成交流电,最终注入交流电网。相对交流输电来说,直流输电具有输送灵活、损耗小、能够节约输电走廊、能够实现快速控制等优点。特高压直流输电具备点对点、超远距离、大容量送电能力,主要定位于我国西南大水电基地和西北大煤电基地的超远距离、超大容量外送。2024年我国直流特高压市场规模约为385.45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交流特高压
交流特高压(UHV-AC) 指的是电压等级为 1000 千伏及以上的交流输电技术。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具有输电容量大、输电距离远、线路损耗低、占地面积少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输送能力和运行效率。
中国的交流特高压技术在电压等级、输电距离和输电容量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已建成多条 1000 千伏交流特高压线路,输电能力和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国交流特高压主要用于构建坚强的输电网络,支持新能源的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消纳。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交流特高压将发挥重要作用,将西部、北部等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输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未来分布式能源(如屋顶光伏、小型风电等)将大量接入电网,交流特高压需要与智能电网和微电网技术相结合,适应分散式能源的接入和消纳。2024年我国交流特高压市场规模约为264.55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情况
我国特高压行业的竞争主体涵盖电网运营与电力设备制造两大核心领域。在电网运营方面,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作为行业双寡头,构建了覆盖全国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其中国家电网建成"十四交十六直"30项特高压工程,形成全球最大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营范围覆盖我国26个省份并延伸至蒙古国、巴西、葡萄牙等7个国家;南方电网则主导建设了滇西北至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等重大项目,形成"西电东送"大通道。电力设备制造领域呈现"三超多强"格局:特变电工作为全球最大变压器制造商,其±1100kV换流变压器技术填补世界空白;中国西电在高压开关领域占据国内42%市场份额,1100kV GIS设备出口欧洲市场;保变电气研发的1000kV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单台容量达1000MVA,创造世界纪录。此外,平高电气、亨通光电等企业在避雷器、特高压电缆等细分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与三大龙头形成协同创新体系。电网企业与设备制造商通过"技术标准共建+联合研发"模式深化合作,国家电网制定的186项特高压标准中,有63项被采纳为国际标准,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升级。
我国特高压行业市场集中度极高,呈现“央企主导、国企跟进、民企补充”的竞争格局。技术壁垒、政策导向、资金实力和规模效应共同塑造了这一特征,头部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技术垄断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特高压技术涉及高压绝缘、智能控制、柔性直流等前沿领域,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头部企业通过专利布局形成技术垄断,中小企业难以突破。特高压作为“双碳”目标的关键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例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将特高压列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核心,要求构建“强交强直”混合电网,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在特高压电网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技术壁垒和政策导向短期内难以改变,头部企业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WWT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