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持续加码,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加速发展

一、智能家居迈入主动智能、跨生态互联新时代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收集家庭环境数据,将家居生活的相关设施进行智能化管理,使其具有集中管理、远程控制、互联互通、自主学习等功能。同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和预设策略自动调节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家居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和艺术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智能家居与传统家居行业的根本区别在于技术驱动的智能化程度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传统家居产品主要依靠机械控制和人工操作,而智能家居通过融入互联技术、电机装置等,赋予家居环境更为丰富立体的多功能体验。智能家居系统能够借助物联网技术,协同硬件、软件和云端平台实现远程控制设备、设备自我学习等功能,设备间实现互联互通,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智能家居涉及多个环节,包括上游的元器件供应、中游的终端产品制造和下游的市场渠道。上游的智能芯片和5G通信模块等如同“神经元”,让设备具备感知与交互能力;中间的核心产品层通过操作系统与全屋系统方案完成功能集成,将零散的智能单品编织成主动服务的体验网络;而触达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则需要依托地产前装市场与后装零售渠道的双向发力。细分来看:上游为基础支撑层,涵盖芯片/传感器等元器件、通信中间件及物联网等硬件和技术支撑;核心层聚焦产品与服务中枢,包括六大终端产品品类、全屋智能等终端系统及云计算等数字化能力;

产业链下游为渠道分发与终端触达,分为专业集成(地产/家装B端)与零售端(电商/卖场C端),最终连接终端家庭用户。智能家居行业目前仍处于成长初期,庞大的市场规模下,市场格局分散,行业玩家众多,分庭抗礼。从行业产业链视角出发,智能家居上游技术门槛较强,中游主要为互联网企业、家电/家具企业、终端厂商、通信运营商为代表的产品供应商,下游为面向消费者的后装及前装市场。

产业链下游为渠道分发与终端触达,分为专业集成(地产/家装B端)与零售端(电商/卖场C端),最终连接终端家庭用户。智能家居行业目前仍处于成长初期,庞大的市场规模下,市场格局分散,行业玩家众多,分庭抗礼。从行业产业链视角出发,智能家居上游技术门槛较强,中游主要为互联网企业、家电/家具企业、终端厂商、通信运营商为代表的产品供应商,下游为面向消费者的后装及前装市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产业正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家居以其便捷、高效、舒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回顾智能家居的发展历史,主要可以分为萌芽期、单品智能、场景互联、全面智能四个发展阶段:

(1)萌芽期(20世纪):智能家居的萌芽可追溯至20世纪,西屋电气工程师发明EchoIV家庭智能中控主机,成为世界首个智能家居中控。1971年,用于智能家居领域的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诞生。1975年,X10协议成为智能家居行业首个里程碑,它通过电力线载波技术实现设备互联,1980年商业化后曾短暂掀起热潮,但因安装复杂、成本高昂未能普及。

(2)单品智能阶段(2000-2013年):进入21世纪,无线通信技术与总线系统的突破为智能家居注入新活力。宽带网络和Wi-Fi的普及,为设备联网进行远程控制奠定了基础。技术成熟催生了首批消费级智能单品。这些产品虽以独立功能为主,但通过手机APP实现了基础远程控制,初步构建起“单品智能”生态。

(3)场景互联阶段(2014-2019年):互联网、手机等企业开始搭建平台式的Link生态圈,设备厂家开始全面提及“全屋智能”概念。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摄像机成为千万级的爆品品类,平台企业赛道相互融合。这一阶段以科技巨头主导的平台竞争为核心,通过协议升级和标准探索,实现了设备从单品智能到跨品牌联动的突破,但兼容性问题仍待解决。

(4)全面智能阶段(2019年至今):5G+AIoT的赋能全面革新智能家居产品形态;Matter协议标准化实现了设备的跨品牌互通、通信协议兼容,同时互联平台入场,设备企业全面支持多平台,生态融合(跨品牌兼容、云服务互通、协议兼容等)成为主流趋势;此外,2022年生成式AI的突破性发展,通过深度学习用户行为模式,设备可自主制定个性化场景策略,推动智能家居进入“主动智能”新阶段。

(4)全面智能阶段(2019年至今):5G+AIoT的赋能全面革新智能家居产品形态;Matter协议标准化实现了设备的跨品牌互通、通信协议兼容,同时互联平台入场,设备企业全面支持多平台,生态融合(跨品牌兼容、云服务互通、协议兼容等)成为主流趋势;此外,2022年生成式AI的突破性发展,通过深度学习用户行为模式,设备可自主制定个性化场景策略,推动智能家居进入“主动智能”新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政策持续加码,智能家居产业迈向标准化、场景化新生态

在国家政策持续推动下,智能家居行业已迈入快速成长期。自2020年以来,国务院、工信部等多部门密集出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重点围绕技术标准化(加快AIoT技术标准统一,推动跨品牌设备互联)、产业链协同(鼓励绿色智能产品研发、场景化集成)、消费激励(以旧换新、补贴等)、场景扩容(智慧社区、适老化改造与医疗健康等新场景深度融合)等方面推动智能家居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3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从多方面明确了促进智能家居消费的政策部署,其中中提出了四条政策举措:1)加大惠民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和适老化改造,对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给予补贴;2)提升便民服务水平;3)培育家居新增长点,推动智能家居在智慧厨房、健康卫浴、家庭安防、养老监护等更多生活场景落地;4)优化家居市场环境,加快完善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标准,制定推行家装合同示范文本。该政策的推出,为促进智能家居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智能家居行业带来显著需求增量。

2025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将家电补贴品类从8类扩至12类,并从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方面共发力,刺激家电、家居等领域消费,消费升级政策的持续引导为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智能家居产业支持政策

政策 时间 部门 主要内容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16.05 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 在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如福建省、黑龙江省政府印发相关实施方案
《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 2016.06 国务院 鼓励家电、家具、汽车、电子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适应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生活需求
新基建政策 2020.0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新基建将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向传统产业渗透。5G、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对智能家居行业有深度渗透与结合应用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0.07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5部门 规范智能家居行业产品、服务和应用标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标准化发展
《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 2021.04 住建部等16部门 推进智能家居产品跨企业互联互通和质量保障,规范智能家居系统平台架构、网络接口等标准。推动设备、用户、数据跨终端互联互通,提升对IPv6的支持能力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2021.09 工信部等8部门 到2023年底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能家居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2021.12 国务院 引导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促进家居产品与家居环境智能互动,丰富“一键控制”“一声响应”的数字家庭应用场景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2.08 工信部、住建部等4部门 到2025年培育50个家居知名品牌、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加快智能家居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从单品智能到设备互联、场景互通的标准研究
《“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2022.12 发改委 加快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鼓励研发智能家电、智能穿戴等产品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2024.03 国务院 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支持居民更换绿色智能家居产品
《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 2024.08 工信部办公厅 推进智能家居终端(如灯控、门锁、安防监控)的集成应用,提升全场景智能化服务能力
《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 2024.11 工信部等12部门 推动智能家居与5G技术融合,鼓励智能穿戴、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研发
《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 2025.01 发改委、财政部 要求各地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支持个人消费者进行旧房装修、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并对相关物品和材料的购置提供补贴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5.02 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 提出加强家电、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支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促进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正处在加速成长期细分赛道蓄势待发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正处在加速成长期:得益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对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智能家居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品类也不断丰富,中国正处于智能家居的快速成长期。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7558.1亿元,2019-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91%。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有望突破8500亿元,部分机构更是预测将突破万亿规模大关。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正处在加速成长期:得益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对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智能家居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品类也不断丰富,中国正处于智能家居的快速成长期。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7558.1亿元,2019-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91%。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有望突破8500亿元,部分机构更是预测将突破万亿规模大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细分市场方面,智能家电和智能娱乐占据主要市场。智能家电和智能娱乐占据了智能家居81%的市场规模,构成了行业的主体部分。其次是智能连接控制设备(10%)、智能安防(5%)、智能光感(3%)和智能能源管理(1%)等细分领域。

在细分市场方面,智能家电和智能娱乐占据主要市场。智能家电和智能娱乐占据了智能家居81%的市场规模,构成了行业的主体部分。其次是智能连接控制设备(10%)、智能安防(5%)、智能光感(3%)和智能能源管理(1%)等细分领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智能家居6个细分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1)智能能源管理处于萌芽期,因技术门槛高、多领域协同开发难度大,加之消费者认知不足、市场活力偏低,品牌入局受限,大规模渗透受阻;

(2)智能安防与智能光感处于成长期,技术持续改进且实用性提升,消费者认知度较高,行业整合降低市场门槛,新品牌大量涌现,市场潜力逐步激活;

(3)智能连接控制、智能家电、智能娱乐处于快速发展期,技术与产品成熟,性能品质稳定,消费者接受度高、需求场景成熟,品牌结构趋于完善,头部品牌占据市场,但仍存新用户开发空间。

(3)智能连接控制、智能家电、智能娱乐处于快速发展期,技术与产品成熟,性能品质稳定,消费者接受度高、需求场景成熟,品牌结构趋于完善,头部品牌占据市场,但仍存新用户开发空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持续加码,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加速发展

政策持续加码,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加速发展

在细分市场方面,智能家电和智能娱乐占据主要市场。智能家电和智能娱乐占据了智能家居81%的市场规模,构成了行业的主体部分。其次是智能连接控制设备(10%)、智能安防(5%)、智能光感(3%)和智能能源管理(1%)等细分领域。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2023年以来,游戏产业规模企稳回升,内容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不断提速,海外市场持续开拓,为优化文化供给、促进科技创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3246亿元。

2025年08月25日
中国AI智能体行业元年来临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深耕”转型

中国AI智能体行业元年来临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深耕”转型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预测,全球智能体市场规模将从 2024 年的 51 亿美元飙升至 2030 年的 471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8%,中国是核心增长引擎之一。

2025年08月21日
算力需求与双碳目标共举 液冷技术方案有望加速渗透

算力需求与双碳目标共举 液冷技术方案有望加速渗透

冷板式液冷技术占据当前国内主要市场,具有较高兼容性、可靠性。冷板式液冷技术较早引入中国市场,具有10年以上的技术积累,目前在三种主流液冷技术中成熟度最高、应用范围最广。当前我国冷板式液冷市场占比高达65%,而浸没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市场占比分别为34%和1%。

2025年08月07日
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 跨境结算潜力替代空间巨大

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 跨境结算潜力替代空间巨大

截至北京时间2025年7月4日10:00,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达到2644亿美元,其中美元稳定币市占率超过97%。目前最主要的美元稳定币是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泰达币)和Circle公司发行的USDC,两者背后依托的是美元信用,历年来基本占据稳定币市场90%以上的份额。

2025年08月06日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我国游戏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国内游戏市场规模稳中有增。一方面,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游戏版号稳定发放,进口版号发放频率提升。另一方面,多款长青产品运营平稳,数款新游凭借精良制作与玩法创新收获高热度与好口碑,游戏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文化传播、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凸显出积极的社会价值。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伴随我国 eCall 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落地,“车与 X+eCall”将持续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自动驾驶是实现无人驾驶终极形态的必经阶段,按照技术发展程度可以分为 L0(应急辅助)、L1(部分驾驶辅助)、L2(组合驾驶辅助)、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L5(完全自动驾驶)五级。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 年产值翻倍式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迈入精品化竞争周期

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 年产值翻倍式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迈入精品化竞争周期

近年来,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年产值翻倍式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小游戏市场规模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而同年的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可见,小游戏作为拥有碎片化休闲时间增多的用户市场,已成为游戏产业新增量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