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一体化压铸加速进程

一、需求端:排放政策要求高+新能源车里程焦虑强,倒逼车企推进轻量化应用

“双碳”目标下,政策对于汽车百公里油耗提出要求。2020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对各种类型的汽车每百公里油耗提出了要求,预计在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到总销量40%,乘用车百公里油耗达3.2L,响应“双碳”目标。从燃油车角度来看,汽车的平均油耗与整车质量呈正相关,汽车轻量化对于降低传统车油耗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据研究数据,汽车重量每减轻10%,最多可实现节油5-10%;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千克,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

《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2.0》部分要求

2025

2030

2035

乘用车(含新能源)新车油耗

4.6L/100km

3.2L/100km

2.0L/100km

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

5.6L/100km

4.8L/100km

4L/100km

混动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

50%

75%

100%

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

20%

40%

50%

资料来源:中汽协《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2.0》,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新能源车存在较大的里程焦虑问题,轻量化需求更为迫切。根据罗兰贝格2022年的调研结果,里程焦虑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首要原因。轻量化通过降低整车重量,可全面降低能耗和提升续航,若新能源车减重100kg,续航里程将提升10%-11%,同时降低20%的电池成本和日常损耗成本。未来在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退坡、补贴对续航里程门槛逐渐提升、终端用户里程焦虑较重的趋势下,新能源车的轻量化需求更为迫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轻量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汽车轻量化应用优势显著,解决汽车能源消耗+续航焦虑+提高性能的痛点需求。未来随着轻量化兼顾提升续航和汽车性能,迎合了驾驶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的要求,在需求端刺激下有望打开市场广阔空间。

数据来源:罗兰贝格,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对续航里程门槛要求

时间

续航里程门槛

补贴政策

2018

150km

按续航里程分为150-200km/200-250km/250-300km/300-400km/400km+五档,补贴金额分别为1.5w/2.4w/3.4w/4.5w/5w

2019

250km

按续航里程分为250-400km/400km+两档,补贴金额分别为1.8w/2.5w

2020

300km

按续航里程分为300-400km/400km+两档,补贴金额分别为1.62w/2.25w

2021

300km

按续航里程分为300-400km/400km+两档,补贴金额分别为1.3w/1.8w

2022

300km

按续航里程分为300-400km/400km+两档,补贴金额分别为0.91w/1.26w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供给端:一体化压铸突破铝合金连接工艺限制,加快汽车轻量化进程

铝合金性能优越且工艺成熟,应用性价比、量产难度、性能表现的综合表现好,中短期具有大规模使用可能性。汽车轻量化手段包括结构优化设计、制造工艺优化、轻量化材料应用,应用轻量化材料实现减重的同时兼顾了汽车综合性能的稳定,目前为主流方案。而综合考虑性价比、技术工艺、性能表现等因素,铝合金在现阶段的可行度最高,是当前最成熟、最多应用的方案。较其他材料,铝合金性能优越,减重效果好,且成本适中,在做到同等减重效果情况下,单位成本最低。同时其轻质高强,成型性强,通过挤压成型即可满足复杂架构的一次成型,符合量产需要,中短期看具备大规模使用的条件。

路线图1.0提出2020年、2025年、2030年车辆整备质量最终将实现较2015年分别减重10%/20%/35%,路线2.0进一步提高要求,2025年、2030年、2035年燃油乘用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0%/18%/25%、纯电动乘用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5%/25%/35%,技术方案变化不大。轻量化主要减重手段是使用轻量化材料,具体而言,先重点发展超高强钢技术,再重点发展铝合金技术、实现铝合金零件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应用,远期重点发展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并实现大范围应用。

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路线图1.0

2020

2025

2030

车辆整备质量

2015年减重10%

2015年减重20%

2015年减重35%

高强度钢

强度600MPa以上的AHSS钢应用达到50%

第三代汽车钢应用比例达到白车身重量的30%

200MPa级以上钢材有一定比例的应用

铝合金

单车用铝量达到190kg

单车用铝量超过250kg

单车用铝量超过350kg

镁合金

单车用镁量达到15kg

单车用镁量达到25kg

单车用镁量达到45kg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碳纤维有一定使用量,成本比2015年降低50%

碳纤维使用量占车重2%,成本比上一阶段降低50%

碳纤维使用量占车重5%,成本比上一阶段降低50%

资料来源:汽车制造网、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连接技术混用带来产品成本增加和效率降低,限制了铝合金在汽车的应用范围。铝合金是目前性价比较优的汽车轻量化材料,其较普通钢材可达到40%的减重率且生产工艺较成熟,根据赛瑞研究,2020年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市场的占比在65%左右。但由于当前汽车材料连接工艺以冲压+机器人焊接为主,与钢材料相比,铝材料存在导热系数大易导致焊缝性能下降、合金表面氧化层污染电极、热膨胀系数高导致零件变形大等问题,制造端的冲焊工艺较困难且拼接效率低,进而导致其连接成本为钢制车身的2-3倍。

同时,随着钢、镁铝合金、碳纤维等多种材料在汽车上加速应用,材料连接工艺更为复杂,一方面加大了设备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一方面大量的焊接、铆接和胶接工艺大幅增加了作业时间、降低生产效率,使得减重性能更好的全铝车身在现有冲压+机器人焊接的工艺模式下难以普及。以第四代奥迪A8车身为例,其使用铝合金白车身较钢制车身降重了近30%,但需要包括点焊、激光焊、涡流焊、铆接、自切削螺钉联接、卷边等14种连接工艺,其激光焊接焊缝4.75米、包边22.01米、胶接152.94米、MIG焊点5892个、铆接2976个等,工艺复杂度远高于电阻焊为主的钢制白车身,整体工艺成本较高。

铝合金的冲焊工艺复杂导致制造成本较高

铝合金痛点

成因

材料成本高

铝合金材料成本是钢材的3倍左右

连接工艺难度与成本高

铝合金连接工艺:铆接、激光铆接、点焊、搅拌摩擦焊、CMT等,连接成本是钢材的2-3倍钢材连接工艺:以电阻焊为主

设计与生产难度高

铝合金需要根据新材料特性进行产品结构再设计、产品试制检测、设备模具等更新;

铝合金延伸率低,易产生裂纹,设计时要求保证形状不突变,有较高的加工难度;

铝合金材质更软,冲压回弹难控制,对生产精度和生产环境的条件要求严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一体化压铸突破铝合金连接工艺限制,加速汽车轻量化发展进程。汽车制造的传统工艺分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步骤,其中车身需要将各车身冲压零件焊接为发动机舱、侧围、前后底板、顶盖等分总成线,再最后合装为主焊生产线,而一体化压铸技术通过一次高压压铸成型,合并了冲压和焊装环节,将除了外覆盖件和部分悬架件以外的白车身一次压铸为大型零件。

一体化压铸工艺本质上革新了汽车轻量化工艺和材料使用,首先在制造工艺上,一体化压铸合并冲压和焊装工艺,显著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我们看好其他主机厂在特斯拉的示范作用下不断引进一体压铸工艺,合并传统的冲压焊装工艺。其次在材料使用上,钢板易于冲压和焊装,过去广泛应用于传统的汽车制造中,铝合金是压铸的主要材质,随着一体化压铸的逐步引进,我们看好其突破材料连接工艺的限制,加速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对传统工艺的革新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产业端:造车新势力引领传统车企跟进,轻量化产业进程加快

从当前各大车企的轻量化布局看,轻量化产业主要由特斯拉引领、造车新势力紧跟、传统车企加大力度布局,合力推进轻量化的产业化进程。

(1)特斯拉:作为新能源车头部持续加码新能源车轻量化,电池包和车身轻量化为重点。以Model3为例,其轻量化从电池包开始逐步拓展到车身、底盘、电子电器,整车轻量化指数在竞品中较突出。具体措施包括,采用高集成化的E平台、提升电池密度减少电芯数量、优化电池连接工艺来减少铝片用量、采用大模组设计减少组件连接件、优化电池包箱体结构、使用钢铝结合的车身、使用全铝线束、开发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等。

特斯拉Model3轻量化策略一览

资料来源:智享新汽车,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造车新势力:蔚来主攻全铝车身,小鹏发力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蔚来ET5对车身后地板使用一体化压铸工艺,后纵梁的吸能盒、轮拱等易损部位保留了单独零件设计,车身后地板减重30%;定位于豪华纯电中大型轿车的ET7采用了超高强度钢铝混合白车身,包含42%的铝/57%的钢/1%的复合材料,白车身重量约420kg,占车重1/6;ES8采用了全铝车身+7种先进连接技术,白车身仅重335kg,减重40%,底盘/悬挂/轮毂/刹车系统/电池组外壳也为全铝材质。小鹏23年发布扶摇架构采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节省5%的垂向车内空间。

(3)传统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车轻量化。如大众在其全新新能源车平台MEB中使用全新车身,把电池和电机融入了车身底架,电池壳采用铝合金;比亚迪在其e平台集成了电机电控,实现了车身重量下降25%、功率密度提升20%。

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发展布局企业

底盘轻量化

动力系统轻量化

转向节:

国内:华域汽车、拓普集团、伯利特等。

国外:Magna、ZF、Brembo等

动力系统:

国内:爱柯迪、旭升集团、文灿股份、广东鸿图、鸿特精密、美利信、嵘泰股份、瑞鹄模具;

国外:Pierbug、Georg、DGS等

副车架:

国内:华域汽车、拓普集团、万安科技、凌云股份;

国外:Chassix、Pierdug等

控制臂:

国内:华域汽车、拓普集团、伯特利、旭升集团等;

国外:OTTO、FUCHS、ZF、Chassix

铝电池盒:

国内;华域汽车、敏实集团、凌云股份、拓普集团、祥鑫科技、华达科技等;

国外:Benteler、Gestamp

制动卡钳:

国内:华域汽车、京西国际、安陆特、伯特利等;

国外:ZF、Brembo

车身轻量化

内饰轻量化

热成型车身:

国内:华域汽车、凌云股份、敏实集团、宁波华翔;

国外:本特勒、海斯坦普

国内:华域汽车、宁波华翔、常熟汽饰;

国外:安通林、佛吉亚、麦格纳等

自车身焊接:

国内:安徽巨一、大连奥拓;

国外:库卡、埃斯顿等

一体化压铸:

爱柯迪、文灿股份、广东鸿图、美利信、嵘泰股份、瑞鹄模具、多利科技、博俊科技

资料来源:压铸周刊、网易、百度、佐思汽研、各公司公告,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汽车智能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内智能汽车行业商业化落地步伐加快

汽车智能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内智能汽车行业商业化落地步伐加快

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约0.4亿辆,占全球新增乘用车总销量的65.6%。2019-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8.0%。

2024年10月25日
我国轴承行业处转型调整关键期 集成化、环保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我国轴承行业处转型调整关键期 集成化、环保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近年来受益于汽车工业、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通用机械等轴承行业下游的旺盛需求,我国轴承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呈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轴承行业市场规模为2785亿元。

2024年10月16日
我国汽车检具行业:新车型投放及个性化车型需求增多等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我国汽车检具行业:新车型投放及个性化车型需求增多等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汽车检具行业的毛利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产品结构、产品附加值以及企业规模等。2021-2023年,本土企业超达装备和威尔泰两家企业汽车检具产品销售毛利率均保持在30%以上的较高水平。

2024年09月30日
通勤需求下无人出租车受到热捧,矿区等其他场景也将是无人驾驶重要战场

通勤需求下无人出租车受到热捧,矿区等其他场景也将是无人驾驶重要战场

2024年7月10日,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已经于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且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

2024年08月27日
我国车窗饰条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明显

我国车窗饰条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明显

车窗饰条作为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随着汽车产业的稳步发展而不断扩大。根据数据,近年来,中国车窗饰条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增速显著。2019-2023年,我国车窗饰条行业市场规模从31.51亿元增长至39.57亿元。

2024年08月12日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激增 货车为增长主力 头部中部企业竞争力强劲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激增 货车为增长主力 头部中部企业竞争力强劲

近年得益于LNG在重卡领域的持续推进,我国LNG汽车行业得以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79.91亿元。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替代,未来LNG在乘用车和客车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重卡等领域有望成为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最大的驱动力。

2024年06月20日
我国LNG车用气瓶行业:优势凸显 应用需求不断增长 大容积产品成消费者首选

我国LNG车用气瓶行业:优势凸显 应用需求不断增长 大容积产品成消费者首选

LNG车载气瓶作为LNG汽车燃料系统的核心装备,兼具成本低、充装使用方便、体积小、自重轻、充装量大、气液纯净、运输装卸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其研制开发为推广和发展LNG汽车奠定基础,对节约能源、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LNG车用气瓶产量约为24.65万个。

2024年06月19日
氢能重卡4年销量增长200倍  政策助力行业弯道超车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氢能重卡4年销量增长200倍 政策助力行业弯道超车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2022年6月,中国重汽、潍柴动力联合发布全国首台商业化氢内 燃机重卡,已实现41.8%的有效热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还将进一步研发、迭代。氢内燃机重卡可商业化 应用到港口、城市、电厂、钢厂、工业园区等富有氢源或氢气较为便宜的运输工作场景。

2024年05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