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深度融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与模式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时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新基建首次出现在中央层面的会议中。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与主要内容

范围 主要内容
信息基础设施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融合基础设施 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创新基础设施 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伴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符合“科技兴国”的概念。

传统基建、新基建以及数字基建的关联性

<strong>传统基建、新基建以及数字基建的关联性</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1年3月,新型基建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将新型基础设施作为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同于“铁公机”等老基建,新基建偏重于完善各类基础信息设施,为互联网时代铸建基石,同时推动消息消费、互联网消费等新型消费场景。新基建的建设不仅为疫情后中国经济的恢复提供动力,同时奠定了中长期中国产业转型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新基建主要政策

时间 新基建政策
2018.12 新型基础设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
2020.02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提出要“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
2020.04 国家发改委正式确认新兴基础设施含义。
2020.05 全国两会首次将新型基础设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0.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202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21.04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确认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今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新基建是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将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自 2020 年以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陆续推出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包括深圳市、福州市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级市等。

我国地方政府新基建主要政策

时间 政策文件 政策要点
2020.03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前瞻布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持续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构建“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2020.04 《吉林省新基建"761"工程实施方案》 新基建“761”工程主要内容: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7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智能信息网、路网、水网、电网、油气网、市政基础设施网“6网”;着力补强社会事业“1短板”。
2020.04 江苏省《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释放信息消费增长潜能、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2020.04 《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主要任务集中在“新网络”、“新平台”、“新终端”。
2020.06 《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聚焦"新网络、新要素、新生态、新平台、新应用、新安全"六大方向。
2020.06 《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建设高速智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便捷智慧的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前瞻的创新基础设施。
2020.06 《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突出新型网络、智能计算、信息安全、转型促进、融合应用、基础科研、产业创新7大板块重点,强化重大项目的牵引与带动作用,积极布局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0.07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 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高效配置关键要素资源、构筑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2020.08 《云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 重点任务包括:构建高速泛在优质新网络、打造数字创新应用新平台、铸造传统基建升级新引擎、建设行业融合赋能新载体。
2020.08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大力实施新网络、新技术、新算力、新安全、新融合.新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强大基础支撑。
2020.09 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加快建设先进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数智赋能的融合基础设施;布局完善前瞻引领的创新基础设施
2020.11 《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 构建泛在互联一体化网络,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四大创新能力支撑集群,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十大智慧工程,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2021.03 《天津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演进升级、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构建多元智能应用生态、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夯实智能经济发展基础。
2021.04 《佛山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建设泛在互联、高效可靠的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打造高水平创新基础设施;构建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体系;构筑支撑城市治理智慧化的公共数字基底;培育新型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集群。
2021.04 《河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2021.05 《山西省"十四五"新基建规划》 加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推动关键要素创新,促进均衡协调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战略,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数字经济成为新基建重点发力方向

2022年4月26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5月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扩大专项债支持领域,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6月初国常会宣布将发行约3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6月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重点部署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光伏+”综合利用行动、新能源电站升级改造行动等。通过对今年以来各级部门颁布政策进行梳理,发现年初以来新基建相关政策密集出台、落地,政策暖风已经吹向新基建,其中新能源、数字经济是重点发力方向。

1、5G

新基建不断取得新进展,政策发力助力行业发展可持续。数字经济规划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将进一步高速发展,占据国家战略重要地位。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强调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同时,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约10%,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新基建发展重点政策 新基建政策要点
2022年1月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 指标 2020年 2025年
毁宇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7.8 10
IPv6活跃用户数(亿户) 4.6 8
千兆宽带用户数(万户) 640 6000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万亿元) 8.16 14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 14.7 45
全国网上零售额(万亿元) 11.76 17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万亿元) 37.21 46
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亿) 4 8
2021年5月印发“东数西算”工程规划,数据中心发展持续推进 为了实现数宇经济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经济困、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结合应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两会”强调5G通信加速建设 5G建设方面,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数宇经济发展方面,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对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工业互联网方面,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新基建投资方面,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字新基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经济将全面迈向扩展期。2021年11月21日,工信部正式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对通信行业总体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节能、应用普及、发展创新、普惠共享的要求。《通知》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坚强柱石。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通信行业发展目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年均累计
总体规模 通信行业收入(万亿元) 2.64 4.3 10%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累计投资(万亿元) 2.5 3.7 12%(累计值)
电信业务总量(2019年不变价)(万亿元) 1.5(累计值) 3.7(累计值) 20%
基础设施 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 320 1200 880
10G-PON及以上端口(万个) 90 300 27%
数据中心算力(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96 150 54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公共服务节点数(个) 17.2 70 52.8
国际互联网出入口带宽(太比特每秒) 7.1 48 40.9(累计值)
绿色节能 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下降幅度(%) - - 15(累计值)
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PUE) 1.4 <1.3 0.1(累计值)
应用普及 通信网络终端连接数(亿个) 32 45 7%
5G用户普及率(%) 15 56 41(累计值)
千兆宽带用户数(万户) 640 6000 56%
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亿个) 94 500 40%
5G虚拟专网数(个) 800 5000 44%
发展创新 基础电信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 3.6 4.5 9(累计值)
普惠共享 行政村5G通达率(%) 0 80 80(累计值)
电信用户综合满意指数 81.5 >82 >0.5(累计值)
互联网信怠服务投诉处理及时率(%) 0 >90 >10(累计值)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智慧城市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人工智能等数字基建领域空间大,智慧城市或是数字经济首要应用场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发展数字经济也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当前打造智慧城市的政策正密集推出。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智慧城市建设,指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各部门也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智慧城市建设。21年9月,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推进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2年7月,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提出,推进智慧化改造,发展智慧出行、智慧街区等应用。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指出,要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随着数字经济在新基建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智慧城市作为数字经济的首要应用场景,也将成为新基建的首要服务对象。

国家层面智慧城市政策

时间

单位

文件

主要内容

2021/01

工信部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培育一批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拓展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

2021/02

交通运输部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打造基于车故事信息模型平台、集成市动态静态数据于一体的智慧出行平台

2021/09

工信部等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推进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管廊、智能表计、智慧灯杆等感知终端的建设和规模化应用部署,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

2022/01

国务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部署数字经济八大任务,在政策引导下传统产业链将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2022/06

发改委

2022 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2022/07

发改委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

 推进智能化改造,丰富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发展远程办公、智慧出行、智慧街区、智慧商圈等应用场景

2022/07

发改委

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ppen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政催生房地产开发经营市场复苏 退无可退唯有向死而生

新政催生房地产开发经营市场复苏 退无可退唯有向死而生

2023年已过去三分之二,在变动加剧的1-8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3656.1亿元,同比下降8.6%,降幅相比上月扩大4.0个百分点。其中,千亿以上阵营企业数量1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家。但从销售均值来看,2023年1-8月千亿以上阵营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743.9亿元,同比降低11.3个百分点。

2023年09月15日
行业增速放缓  物企积极探索多元化业务  “物业+养老”前景广阔

行业增速放缓 物企积极探索多元化业务 “物业+养老”前景广阔

近年来,众多企业切入“城市服务”赛道,过往,物业企业以服务住宅、商业、办公等业态为主,住宅业态服务对象主要为C端客户,商业、办公等业态服务对象主要为B端客户,随着物企城市服务业务的推进,企业服务对象延伸至G端客户,这让物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都再一次突破边界,需要重新构建服务的底层逻辑和业务模式。

2023年07月12日
长租公寓市场热度回升 众多企业争相布局增值服务新蓝海

长租公寓市场热度回升 众多企业争相布局增值服务新蓝海

整体来看,一二线城市租赁市场活跃度较高,这一点从头部企业的布局也可以印证,其业务重心主要偏向长三角、珠三角、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等重点城市群、核心城市,在此背景下,长租公寓企业应持续优化区域布局,重点关注区域核心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机会。

2023年06月29日
出口成PVC地板行业重要驱动力,国内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出口成PVC地板行业重要驱动力,国内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当前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荷兰为我国PVC地板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我国销往美国的PVC地板达到251.94万吨,占出口总数的49.69%;销往加拿大的数量为36.81万吨,占比7.26%;销往德国的数量为21.10万吨,占比4.16%。

2023年06月20日
“两旧一加”带来电梯后市场千亿空间 数智化将逐渐成为行业新标配

“两旧一加”带来电梯后市场千亿空间 数智化将逐渐成为行业新标配

旧楼加装电梯是一个很好的市场,老房加上电梯可能带动高楼层房价上涨,但同时,也可能给低楼层带来噪音污染并且影响采光,低楼层可能面临贬值。因此,如果想要抓住这一新规政策带来的房地产投资机会,应当重点关注处于市中心区域、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的老小区,选择高楼层作为主要的投资对象,有着更大的升值可能。

2023年06月14日
房屋中介乱象扰乱二手房交易市场秩序 政策密集出台将助力市场健康发展

房屋中介乱象扰乱二手房交易市场秩序 政策密集出台将助力市场健康发展

截至2023年4月,北京、佛山、东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青岛、苏州、厦门等十个城市二手房住宅挂牌量为212.3万套,环比上涨8.5%,同比上涨高达124.78%。其中,杭州挂牌量超21万,位于榜首,其余也均突破10万。

2023年05月30日
建筑设计市场竞争趋于多元化 AI赋能有望彻底颠覆行业生态

建筑设计市场竞争趋于多元化 AI赋能有望彻底颠覆行业生态

建筑设计处于工程建设活动的最前端,是将固定资产投资、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决定了建筑的外观、空间和使用功能,还决定了建筑施工成本、建筑质量安全、建筑施工进度以及建筑能耗等。

2023年04月26日
2023年我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聚焦“AI+数字孪生”赋能智慧水利

2023年我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聚焦“AI+数字孪生”赋能智慧水利

展望2023年,“一带一路”迈入十周年,沿线建设有望升温。近期多地政府发布2023年度重大水利投资计划,明确加快布局和完善水利设施建设,预计2023年全年水利建设投资规模仍将保持较大体量。

2023年04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