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虚拟偶像行业IP价值及C端商业变现模式均具有较大挖掘潜力

1、虚拟偶像定义及其主要类别

“虚拟偶像”这一词最早是在1990年的时候由日本人发明的,不过在这之前就已经有符合类似概念的角色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偶像不断进化,交互性越来越强,定义也不断地更新,当前虚拟偶像主要是指通过绘画、动画、CG等形式制作,基于语音合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实时传输等数字技术设计制作出的仿真式偶像明星,其本身并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人物形象。虚拟偶像在技术和运营团队的操控下,可以像真实艺人一样既能在线上和线下场景中进行多种才艺表演活动,也在现实社会中成长和生活,与粉丝互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虚拟偶像类别来看,根据视觉风格,虚拟偶像主要有两种类型:二次元和超写实。二次元虚拟偶像外观比例较为夸张,与动漫人物较为一致,许多人设较脱离现实,是目前虚拟偶像的主流风格;超写实虚拟偶像的外观与真人较为一致,许多人设贴近现实。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虚拟偶像类别来看,根据视觉风格,虚拟偶像主要有两种类型:二次元和超写实。二次元虚拟偶像外观比例较为夸张,与动漫人物较为一致,许多人设较脱离现实,是目前虚拟偶像的主流风格;超写实虚拟偶像的外观与真人较为一致,许多人设贴近现实。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二次元和超写实类型虚拟偶像中,按照制作方式,二次元虚拟偶像又可以继续分为2D和3D风格。2D风格虚拟偶像视觉效果较为平面,通常会以Live2D的形式呈现,较低的技术门槛和成本使其成为最普遍的虚拟偶像风格;3D风格虚拟偶像视觉效果较为立体,动态效果更加出色,二次元虚拟偶像在舞台演出时,通常都会以3D风格出现。而超写实虚拟偶像类型则可以继续分为虚实结合和纯CG风格。虚实结合的虚拟偶像是通过视觉生成技术进行高精度建模,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纯CG风格则是全身从头到脚均为CG制作,其对技术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

2、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间

虚拟偶像文化最初起源于日本,因为该行业与二次元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文化的联系较为密切,而日本作为最流行二次元文化的国家,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全世界虚拟偶像行业的先驱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虚拟偶像行业便开始萌芽。在2000-2016年日本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成为首个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俘获6亿粉丝,代言品牌过百,甚至还拥有了全球粉丝节“初音日”,初音未来在2007-2012年,其带动了超过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2亿元)的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与日本相比,我国是在进入21世纪后虚拟偶像行业才开始步入萌芽阶段,尽管我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落后于日本,但是近些年来中国虚拟偶像行业一直追赶日本的脚步2011年后行业步入探索期,洛天依上线并成功复制了初音未来的运营模式,正式开启我国虚拟偶像商业化;2017年之后行业取代初步发展,哔哩哔哩上陆续出现一些中国虚拟UP主,但人气远远不及海外虚拟UP主;进入2020年之后,受大型企业入局和日本虚拟偶像“辱华”事故的影响,中国虚拟UP主的人气快速增长,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现如今已经我国虚拟偶像行业与日本该行业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小,产业链趋于完备

<strong>与日本相比,我国是在进入2</strong><strong>1</strong><strong>世纪后虚拟偶像行业才开始步入萌芽阶段,尽管我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落后于日本,但是近些年来</strong><strong>中国虚拟偶像行业一直追赶</strong><strong>着</strong><strong>日本的脚步</strong><strong>。</strong><strong>2011年后</strong><strong>行业步入探索期,洛天依上线</strong><strong>并成功复制了初音未来的运营模式</strong><strong>,正式开启我国虚拟偶像商业化;2</strong><strong>017</strong><strong>年之后行业取代初步发展,哔哩哔哩上</strong><strong>陆续出现一些中国虚拟UP主,但</strong><strong>其</strong><strong>人气远远不及海外虚拟UP主</strong><strong>;进入2</strong><strong>020</strong><strong>年之后,受大型企业入局和日本虚拟偶像“辱华”事故的影响,中国虚拟</strong><strong>UP主的人气快速增长,</strong><strong>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现</strong><strong>如今已经</strong><strong>我国虚拟偶像行业</strong><strong>与日本</strong><strong>该行业的发展</strong><strong>差距越来越小,产业链</strong><strong>也</strong><strong>趋于完备</strong><strong>。</stro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与真人偶像相比,虚拟偶像被称为“永不塌房的存在”,具有永恒存在、可塑性高、形象可控三大优势。虚拟偶像在产品设计方面有较强的可塑性,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改变,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其形象可控,可以汲取粉丝的各种同人创作来丰富自己的表演以及内涵,减少和粉丝之间的隔阂,更深入人心。

与真人偶像相比,虚拟偶像被称为“永不塌房的存在”,具有永恒存在、可塑性高、形象可控三大优势。虚拟偶像在产品设计方面有较强的可塑性,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改变,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其形象可控,可以汲取粉丝的各种同人创作来丰富自己的表演以及内涵,减少和粉丝之间的隔阂,更深入人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找明星代言面临“塌房”风险,例如高奢品牌Prada因为先后踩雷郑爽、李易峰而被网友质疑选代言人眼光不行,甚至有网友吐槽“Prada在中国区营收主要靠解约费”。因此现在不少品牌开始将代言的合作诉求,由真人转向了“永不塌房”的虚拟偶像或IP。因此在国民文娱需求的增长,国内虚拟技术仿真效果趋向成熟,以及真人偶像们的“塌房”接踵而至时,虚拟偶像凭借其自身优势逐步出圈,叠加着元宇宙红利的爆发,我国虚拟偶像行业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着较快速度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约为8.1亿元;到2021年其核心市场规模便增长至62.2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速高达79.77%。

<strong>找明星代言面临“塌房”风险,例如高奢品牌</strong><strong>Prada因为先后踩雷郑爽、李易峰而被网友质疑选代言人眼光不行,甚至有网友吐槽</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rada在中国区营收主要靠解约费”。</strong><strong>因此现在不少品牌开始将代言的合作诉求,由真人转向了“永不塌房”的虚拟偶像或</strong><strong>IP。</strong><strong>因此在国民文娱需求的增长,国内虚拟技术仿真效果趋向成熟,以及真人偶像们的“塌房”接踵而至时,虚拟偶像凭借其自身优势逐步出圈,叠加着元宇宙红利的爆发,我国虚拟偶像行业快速发展,其</strong><strong>市场规模</strong><strong>也</strong><strong>一直保持着较</strong><strong>快速度增长。</strong>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约为8.1亿元;到2021年其核心市场规模便增长至62.2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速高达79.77%。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行业带动市场规模也高速增长

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商业推广、演出出场、衍生周边、直播打赏、音乐版权(虚拟歌手)、数字藏品等商业变现模式愈发丰富,越来越多产业与虚拟偶像联系在一起。国内虚拟偶像行业带动的市场规模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strong>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商业推广、</strong><strong>演出出场、衍生周边、直播打赏、音乐版权(虚拟歌手)、数字藏品</strong><strong>等商业变现模式愈发丰富,越来越多产业与虚拟偶像联系在一起。国内虚拟偶像行业带动的市场规模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虚拟偶像行业带动市场规模约为80.9亿元;到2019年其带动市场规模增长至379.1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速高达201.35%;截止至2021年其带动市场规模增长至1074.9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速高达66.50%。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虚拟偶像行业带动市场规模约为80.9亿元;到2019年其带动市场规模增长至379.1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速高达201.35%;截止至2021年其带动市场规模增长至1074.9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速高达66.5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市场腰部尾部IP商业化进程艰难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虚拟偶像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值得关注的是的当前国内虚拟偶像的生产及运营成本高较高。一个虚拟偶像的成功,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现阶段,国内单支虚拟偶像单曲的制作,包括编曲、建模、形象设计、舞台方案定制等,成本便高达200万元,如果打造一场像虚拟偶像洛天依一样的演唱会,从声音制作到开演唱会的投入至少是几千万元量级。另外,虚拟偶像在养成阶段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要比真人偶像更多,且其流量传播等方面的花费也相当庞大,而且一旦在传播过程中收不到好的效果,有可能导致投入资金后生产内容无法变现的情况出现,因此这也使得行业入局门槛较高。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虚拟偶像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值得关注的是的当前国内虚拟偶像的生产及运营成本高较高。一个虚拟偶像的成功,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现阶段,国内单支虚拟偶像单曲的制作,包括编曲、建模、形象设计、舞台方案定制等,成本便高达200万元,如果打造一场像虚拟偶像洛天依一样的演唱会,从声音制作到开演唱会的投入至少是几千万元量级。另外,虚拟偶像在养成阶段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要比真人偶像更多,且其流量传播等方面的花费也相当庞大,而且一旦在传播过程中收不到好的效果,有可能导致投入资金后生产内容无法变现的情况出现,因此这也使得行业入局门槛较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于行业入局门槛高,所以当前国内行业头部企业蓬勃发展,但腰部和尾部企业则破圈难度较大。目前我国虚拟偶像行业的市场上头部IP商业推广、演出、授权、周边等收益模式较为成熟,而腰部和尾部IP由于缺少稳定的粉丝群体,在传播属性上不占优势,无法迅速获得庞大的流量积累,商业化的过程较为艰难。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始抄袭头部IP,使得国内市场开始出现侵权现象

6、C端商业变现模式将具有较大挖掘潜力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虚拟偶像行业市场规模及其带动市场规模均高速增长,尽管行业现存在生产运营成本高,腰部、尾部IP商业化进程艰难等困境,但是行业整体是处于上升通道,市场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虚拟偶像在本质上,和真人明星一样,都是内容消费和情感消费,但与真人明星相比,虚拟偶像可塑性可控性更强,且在设计之初就有明确的受众群体和主攻领域,因此其发布后会首先在一个圈子内引起反响,在一定的流量积累后,虚拟偶像IP会开始商业化变现,形成以虚拟偶像IP为核心的生态圈。因此未来,国内虚拟偶像的IP价值将会被不断挖掘,另外,当前我国虚拟偶像行业迎来了元宇宙的助力,未来随着国内成熟元宇宙入口来到,虚拟偶像价值将会愈发凸显,行业市场规模也将稳步增长。

行业商业模式变现方面来看,尽管当前行业商业变现模式不断丰富,但目前国内虚拟偶像中的商业变现主要还是来自B端和C端,其中B端盈利集中在品牌代言、联动、宣传合作上,C端则集中在游戏、演唱会、周边贩卖等领域。当前B端仍是我国虚拟偶像商业变现的主要板块,C端稍弱。现如今国内二次元领域的主要受众群体9500后的逐渐拥有了自主消费能力,这将使得虚拟偶像在C流量变现、内容变现等方面将会获得更好的支撑。因此未来随着虚拟偶像行业在国内的持续普及,未来C端商业变现模式也将具有较大挖掘潜力(LQ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KOL营销渗透全行业赛道 短剧有望成为行业的下一个机会

KOL营销渗透全行业赛道 短剧有望成为行业的下一个机会

短剧和KOL营销最好的关系就是相互成就,短剧“短、平、快”的特点,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和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这种情感共振可以转化为品牌忠诚度和购买力,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价值,而KOL则可以借助优质内容来增粉,也能更有效地绑定自身商业价值和粉丝势能。

2023年09月25日
黑胶唱片市场火热复苏——是久别重逢更是涅槃重生

黑胶唱片市场火热复苏——是久别重逢更是涅槃重生

虽然黑胶唱片市场的复苏带动了实体唱片店的回暖,但纯做唱片店成本很高,采购、房租、运营都成本高昂,唱片也从一种音乐的传播载体,变成独特的收藏品,销量必然下降。当前线下的唱片店屈指可数,对整个行业的贡献杯水车薪,店主更多是出于情怀开店,盈利艰难。相比之下,一些具有很强社交属性的线下空间平台,可以让黑胶与咖啡店、书店等融合后

2023年09月12日
网剧现实题材备受关注 未来不断向微而精、短而美方向迈进

网剧现实题材备受关注 未来不断向微而精、短而美方向迈进

2023年1-2月,市场供给集中在现实题材类,传奇题材、公安题材、科幻题材亦上档较多。其中《狂飙》《三体》《少年歌行》《浮图缘》等对市场大盘贡献显著。

2023年04月11日
IP孵化促进有声读物市场蓬勃发展 未来持续聚焦付费内容生态

IP孵化促进有声读物市场蓬勃发展 未来持续聚焦付费内容生态

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特别是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在线内容消费群体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听书人群成倍数增长,2022年中国有声读物行业用户数量约为4.2亿。

2023年03月21日
我国电影产业:“内容救市”“技术救市”将是必然趋势 电影+衍生品模式大有可为

我国电影产业:“内容救市”“技术救市”将是必然趋势 电影+衍生品模式大有可为

然而,2020年到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国内票房发生较大波动,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影院停摆,票房惨淡,下降至203.11亿元;2021年随着疫情好转票房回暖至470.33亿元,但是在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加上居民消费降级,且国产影片供给不足质量不佳,国内票房再次下降至299.5亿元。

2023年02月09日
我国电影衍生品行业:众筹预售模式兴起 产业正向成长期过渡 未来行业发展道阻且长

我国电影衍生品行业:众筹预售模式兴起 产业正向成长期过渡 未来行业发展道阻且长

电影衍生品整个产业链来看,上游授权者、中游设计开发商和下游销售商三大角色构成了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集群,且三大角色互相渗透,尤其是上游和中游联系十分紧密。

2023年01月30日
我国在线音乐行业:版权非独家时代下竞争核心发生转变 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我国在线音乐行业:版权非独家时代下竞争核心发生转变 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约为28亿元,到2020年其规模便达到1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的增长率高达46.2%(CAGR)。而且,近两年音频直播迅速崛起,推动了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增长,因此预计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2亿元。

2023年01月16日
多端驱动因素叠加 拉动影视行业疫后修复

多端驱动因素叠加 拉动影视行业疫后修复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国内电影票房从2011年的131.1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72.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68%。观影人次从2011年的3.3亿增长到2021年的11.7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53%。

2022年12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