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银锭供需市场分析:供给收缩需求不减 全球银价震荡上行

一、全球储量情况

银锭即指纯度有90%以上的纯银。白银是传统的贵金属材料,在地壳中含量很少,属微量元素,仅比金高20-30倍。同时其质软、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也是导电和导热性能最好的金属。

目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银锭供给端持续收缩,2021年全球白银储量为53万吨,全球白银储量整体呈波动下降的态势。

从区域分布来看,全球白银储量主要集中在秘鲁、澳大利亚和波兰。秘鲁是全球最大的白银储量国,2020年白银探明储量约9万余吨,占全球白银储量的18.2%,中国白银储量4.1万吨,占全球的8%,排名第五。

从区域分布来看,全球白银储量主要集中在秘鲁、澳大利亚和波兰。秘鲁是全球最大的白银储量国,2020年白银探明储量约9万余吨,占全球白银储量的18.2%,中国白银储量4.1万吨,占全球的8%,排名第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银锭供给情况

1、全球产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银锭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由于在2020年之前白银价格持续相对低迷,2015-2021年白银供给端持续收缩。据世界白银协会统计,2020年白银资源供给量下降至2.77万吨,叠加疫情影响矿山开工,2021年全球白银供给继续降至2.35万吨。

由于在2020年之前白银价格持续相对低迷,2015-2021年白银供给端持续收缩。据世界白银协会统计,2020年白银资源供给量下降至2.77万吨,叠加疫情影响矿山开工,2021年全球白银供给继续降至2.3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供给面收缩、需求面不减,2020年以来白银价格迅速上涨,伴随主要矿山复产,叠加铜、铅锌等金属价格高位运行,铅锌矿、铜金矿产量增加将带动作为副产品的白银产量有所增加,预计2022年全球白银产量将提升至2.9万吨。

2、我国产量

目前我国白银探明储量超4万余吨,国内拥有约800座银矿。除西部唐古拉山、昆仑山等工作程度极低地区外,北从黑龙江、大兴安岭,向南到海南岛,西至滇西、藏东,西北到天山、阿勒泰,都有银矿床分布。

从我国白银产量数据来看,我国白银产量从2018年以来进入下降通道,2021年受市场行情推动、疫情恢复开工影响,产量有所回暖,根据相关协会估计,2021年预计全年我国白银产量约为3580吨。

从我国白银产量数据来看,我国白银产量从2018年以来进入下降通道,2021年受市场行情推动、疫情恢复开工影响,产量有所回暖,根据相关协会估计,2021年预计全年我国白银产量约为3580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三、银锭需求情况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2020年全球白银需求量为2.69万吨,其中白银投资需求的占比因为2020年间其价格的大幅走高而同样表现得相对强劲,达到了6719吨,占比24.57%。

白银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导电和导热性能最好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工业用银的占比最高,超过全球白银总需求的50%。其中与电子相关板块,包括输电、光伏、汽车(主要指各类触屏)的需求、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所供需的白银需求量达到9270吨,占比达到33.9%。

白银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导电和导热性能最好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工业用银的占比最高,超过全球白银总需求的50%。其中与电子相关板块,包括输电、光伏、汽车(主要指各类触屏)的需求、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所供需的白银需求量达到9270吨,占比达到33.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诸多的相对精细的电子元件中,均会使用白银作为导体。2021年全球白银在电子元器件中的消耗量为6492吨,预计2025年将会超过6945吨。

此外,白银作为导电性能最好的金属,在光伏产业的应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新能源需求驱动,光伏用银在白银工业需求中占比不断上升,由2013年1431吨增长125%至2021年的3223吨,2017年-2020年间每年光伏用银维持在3000吨区间,占白银总需求10%左右。结合未来五年预计新增光伏装机量测算,2025年光伏用银将带动约4499吨白银需求,预计2025全年白银需求量约为4.3万吨,光伏用银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2021-2025年光伏用银测算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PERC占比 91.20% 86.60% 77.00% 69.25% 60.00%
HJT占比 1.00% 4.00% 8.00% 12.00% 17%
TOPCon占比 2.00% 9.40% 15.00% 18.75% 23%
PERC电池工率(W/片) 6.3 6.4 6.4 6.5 6.5
HJT电池工率(W/片) 6.5 6.6 6.7 6.7 6.8
TOPCon电池工率(W/片) 7.2 7.3 7.3 7.4 7.5
PERC电池耗银量(mg/片)(右) 96 93 89 85 80
HJT电池耗银量(mg/片)(右) 190 181 171 163 150
TOPCon电池耗银量(mg/片)(右) 145 141 137 132 124
新增光伏装机量(GW)(右) 141 240 275 300 330
新增光伏耗银量(吨) 2056 3711 4279 4621 4950

资料来源:国际白银协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银锭价格走势

随着近年来白银储量和产量的下降,银锭价格波动上行,国内白银期货收盘价年均价从2018年的3657.39元/千克,增长至2021年的5259.24元/千克,CAGR为12.9%。2022年2月以来,银价略有回调,4月平均价降至4821.1元/千克。

随着近年来白银储量和产量的下降,银锭价格波动上行,国内白银期货收盘价年均价从2018年的3657.39元/千克,增长至2021年的5259.24元/千克,CAGR为12.9%。2022年2月以来,银价略有回调,4月平均价降至4821.1元/千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相较于有色金属板块其他品种,白银价格仍处相对低位。就供需角度来看,白银供应端增量有限,而需求端在新能源相关板块的带动下展望较为乐观。并且供给量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全球银储量提升有限,故估计银价回落行情不会长期维持,价格波动后反弹有望。(xl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