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 形成一大多小格局 头部效应明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锂电池负极材料由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或非碳材料、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负极材料根据负极活性物质的不同分为碳素材料和非碳负极材料;其中碳素材料可细分成石墨、软碳、硬碳,非碳素材料进一步分为锂金属、氮化物、锡金材料、硅基材料、碳酸锂。

锂电池负极材料类型

<strong>锂电池负极</strong><strong>材料类型</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同类型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凭借不同的性能特点应用于不同领域,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主要应领域是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3C数码、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硅基负极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电动车用动力电池……未来锂电池负极材料将更具有高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高循环性能。

各类锂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特点

比容量(mAh/g

首次

效率

循环

寿命

安全性

快充

特征

碳系负极

天然石墨

340-370

90%

1000

一般

一般

人造石墨

310-360

93%

1000

一般

一般

中间相炭微球

300-340

94%

1000

一般

一般

石墨烯

400-600

30%

10

一般

钛酸锂

钛酸锂

165-170

99%

30000

最高

最好

800

60%

200

600

60%

20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随产能释放而水涨船高

锂电负极材料是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剧增,在动力电池需求强势驱动和负极材料企业受益于一体化战略布局及中高端的产品定位下,行业全年保持负极材料产能满负荷生产,2021年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达72万吨,较2020年同比增长了97个百分点,出货量几乎比上年翻一番,全球市场份额也提升至90%。其中有15万吨负极材料用于出口,较上年增长超1倍,这也是带动出货量增长的一大原因。

锂电负极材料是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剧增,在动力电池需求强势驱动和负极材料企业受益于一体化战略布局及中高端的产品定位下,行业全年保持负极材料产能满负荷生产,2021年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达72万吨,较2020年同比增长了97个百分点,出货量几乎比上年翻一番,全球市场份额也提升至90%。其中有15万吨负极材料用于出口,较上年增长超1倍,这也是带动出货量增长的一大原因。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

负极材料产品逐渐向中高端渗透,加上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水涨船高,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攀升。2021年负极材料市场规模达159.1亿元,较上年增长13.5%,2017-2021年度复合增长率为18% ,预计2022年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180亿元左右。

负极材料产品逐渐向中高端渗透,加上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水涨船高,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攀升。2021年负极材料市场规模达159.1亿元,较上年增长13.5%,2017-2021年度复合增长率为18% ,预计2022年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180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

2人造石墨仍旧是主要负极材料

从负极材料细分产品来看,人造石墨在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充放电倍率更优于天然石墨,其多用于动力电池和中高端消费锂电,是市场主流。我国锂电池产业逐步转向人造石墨,人造石墨占比保持上升趋势,2020至2021年期间比例从83%提升至84%,稳定占据市场份额80%以上,而天然石墨占比稍下滑至14%。

从负极材料细分产品来看,人造石墨在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充放电倍率更优于天然石墨,其多用于动力电池和中高端消费锂电,是市场主流。我国锂电池产业逐步转向人造石墨,人造石墨占比保持上升趋势,2020至2021年期间比例从83%提升至84%,稳定占据市场份额80%以上,而天然石墨占比稍下滑至14%。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PY)

竞争格局

1已形成一大二中多小格局,竞争激烈

我国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公司主要有贝特瑞(835185)、璞泰来(603659)、杉杉股份(600884)、中科电气(300035)、翔丰华(300890)、凯金能源、尚太科技等,这些传统大厂和新进玩家更替融合,驱动负极材料行业发展。

根据2021年度以上负极材料企业的营业收入来看,贝特瑞总营收104.9亿元,属于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国家标准制定者;璞泰来、杉杉股份营收均近90亿元,处于第二梯队行列;而中科电气、国民技术等营收低于50亿元,是行业第三梯队。其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第一、二梯队企业间的竞争以及第三阶梯企业对头部企业的追赶。

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概况

公司简称(股票代码) 上市时间 要点 业务产品类型
贝特瑞(835185) 2015/12/28 研发正负极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
璞泰来(603659) 2017/11/3 正负极材料业务均处于地位 硅碳系列、人造石墨系列锂电池负极材料
杉杉股份(600884) 1996/1/30 一体化锂电材料产业链布局 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复合石墨
中科电气(300035) 2009/12/25 “锂电负极+磁电装备”双主营业务 石墨负极材料
翔丰华(300890) 2020/9/17 国内先进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石墨负极材料
国民技术(300077) 2010/4/30 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和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 人造石墨和复合石墨负极材料
山河智能(002097) 2006/12/26 负极材料新进者 /
百川股份(002455) 2010/8/3 从事高新技术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的专业企业 石墨负极材料、石墨化、针状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1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72万吨,龙头企业凭借技术领先、产品及产业链布局完善、国内客户并重等特色占据行业优势。其中贝特瑞以24%的市场份额拔得头筹,其出货量已连续8年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璞泰来、杉杉股份均以15%的占比紧随其后。“四小”企业凯金能源、中科电气、翔丰华、尚太科技市场份额相近,占比分别为10%、9%、8%和7%。随着市场扩容、人才分流以及技术成熟,负极材料的竞争格局将逐渐演化,虽然头部企业也在扩容,但第一阶梯竞争更趋白热化。

2021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72万吨,龙头企业凭借技术领先、产品及产业链布局完善、国内客户并重等特色占据行业优势。其中贝特瑞以24%的市场份额拔得头筹,其出货量已连续8年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璞泰来、杉杉股份均以15%的占比紧随其后。“四小”企业凯金能源、中科电气、翔丰华、尚太科技市场份额相近,占比分别为10%、9%、8%和7%。随着市场扩容、人才分流以及技术成熟,负极材料的竞争格局将逐渐演化,虽然头部企业也在扩容,但第一阶梯竞争更趋白热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集中度高且相对稳定,企业头部效应明显

近年来行业高度集中且相对稳定。2019-2021年排名仅前3的负极材料企业市场集中度均高于50%,排名前10的市场集中度达到92%的水平,企业头部效应明显。

同时由于各企业的产品定位不同导致市场出现分层,从而呈现行业格局相对分散且稳定的局面。从销售价格看,贝特瑞、璞泰来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具有价格优势,而凯金能源、中科电气、翔丰华、尚太科技偏向中低端市场,价格相对偏低。从客户看,璞泰来主要方向是高端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池市场,客户有三星、LG、宁德时代;贝特瑞主要面向海外高端动力电池,主要客户是松下、LG、三星等。

同时由于各企业的产品定位不同导致市场出现分层,从而呈现行业格局相对分散且稳定的局面。从销售价格看,贝特瑞、璞泰来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具有价格优势,而凯金能源、中科电气、翔丰华、尚太科技偏向中低端市场,价格相对偏低。从客户看,璞泰来主要方向是高端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池市场,客户有三星、LG、宁德时代;贝特瑞主要面向海外高端动力电池,主要客户是松下、LG、三星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布局负极产线,释放产能

负极材料行业景气度高涨,带来原有负极厂商加码和跨界产能的扩张,预计2022年负极市场将新增超400万吨的产能,新老企业纷纷布局负极产线,开始释放新产能。从地域看,负极产能大多布局于云贵川地区,四川已形成锂电产业集群,成为负极材料生产新基地。

2022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主要企业扩产计划

企业简称 地区 计划产能 预计投产
贝特瑞 云南 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 2023年完成一期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线
贝特瑞 深圳 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 2023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年产15万吨硅基负极材料产能,于2028年前实现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产能全面达产
中科电气 贵州 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 计划2022年7月建成2条生产线,年产石墨负极材料3万吨;2023年共10万吨全部建成达产
江西紫宸(璞泰来) 四川 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 2023年完成一期10万吨产线建设,2025年完成二期10万吨产线建设
杉杉股份 四川 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 总建设期预计32个月,两期产能各为10万吨,2023年第一期10万吨产线正式投产
翔丰华 四川 年产6万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 /
凯金能源 四川 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 预计2023年一期10万吨产线建成投产
凯金能源 江苏 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 一期建设研磨、表面改性、低温碳化和中央仓储基地,2022年6月竣工投产;二期为物料高温碳化和超高温石墨化加工项目,预计2023年6月竣工投产
贝特瑞/福鞍控股 四川 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 预计2023年完成一期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
贝特瑞/金贝新材料 四川 年产5万吨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计划2022年建成投产一期2万吨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2024年建成投产二期3万吨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国内规模性生产丙炔醇的企业较少,较大企业有河南海源精细化工(产能5000吨以上)、东北制药集团(1800吨)、德州天宇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产能1200吨)、山东东阿丰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产能400吨)、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能200吨)。2024年我国丙炔醇产能约为1.14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2023年以来,国内天然碱项目新增产能快速释放,并在2024年形成实际供应增量,对于国内纯碱市场造成一定供应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纯碱(碳酸钠)产量同比增长了5.7%,达2006.4万吨,增速较2024年同期低14.6%,增速放缓。

2025年11月11日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 2001 年的0.95 万亿增长至 2024 年的 10.54 万亿,多数年份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涵盖海洋渔业、矿业、盐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