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艾灸制品行业,是指以互联网电商平台为依托,进行各类艾灸相关产品销售的行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中医养生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艾灸制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互联网+艾灸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人们更加注重自身免疫力的提升,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且有效的养生方式,受到更多关注,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张 。2024年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2.85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下游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中医诊所方面,2023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92531个,比上年增加12212个。其中:中医类医院6175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86317个,中医类研究机构39个。
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和床位数
资料来源:《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73.2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134.7万张(占77.8%)。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 14.4 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增加 8.8 万张。
2023 年,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 99.6%,社区卫生服务站占94.2%,乡镇卫生院占99.6%,村卫生室占 82.9%。
2023 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5.4亿,比上年增加3.1亿人次(增长25.3%)。其中:中医类医院 7.9 亿人次(占51.2%),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2.7亿人次(占 17.7%),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 4.8 亿人次(占 31.0%)。
2023 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次4981.0万,比上年增加1119.7万人次(增长29.0%)。其中:中医类医院 4023.1 万人次(占 80.8%),中医类门诊部1.1 万人次,非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956.9 万人次(占19.2%)。
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
资料来源:《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中医养生馆方面,中医养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带动了中医养生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生活性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中医养生保健运用不仅仅限于刮痧、艾灸、温灸、按摩、热敷等传统的养生项目,更多与运动休闲、文化旅游、健康保险、美容减肥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健康消费新需求促使中医养生市场进入最佳入局阶段,新生代、新老人、新中产正成为中医养生消费的主力军。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对各类健康产业提供政策支撑,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到2025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不低于11.5万亿元的目标,并部署了做优做强健康产业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撬动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推动从粗放到精细化管理的产业升级,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更有效匹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应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创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加快养生保健服务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推广适宜技术,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中医健康养生在“大健康”背景下应运而生。
互联网+艾灸制品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1、丰富多元的产品种类
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播与整合能力,消费者能轻松获取到琳琅满目的艾灸制品。除传统的艾条、艾柱外,还有各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例如带有温控、定时功能的智能艾灸盒,让使用者可精准调节艾灸温度与时长,提升体验感;艾灸贴形式多样,有添加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艾灸贴,能满足不同人群保健治疗需求;便携式艾灸仪,小巧轻便,方便人们在出差、旅行途中随时随地进行艾灸养生,极大地拓展了艾灸制品的应用场景。
2、强调产品品质与溯源性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关注度极高,倒逼企业重视艾灸制品品质。众多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产品溯源,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等方式,就能详细了解艾草的种植产地、采摘时间、加工流程等信息。像湖北蕲春的部分企业,其生产的蕲艾制品,消费者可追溯到具体的蕲艾种植基地,了解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情况,以及从艾草到成品的每一道工序,确保产品质量可靠,增强消费者信任。
3、线上电商平台主导
电商平台已成为互联网+艾灸制品的核心销售阵地。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综合性电商平台拥有庞大用户流量,众多艾灸制品商家入驻,形成集聚效应。以淘宝为例,平台上艾灸制品相关店铺数以千计,涵盖各类品牌与产品,消费者可通过搜索、筛选等功能,快速找到心仪商品。同时,一些专注健康养生的垂直电商平台,如“养生无忧网”等,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为艾灸制品销售提供专业渠道,且平台会对入驻商家及产品进行严格审核,保障产品质量。
4、内容营销广泛应用
互联网+艾灸制品企业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等)发布大量优质内容,如艾灸科普文章、养生案例分享、产品评测等,吸引消费者关注。例如小红书上,众多博主分享艾灸调理身体的经验笔记,附带艾灸制品推荐,吸引大量用户点赞、收藏与评论,形成口碑传播。企业官方账号也会发布专业艾灸知识视频,详细讲解艾灸原理与操作技巧,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推广自家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互联网+艾灸制品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