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 IVD)是指通过对人体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体外检测,从而获取临床诊断、疾病监测或健康状态评估信息的技术手段。
产业链来看,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抗原抗体、酶、磁珠等核心原材料及精密部件;中游为仪器和试剂生产,相关企业有迈瑞、九强生物、安图生物、华大基因等;下游应用以医院检验科为主,第三方实验室和基层医疗快速成长,家庭自检市场崭露头角。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各细分领域占比来看,各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202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下滑至20%以下,免疫诊断市场占比稳定在35%左右,分子诊断维持10%的市场份额,血液体液检测和POCT领域分别以超5%的增速稳步发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注册数据来看,我国体外诊断产品市场呈快速发展态势,整体注册量保持稳定增长。2021-2024年间,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总量从1710个增长至3363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3%。其中体外诊断产品注册量在2024年达到662个,同比增长35%,增速显著高于医疗器械整体19%的增长率,显示出体外诊断领域的蓬勃发展势头。
2021-2024年中国体外诊断产品注册情况(单位:个)
项目内容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同比 |
批准注册医疗机械产品 | 1710 | 2500 | 2732 | 3363 | 19% |
其中体内诊断产品 | 335 | 461 | 352 | 662 | 35% |
1、国产三类诊断产品 | 237 | 354 | 318 | 533 | 40% |
2、进口诊断产品 | 98 | 107 | 114 | 129 | 12% |
资料来源: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从国产化率来看,在生化诊断领域,国产化率60-70%,迈瑞医疗、九强生物等企业凭借成熟技术占据主导地位,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免疫诊断领域,国产化率为35%,新产业、安图生物等企业正推动化学发光技术逐步替代传统ELISA方法;在分子诊断领域,国产化率约50%,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已实现PCR技术普及;在POCT领域,国产化率最高达60%,万孚生物、基蛋生物等企业广泛应用微流控技术;在血液分析领域,国产化率50%,迈瑞医疗、迪瑞医疗等已在中低端市场实现较高国产化率。
2024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主要细分领域国产化率情况
细分领域 | 国产化率 | 国内代表企业 | 技术特点 |
生化诊断 | 60-70% | 迈瑞医疗、九强生物 | 技术成熟,竞争激烈 |
免疫诊断 | 35% | 新产业、安图生物 | 化学发光逐步替代ELISA |
分子诊断 | 50% | 华大基因、达安基因 | PCR技术普及,测序仪国产化刚起步 |
POCT | 60% | 万孚生物、基蛋生物 | 微流控技术应用广泛 |
血液分析 | 50% | 迈瑞医疗、迪瑞医疗 | 中低端国产化率高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投融资来看,2019-2024年,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投融资金额呈先升后降趋势。2025年1-7月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投资事件共4起,融资金额约为2.2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体外诊断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