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2021年我国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统计(附分产业、分行业数据)

一、国民总收入及总收入指数

2017-2021年我国国民总收入逐年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国民总收入达到113351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了127154.7亿元;2017-2020年我国国民总收入指数逐年下降,其中2021年国民总收入指数为107.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国内生产总值及生产总值指数

2017-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到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43669.7亿元,相较于2017年我国生产总值增长了302572.3亿元;在2017-2021年期间,我国生产总值指数先下降后上升,到2021年生产总值指数达到108.1。

2017-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到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43669.7亿元,相较于2017年我国生产总值增长了302572.3亿元;在2017-2021年期间,我国生产总值指数先下降后上升,到2021年生产总值指数达到108.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7-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到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0976元,相较于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1384元;在2017-2021年期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先下降后上升,到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达到108。

2017-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到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0976元,相较于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1384元;在2017-2021年期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先下降后上升,到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达到10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增加值、增加值指数及占比情况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43669.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3085.5亿元、450904.5亿元、609679.7亿元;其增加值指数分别为107.1、108.2、108.2。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43669.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3085.5亿元、450904.5亿元、609679.7亿元;其增加值指数分别为107.1、108.2、108.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占比分别为7.3%、39.4%、53.3%。

2021年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占比分别为7.3%、39.4%、53.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国内生产总值分行业增加值、增加值指数及构成情况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行业增加值构成中,工业占比重最高,为32.6%;住宿和餐馆业占比重最低,为1.6%。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行业增加值构成中,工业占比重最高,为32.6%;住宿和餐馆业占比重最低,为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86775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数为107.1。

2021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86775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数为107.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372575.3亿元;工业增加值指数为109.6。

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372575.3亿元;工业增加值指数为109.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为80138.5亿元;建筑业增加值指数为102.1。

2021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为80138.5亿元;建筑业增加值指数为10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110492.7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指数为111.3。

2021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110492.7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指数为111.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47061.2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指数为112.1。

2021年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47061.2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指数为11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为17852.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指数为114.5。

2021年我国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为17852.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指数为114.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为91205.6亿元;金融业增加值指数为104.8。

2021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为91205.6亿元;金融业增加值指数为104.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为77560.8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指数为105.2。

2021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为77560.8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指数为105.2。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A)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5月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情况:沪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减少8.9% 深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3.4%

2025年5月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情况:沪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减少8.9% 深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3.4%

数据显示,5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347.5点,环比上升68.5点,涨幅2.1%。2月份来看,6日上证指数下降至该月最低点3316.11,14日则达到该月最高点3403.95。

2025年07月08日
2025年1-5月我国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2%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债务付息支出均同比增长9.2%

2025年1-5月我国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2%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债务付息支出均同比增长9.2%

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财政预算收入约为96623亿元,同比下降0.3%;财政预算支出来看,1-5月我国财政预算支出为112953亿元,同比增长4.2%。

2025年06月27日
2025年1-5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

2025年1-5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3171亿元,同比增长5%。总体来看,近三年同期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期值呈及累计值均呈增长走势。

2025年06月23日
2025年4月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情况:沪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减少13.5% 深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减少22.8%

2025年4月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情况:沪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减少13.5% 深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减少22.8%

数据显示,4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279.0点,环比下降56.7点,跌幅1.7%。2月份来看,4月7日上证指数下降至该月最低点3096.58,3月2日则达到该月最高点3350.13。

2025年06月13日
2025年1-4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7%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7%

2025年1-4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7%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7%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1845亿元,同比增长4.7%。总体来看,近三年同期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期值呈及累计值均呈增长走势。

2025年05月28日
2025年1-4月我国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6% 其中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长11%

2025年1-4月我国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6% 其中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长11%

数据显示,2025年1-4月我国财政预算收入约为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财政预算支出来看,1-4月我国财政预算支出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

2025年05月26日
2025年1-4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 出口额同比增长6.4% 进出口顺差额同比增长44.2%

2025年1-4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 出口额同比增长6.4% 进出口顺差额同比增长44.2%

数据显示,近三年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当期值和累计值均呈增长走势。025年4月进出总额为5352.05亿美元,同比增长4.6%;累计值来看,1-4月进出口总额为1969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

2025年05月21日
2025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2% 出口额同比增长5.8% 进出口顺差额同比增长48.6%

2025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2% 出口额同比增长5.8% 进出口顺差额同比增长48.6%

数据显示,近三年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当期值和累计值均呈先降后升走势。2025年3月进出总额为5251.81亿美元,同比增长5%;累计值来看,1-3月进出口总额为14343.67亿美元,同比增长0.2%。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