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政策:加速国产替代、自主可控进程

一、行业主管部门

电子大宗气体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拟定、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并参与具体的实施细则及标准制定;国家应急管理部组织起草安全生产综合性法律法规草案,拟订安全生产政策和规划,指导协调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国家生态环境部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拟订并组织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规划,起草法律法规草案、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电子大宗气体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主要负责开展全国行业调查、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拟订行业标准、研讨行业发展规划、评估行业项目。

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

经营内容 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许可、资质证书
气体生产 《安全生产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环境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消防法》《食品安全法》《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登记证》《安全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
气体经营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道路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登记证》
气瓶使用及充装 《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气瓶充装许可规则》《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气体充装许可证》《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
气体运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医用氧气生产销售 《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再注册批件》
设备使用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程序》《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 《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
食用级气体生产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食品生产许可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主要政策

电子大宗气体是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大力推动电子大宗气体行业的发展,加速了电子大宗气体的国产替代、自主可控进程。

行业主要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16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将“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016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中国气体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 发展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等领域配套的电子气体或特种气体;支持、引导我国气体企业的创新发展,鼓励其发展高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支持特种气体、电子气体的研发与生产,提升气体产品种类、品质,以替代进口;加快培育气体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与能源、石化、电子等领域协同发展,做好电子气体产业升级示范
2016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在重点任务中提出“加快高纯特种电子气体研发及产业化,解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材料制约”
2017 发改委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加快先进有机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用特种化学品、电子气体、光刻胶、高纯试剂等高端专用化学品等产品
2017 科技部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关键材料部分提到面向45-28-14纳米集成电路工艺,重点研发包括超高纯电子气体等关键材料产品;研发相关超高纯原材料产品,构建材料应用工艺开发平台,支撑关键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与发展
2018 统计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将“超高纯度气体外延用原料”“电子大宗气体、电子特种气体”分别划入“集成电路制造”“专用化学品及材料制造”两产业下的重点产品服务
2019 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将电子气列入“第一类鼓励类”产业
2020 国务院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聚焦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和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用工软件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1 发改委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提出“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
2021 工信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将超高纯氮气、氧气、氩气、氦气、氢气、二氧化碳列为重点新材料
2021 工信部、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创新发展工程突破重点品种包括围绕集成电路、信息通信、能源产业等重点应用领域,攻克工业气体等关键材料
2022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中国气体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 聚焦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推动电子气体国产化,替代进口,打通全行业供应链,稳定产业链,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氦气及相关储运、回收利用的技术设备及应用;积极开展应对碳中和相关技术研究,积极推进富氧燃烧,富氢燃烧技术,氢冶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快工业排放气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TQ)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监控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应用 “船舶AI智能监控”

我国及部分省市监控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应用 “船舶AI智能监控”

为促进监控设备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广应用“智能卡口”“船舶AI智能监控”,提高船舶安全监管水平。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模拟芯片行业相关政策:聚焦未来先进信息化芯片研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模拟芯片行业相关政策:聚焦未来先进信息化芯片研发

为了进一步推动模拟芯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面向新一代显示、通信、芯片等信息领域,聚焦未来先进信息化芯片研发、高精度时间频率服务、新型显示产品测评等方向计量测试需求,开展计量关键技术攻关。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表行业相关政策:培育智能穿戴等新消费增长点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表行业相关政策:培育智能穿戴等新消费增长点

为促进智能手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发布《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推动高端化跃升。深化物联感知、智能控制、人机交互等技术在家电、家具、照明、手表等终端消费品的应用,推动智能产品跨品牌互联互通。

2025年08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门锁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 促进家电换“智”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门锁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 促进家电换“智”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门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等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组织汽车、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数码产品等重点品类专题活动,稳住大宗商品消费。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压力传感器行业相关政策:面向造纸等流程型行业推广应用智能传感器

我国及部分省市压力传感器行业相关政策:面向造纸等流程型行业推广应用智能传感器

为促进压力传感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探索集成高密度神经记录传感器、超低功耗植入式芯片的新型产品,创新脑意图识别功能,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2025年08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