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及部分省市输送机械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

输送机械是搬运或输送散状物料和成件物品的机械装置。

 

国家层面输送机械行业政策

近些年,我国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输送机械行业开展智能制造推广,如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到,支持智能制造、流程再造等领域新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

 

我国输送机械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时间

发文部门

文件名称

相关内容

2022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支持智能制造、流程再造等领域新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

2022年2月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商用密码、数字孪生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2022年1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动装备数字化,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21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智能工厂标准主要包括智能工厂设计、智能工厂交付、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工厂智能物流、集成优化等7个部分,主要规定智能工厂设计和交付等过程,以及工厂内设计、生产、管理、物流及系统集成等内容

2021年12月

国务院

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

推进冷链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冷链物流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大温度传感器、温度记录仪、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及自动识别终端、监控设备、电子围栏等设备的安装与应用力度,推动冷链货物、场站设施、载运装备等要素数据化、信息化、可视化。实现对到货检验、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移位、库存盘点等各作业环节数据自动化采集与传输。

2021年4月

工信部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规划指出,推进智能制造,关键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厂、供应链和产业集群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统。作为一项持续演进。迭代提升的系统工程智能制造需要长期坚持.分步实施。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2021年3月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暴目标纲要

纲要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著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资料来源:观研天整理

 

地方层面输送机械行业政策

与此同时,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输送机械行业基础质量提升,如云南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提到深入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推动绿色能源、新型材料、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现代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质量攻关、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精益性。

 

各省市输送机械业相关政策汇总

省市

时间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云南省

2023年3月

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深入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推动绿色能源、新型材料、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现代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质量攻关、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精益性。

江苏省

2023年2月

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

制定发布新兴产业应用场景清单,实施新兴技术应用场景融合示范工程,高质量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打造若干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智能网联等新兴应用场景,更多提供国产化自主应用场景。

河北省

2023年1月

加快建设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

加快智能化改造,加大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广应用力度,在钢铁、建材、石化等传统行业推行流程型智能制造,支持装备行业开展离散型智能制造,每年培育10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天津市

2022 年 8 月

关于印发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进一步强化制造业产业基础优势,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夯实智能制造发展的产业基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

黑龙江省

2022年3月

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面向智能制造需求,重点推进工业控制高精度传感器,构建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2年1月

促进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立足南宁、北海、钦州、梧州等4个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依托手机、计算机及零部件、新一代网络通信设备、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等产业链发展加工贸易,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引入技术研发端,打造电子信息加工贸易新高地。

资料来源:观研天整理YZX)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输送机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业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业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为促进农业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机床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机床等传统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机床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机床等传统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

机床是对金属或其他材料工件进行加工,使之获得所需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的设备,又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作为机械工业的核心设备,其加工能力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运输机械行业相关政策:重点构建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产业链

我国及部分省市运输机械行业相关政策:重点构建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产业链

为了进一步推动运输机械行业的发展/为了扩大运输机械行业的应用等/为促进运输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推动制造业可靠性水平提升。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消防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开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所需认证制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消防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开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所需认证制度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消防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消防机器人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发布的《广东省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广西发布的《关于强化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环保装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优势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

我国及部分省市环保装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优势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环保装备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环保装备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梯行业相关政策:整体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梯行业相关政策:整体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

为了进一步推动电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整治楼栋内人行走道、排风烟道、通风井道等,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

2025年09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