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识别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动行业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国家层面生物识别行业政策

近些年,我国各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生物识别行业产品应用,如202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优先采用通用系统解决方案,规范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信息技术应用。

 

我国生物识别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时间

发文部门

文件名称

相关内容

2023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优先采用通用系统解决方案,规范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信息技术应用。

202211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

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

20222

中国银保监会

关于印发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的通知

保险机构应当加强科技应用,可以采用生物识别等技术手段,对标的进行标识并记录,确保投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20221

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银行机构应积极推动运用物联网、电子围栏、生物识别等手段,实现动产押品的智能感知、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提升押品管理智能化水平。

202112

国家铁路局

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

推进全过程旅客智能出行服务技术研究,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无感支付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研究5G信号上高铁技术。

20209

国务院

关于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支持开展外部投贷联动和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科技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20207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

开展药品、医用耗材进销存实时管理。推广视频监控、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应用。

20194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运用互联网和生物识别技术,探索建立老年人补贴远程申报审核机制。加快建设国家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信息资源对接。加强老年人身份、生物识别等信息安全保护。

2019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第十三条建筑企业应配备实现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所必须的硬件设施设备,施工现场原则上实施封闭式管理,设立进出场门禁系统,采用人脸、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电子打卡

资料来源:观研天整理

 

地方层面生物识别行业政策

与此同时,各省市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物识别行业技术研发,如广西发布《关于印发广西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到,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生物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跟踪、认证、交易、支付、监管、信用评价等环节的应用推广。

 

各省市生物识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省市

时间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上海

20226

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支持下一代家庭网络、多协议多平台网关、多模态生物识别、OTA(空中下载技术)、无线充电、人机交互等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智能门锁、智能家具、智能家电、智能音响、智能安防等新型产品,推进智能家居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广西

20224

关于印发广西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生物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跟踪、认证、交易、支付、监管、信用评价等环节的应用推广。

黑龙江

20223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全面激发数字消费活力。鼓励实体消费场所加快数字化改造,推广智慧导览、智能导流、无界零售、近场零售等新业态,打造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推广生物识别、VR等技术应用,提升场景消费体验。

湖北

20221

关于印发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数字银行、开放银行、智慧银行、智慧保险等新型服务模式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生物识别等技术,优化信贷与风控模型,打造智能信贷、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应用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云南

20221

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

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在云南落地应用,深化大数据和生物识别等信息技术应用,实现智能审核全覆盖,通过实时监控、智能分析、预警稽核,强化医保基金和医疗服务行为过程监管,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行为的引导和审核。

资料来源:观研天整理YZX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视频监控行业相关政策:加快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智能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视频监控行业相关政策:加快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智能化改造

为了进一步推动视频监控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推进万兆光网和人工智能融合技术验证,试点在工业AOI(光学自动质检)、生产和安全监控等领域应用。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领域挖掘培育新的数字职业序列。

2025年05月12日
制定光伏设备绿色设计标准【附我国及各省份光伏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制定光伏设备绿色设计标准【附我国及各省份光伏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光伏设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管局发布的《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探索光伏等新能源利用市场机制,依托市场力量,更好促进公共机构光伏建设。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机行业相关政策: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智能手机供给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机行业相关政策: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智能手机供给能力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4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提出着力提升适老化5G智能手机市场供给能力,强化5G服务的普惠性特征。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可穿戴设备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或引进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

我国及部分省市可穿戴设备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或引进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户外运动制造业园区,积极培育或引进户外运动鞋服、器材、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支持运动器材设备自主研发。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照明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照明设备更新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照明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照明设备更新升级

为推动智能照明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序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家电、家具、照明等行业骨干企业,基于特定场景开展数据模型开发、应用测试验证,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科技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科技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近些年来,为促进量子科技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支持力度。

2025年03月07日
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终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终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推动智能终端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面向法律服务、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外网移动办公等需求,加快5G巡回法庭、线上审批、独居老人看护、远程视频会议等应用推广,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

2025年03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