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液晶(LCOS)是一种结合液晶显示技术与半导体工艺的反射式显示技术,其核心是将液晶层置于硅基板上,通过电路控制液晶分子旋转来调制光线,实现图像显示。
发展历程来看,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以及加工精度的提高,LCoS有望在保证其显示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显示微缩化,并成为微显示领域的主流。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硅基液晶(LCOS)行业发展经过技术声源与早期探索,到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进入扩张期,国产替代正加速。
我国硅基液晶(LCOS)行业发展历程
时间 | 相关内容 |
技术起源与早期探索(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 LCOS技术最早由美国惠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其核心原理是将液晶材料与硅基集成电路技术结合,通过硅基板上的驱动电路控制液晶分子排列,实现图像显示。该技术具备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低功耗等优势,但早期受限于产业链不完善和良品率低等问题,商业化进程缓慢。中国于1998年开始介入Lcos产业,海盛、雅图、鸿源等企业率先布局,康佳、创维等彩电厂商也投入研发。然而,由于液晶封装技术难度大、三片式光学引擎里产瓶颈以及平板显示技术的中击,LCOS背投电视在2000年后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国内企业纷纷停产或转型。 |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完善(2010年-2020年) | 武汉全真光电研发出0.74英寸LCOS全高清成像芯片,良品率提升至80%;长江力伟与南开大学合作获得26项专利,建成全球第三条LCOS封装生产线。LED光源寿命突破10万小时,激光光源技术成熟,显著提升LCOS产品亮度和色彩还原能力。LCOs在微投影领域展现技术优势,其芯片尺寸更小、分辨车更高,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国内企业突破技术封锁,在4K/8K高分辨率、柔性异示等领域取得进展,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国内企业在激光光源、超高清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趣划》箦政策萌确芰持LCOS技术研发写产业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
市场扩张与国产替代加速(2020年至今) | 随着消费者对显示设备的画质、便携性和多功能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LCOS凭借其成像质量好、解析度超高、色彩饱和度高和综合成本低廉等优势,将在消费电子市场迎来更广阔的需求增长空间。国内行业技术不断突破与市场扩蓉异行态势。2024年中国LCOS市 场 规 模 达15750.5万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28.54%预计2025年突破23119.2万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近44.45%。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结构来看,国内消费升级浪潮,正驱动高端电子产品需求激增,进而为硅基液晶行业开辟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LCOS行业需求量23.97万片,其中投影领域为15.2万片,占比63.4%;HUD领域7.95万片,占比33.2%;其他领域0.82万片,占比3.4%。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我国LCOS行业市场规模15750.5万元,其中投影领域10640万元,占比67.6%;HUD领域4372.5万元,占比27.8%;其他领域738万元,占比4.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产量来看,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已实现硅基液晶的规模化量产,能够为产业链提供稳定配套,近六年我国硅基液晶(LCOS)产量呈高速增长走势。我国硅基液晶(LCOS)行业产量从2019年的4.72万片增长至2024年的23.24万片,年复合增长率为37.4%。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硅基液晶(LCOS)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