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增长 地方政策出台支持试验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车辆搭载有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有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特点。

从产业链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上游为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通信系统的软硬件研发与生产;中游为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下游为出行服务、物流服务和数据增值等应用。

从产业链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上游为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通信系统的软硬件研发与生产;中游为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下游为出行服务、物流服务和数据增值等应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从777亿元增长到了1613亿元,连续四年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网汽车市场规模约为2721亿元,同比增长26.4%。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从777亿元增长到了1613亿元,连续四年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网汽车市场规模约为2721亿元,同比增长26.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出货量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增长,到2023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为1880万辆,同比增长15.3%;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约为2490万辆,同比增长14.2%。

从出货量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增长,到2023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为1880万辆,同比增长15.3%;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约为2490万辆,同比增长14.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为了促进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比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要统筹保险行业力量,全面系统研究智能驾驶、车型快速迭代等对车险经营的中长期影响,及早谋划转型发展。鼓励保险行业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加快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高对新能源汽车的风险识别和精算定价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业务流程推进降本增效。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城市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深入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车联网”发展,逐步稳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加快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提升车路协同水平。

地方政策方面,各省市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天津市发布的《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在出租车、无人配送车、物流卡车等场景试验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相关政策

层级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国家级 2024年11月 市场监管总局 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强化CCC认证监管。聚焦电动汽车、货车、电动自行车、燃气器具、消防、儿童玩具、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重点产品,组织开展获证企业现场检查,压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国家级 2024年11月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加快开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国家级 2024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城市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深入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车联网”发展,逐步稳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加快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提升车路协同水平。
国家级 2025年1月 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要统筹保险行业力量,全面系统研究智能驾驶、车型快速迭代等对车险经营的中长期影响,及早谋划转型发展。鼓励保险行业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加快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高对新能源汽车的风险识别和精算定价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业务流程推进降本增效。
省级 2025年2月 广东省 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 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
省级 2025年5月 河南省 河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启动实施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智能驾驶、智能穿戴、车联网、车路协同等相关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发,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推动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省级 2025年5月 天津市 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在出租车、无人配送车、物流卡车等场景试验应用。
省级 2025年5月 江苏省 江苏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 围绕“人工智能+消费”、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2025年打造50个数字消费典型示范场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轮毂轴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后装规模占比超55%

我国汽车轮毂轴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后装规模占比超55%

从细分市场来看,在2024年我国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后装市场规模约为125.9亿元,占比达到了55.32%;而单元前装市场规模约为101.7亿元,占比为44.68%。

2025年09月12日
全球汽车电磁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市场产需双增长

全球汽车电磁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市场产需双增长

从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基本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约为103.97亿元,市场均价约为25.8元/套。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交易量及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增长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交易量及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增长

从交易量来看,2022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025年1-7月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123.10万辆,同比增长2.17%,与同期相比增加23.87万辆。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汽车后市场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4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60起,投融资金额为45.26亿元;2025年1-8月19日我国汽车后市场市场发生1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超高速增长 纯电动重卡为绝对主流  上海连续6个月销量第一

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超高速增长 纯电动重卡为绝对主流 上海连续6个月销量第一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以超高速度增长,2021年其销量增速高达303.8%,尽管在2023年销量增速下降至36.3%,但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再次快速增至为8.2万辆,同比增长139.8%;2025年1-6月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为7.92万辆,同比增长已高186%。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攀升 多地已开放驾驶运营测试

我国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攀升 多地已开放驾驶运营测试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无人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为先增后降在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无人驾驶行业发生融资事件55起,投融资金额达到325.76亿元。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两旺 行业贸易逆差逐渐转顺差且顺差额呈扩大走势

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两旺 行业贸易逆差逐渐转顺差且顺差额呈扩大走势

从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乘用车产量持续增长。2025年1-6月,我国乘用车产量为1352.2万辆,同比增长13.8%。

2025年07月23日
2025年上半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双双回升 进口均价同比增长

2025年上半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双双回升 进口均价同比增长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1950-1980年为发展期,我国商用车实现从无到有,中型卡车发展迅速;1981-2008年为成长期,逐渐实现“重、中、轻、微、客”全品类发展,同时开始引进国外汽车品牌;2009-2019 年为壮大期,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自主开发等方式,我国商用车已经能够与国外商用车

2025年07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