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轴承行业产量整体稳步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成形

轴承是指支持旋转轴或其他运动体的机械基础件,用于引导转动或移动运动并承受由轴或轴上零件传递而来的载荷以及降低机械旋转体的摩擦系数的零部件,可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性能与精度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被称为“机械的关节”。

轴承一般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含有滚动体,靠滚动体转动来支撑转动轴,滑动轴承没有滚动体,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

轴承一般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含有滚动体,靠滚动体转动来支撑转动轴,滑动轴承没有滚动体,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产量来看,2022年我国轴承行业产量为259亿套,同比增长11.2%;2023年中国轴承行业产量约275亿套,较上一年增长6.18%;2024年中国轴承产量预计将达到296亿套,同比增长7.6%。

产量来看,2022年我国轴承行业产量为259亿套,同比增长11.2%;2023年中国轴承行业产量约275亿套,较上一年增长6.18%;2024年中国轴承产量预计将达到296亿套,同比增长7.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规模占比来看,我国轴承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行业集中度低,人本集团、万向钱潮、浙江天马、瓦房店轴承、洛阳LYC轴承、五洲新春六家企业合计占比24.10%。

市场规模占比来看,我国轴承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行业集中度低,人本集团、万向钱潮、浙江天马、瓦房店轴承、洛阳LYC轴承、五洲新春六家企业合计占比24.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方面,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轴承行业,积极推动我国轴承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制定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推动国产高端轴承在重点发展领域的应用。各省市亦纷纷将重大轴承、高端轴承、高精密轴承等方面作为主攻方向,同时对新能源领域特别是风电领域的轴承发布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宁夏、广东、杭州、重庆、河南等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我国轴承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23年4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强区五年计划的实施意见 巩固提升智能仪器仪表、先进矿山机械、绿色铸造、精密轴承等传统优势装备产业,到2027年,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700亿元,打造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2023年4月 邢台市 邢台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 重点围绕羊绒、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电线电缆、装备制造、自行车(童车)、玻璃、光伏新能源、轴承、机械加工、宠物食品、纺织服装、灰铸铁等重点特色产业,推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应用。
2023年5月 广东省 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 做大做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加快形成集整机制造与叶片、电机、齿轮箱、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以及大型钢结构、海底电缆等加工生产为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提前布局海上风电运维基地。
2023年6月 工信部等5部门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将“机械行业:重点提升高端轴承、精密齿轮、高强度紧固件、高性能密封件等通用基础零部件的可靠性水平”列为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
2023年7月 杭州市 关于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重点发展8兆瓦以上陆上风电机组及13兆瓦以上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发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延伸发展超长低风速叶片、发电机、齿轮箱、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促进风电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
2023年7月 发改委等6部门 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 严格用户单位采购再制造产品质量把关。稳妥推进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组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率先发展风电设备中发电机、齿轮箱、主轴承等高值部件以及光伏逆变器等关键零部件再制造。
2023年9月 重庆市 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 推动传感器件、通信模组和控制系统在各类装备整机上广泛应用,培育成套装备新优势。实施“整机+零部件”双提升行动,推动齿轮、轴承、模具、连接件、密封件等装备基础件升级发展。
2023年12月 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机械-关键轴承: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轴承轴重23吨及以上大轴重重载铁路货车轴承,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轴承,使用寿命240万公里以上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轴承,使用寿命25万公里以上轻量化、低摩擦力矩汽车轴承及单元,耐高温(400C以上)汽车涡轮、机械增压器轴承等”列为鼓励类,
2023年12月 工信部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 将“滚动轴承制造:工业机器人轴承、高速动车组轴承、风力发电机组轴承、航空发动机轴承、盾构机主轴承、高性能医疗器械轴承、海洋装备轴承,海上风力发电用轴承、高原型风力发电用轴承、低温型风力发电用轴承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3月 河南省 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 坚持突出重点、应用带动、质量先行,聚焦关键部件、专用数控机床和高档数控系统,重点突破数字化设计、高精度加工成型等高档数控机床关键共性技术,面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应用市场,巩固提升轴承等专用机床领先优势,扩大中高端通用机床规模,全面提升现有产品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轴承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汽车电磁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市场产需双增长

全球汽车电磁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市场产需双增长

从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基本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约为103.97亿元,市场均价约为25.8元/套。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交易量及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增长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交易量及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增长

从交易量来看,2022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025年1-7月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123.10万辆,同比增长2.17%,与同期相比增加23.87万辆。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汽车后市场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4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60起,投融资金额为45.26亿元;2025年1-8月19日我国汽车后市场市场发生1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超高速增长 纯电动重卡为绝对主流  上海连续6个月销量第一

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超高速增长 纯电动重卡为绝对主流 上海连续6个月销量第一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以超高速度增长,2021年其销量增速高达303.8%,尽管在2023年销量增速下降至36.3%,但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再次快速增至为8.2万辆,同比增长139.8%;2025年1-6月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为7.92万辆,同比增长已高186%。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攀升 多地已开放驾驶运营测试

我国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攀升 多地已开放驾驶运营测试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无人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为先增后降在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无人驾驶行业发生融资事件55起,投融资金额达到325.76亿元。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两旺 行业贸易逆差逐渐转顺差且顺差额呈扩大走势

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两旺 行业贸易逆差逐渐转顺差且顺差额呈扩大走势

从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乘用车产量持续增长。2025年1-6月,我国乘用车产量为1352.2万辆,同比增长13.8%。

2025年07月23日
2025年上半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双双回升 进口均价同比增长

2025年上半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双双回升 进口均价同比增长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1950-1980年为发展期,我国商用车实现从无到有,中型卡车发展迅速;1981-2008年为成长期,逐渐实现“重、中、轻、微、客”全品类发展,同时开始引进国外汽车品牌;2009-2019 年为壮大期,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自主开发等方式,我国商用车已经能够与国外商用车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稳健增长 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上升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稳健增长 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上升

从营业收入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46200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