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郭晨光介绍,标准化工作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截至目前,已有35项中国汽车标准被智利、厄瓜多尔、尼日利亚等国家采纳使用。
郭晨光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市场日益受到欢迎,多个贸易伙伴国主动向中国提出采用中国标准的需求。这些被国际采用的中国汽车标准涵盖了安全性能、电池系统、充电装置等关键技术领域,为促进电动汽车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介绍,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标准“软联通”有力促进了设施“硬联通”和民心“心联通”,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在先进制造领域,标准化工作尤为突出地推动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中国牵头制定的智能制造国际标准获得广泛认可。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工业网络总线等中国标准已被世界各国采用,为中国技术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创造了便利条件。
在标准互认合作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持续推进标准对接。其中,中俄两国在民机标准领域合作成效显著,目前已完成307项民机标准互认工作,为深化两国民机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郭晨光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标准“软联通”建设,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产业国际化需求,深化与共建国家在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合作。同时,将加大中国标准外文版供给力度,积极实施一批标准化能力建设合作项目和海外应用试点,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标准化支撑。
中国标准获得国际认可,不仅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实力,也为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化合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xyl)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