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主席伊藤贵之披露,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度安装量在2022年达到55.3万台,此后持续下降,2024年全球安装量为52.3万台,同比下降3%。其中2024年日本工业机器人新安装量大幅下滑7%,降至4.3万台;美国安装量降幅更大,下降9%,只有3.4万台;德国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低迷,2024年整体安装量降至2.7万台,降幅为5%。
在全球机器人市场整体收缩的背景下,中国则表现亮眼,2024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29万台,同比增长5%,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数量)在2023年达到470台,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统计
/ | 安装量 | 同比 | 占全球比重 |
全球 | 52.3万台 | 3% | --- |
其中:日本 | 4.3万台 | 7% | 8.2% |
美国 | 3.4万台 | 9% | 6.5% |
德国 | 2.7万台 | 5% | 5.2% |
中国 | 29万台 | 5% | 55.4% |
资料来源: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应用领域的拓展。IFR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在通用工业领域的份额从2020年的38%上升至2024年的53%,表明机器人正加速渗透至电子、新能源、医疗等新兴行业。
数据来源: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观研天下整理(xyl)
尽管部分国家试图在AI和机器人领域推行技术脱钩,但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国际合作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强调,机器人行业需要全球协作,而非零和博弈。保罗·洛佩斯也表示,企业和科研机构比以往更渴望合作,世界机器人大会正是跨国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通过开放合作与技术创新,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确定性。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中东等地的前沿技术,证明合作共赢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机器人产业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中国正以创新和市场活力,为全球智能制造业的未来贡献独特的“中国方案”。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