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自2023年6月起,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民用无人机国家标准,覆盖可靠性测试、试飞风险管控、碰撞安全等关键领域。实施一年多来,这些标准有效降低了企业研发、测试及生产成本,加速了无人机产业化进程。
多项民用无人机国家标准
标准 | 相关内容 |
可靠性提升 | 国家标准《民用无人机可靠性飞行试验要求与方法》严格规范试飞条件,促使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数据显示,采用该标准后,无人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延长25%,城市复杂环境下的失控率下降50%。 |
大中型无人机试飞效率提高 | 针对150公斤以上固定翼无人机的两项标准实施后,试飞事故率减少15%,试飞周期缩短20%,研制成本降低18%。 |
安全性能增强 | 《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碰撞安全性要求》推动防护设计升级,碰撞测试中的人员伤害风险指数下降40%-60%。部分符合标准的产品销量同比激增115%,市场信心显著提升。 |
资料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报告显示,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无人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70%以上,成为核心技术输出国。截至2023年底,中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已超过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品超过1000款,产业链覆盖研发、制造、应用全环节。
截至2023年底中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及量产情况
/ | 数据 |
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 | 已超过2300家 |
量产的无人机产品 | 超过1000款 |
资料来源: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观研天下整理(xyl)
市场监管总局强调,下一步将聚焦无人机适航认证、空域管理、数据安全等领域,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助力低空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随着政策与技术的协同推进,中国无人机产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国际竞争优势,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安全、高效的产品与服务。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民用无人机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