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 今年上半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达1803辆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显示,6月,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均创新高,分别完成527辆和455辆,同比分别增长18.7%67.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汽车供应链一度出现延迟和中断,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未能实现大幅度提升。业界普遍认为,今年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的第一年,示范城市群内燃料电池车辆补贴政策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销售持续放量,当前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技术不断成熟,国产化进度超预期,下半年随着疫情缓解,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将迎来新的增长期。

 

政策频发多地布局

 

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与之相反的是,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开始获得政策的倾斜。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5万辆左右,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20万吨/年。在顶层政策支持下,全国各地也频频出台氢能相关政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家与省市级出台相关氢能政策35条以上。上海、江苏、广东等第一批示范城市群省份相继发布氢能专项政策,四川、重庆、宁夏等非示范群省份也相继发布氢能产业与基础设施相关政策。

 

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宇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有较多订单延误,而随着疫情逐步缓解,生产、供应开始恢复,之前压抑的很多产能逐步开始释放。同时,今年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加之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了氢能支持政策,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于6月开始呈现大幅上涨趋势。

 

政策利好下,燃料电池汽车交付量也显著提升。今年6月,一汽解放300台氢燃料电池车交付至上海、北京、山西三地;7月,50辆宇通氢燃料客车交付至氢动力(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此外,今年以来,飞驰科技先后中标嘉兴512米氢燃料电池通勤车、5049吨燃料电池标载牵引车项目等订单,庆铃汽车也签订了300辆重卡的大单。

 

“在示范城市群政策牵引推动下,与往年单个项目仅有十几辆左右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不同,今年的燃料电池汽车相关项目规模更大,从零星的十几辆上涨为几十辆,这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积极信号。”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银广表示。

 

产销齐涨多元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达1803辆,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产量,随着国家和地方氢能相关政策的持续利好、氢能应用场景、技术路径的不断开拓与推广,将支撑今年下半年产销量继续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鼓励下,除商用车、重卡外,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一汽集团、东风汽车等乘用车企业也加快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付宇认为,乘用车车企布局氢能汽车不仅是“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必然选择,也为下一阶段的市场竞争奠定了技术基础。“大型乘用车企业的加入对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而言是非常积极的。从产品开发的角度看,由车企牵头协同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自上而下的开发有利于产业有序发展。同时,乘用车市场相比商用车大得多,从现在开始着手布局,可为两三年之后的市场爆发做充足准备。”

 

与此同时,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制造成本呈下降趋势。张银广表示,以燃料电池电堆为例,2021年市场上的售价基本在5000/千瓦左右,今年已下降至3500/千瓦-4000/千瓦之间,到明年预计将降至3000/千瓦以下。燃料电池汽车各车型整车成本从200万元/辆以上下降至100万元/-200万元/辆之间,加上示范城市群政策补贴,其在购买成本上很快可与纯电动汽车相竞争。

 

付宇预计,多方发力、成本下降的背景下,下半年产业发展将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今年的产销量将比去年有大幅增长,但由于产业链非常长,因此不存在突然爆发的可能。

 

张银广则表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未来几年都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今年产销量预计将比去年翻一番,达到3000辆,明年将再上一个台阶,达到5000-1万辆。

 

形成合力量质并举

 

政策力推,产业火热背景下,除了关注“量”的增长,更要重视“质”的突破。

 

张银广表示:“当前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虽然火热,但应用市场尚未大规模打开。氢能产业仍主要靠政府示范牵引,这种模式无法带动产业快速增长,实现商业化运营。与此同时,氢能产业中燃料电池企业众多,零散、小规模项目偏多,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既不利于技术的迭代成熟,也不利于规模化降本。”

 

付宇强调,燃料电池产业链较长,一个单独的企业具备全产业链的能力比较困难,需要企业间的协同配合和产业链各方优势资源互补,共同推动整个车用燃料电池发展。

 

为解决上述难题,今年4月,由国家电投牵头组建的湖北氢能交通运营平台——湖北氢动力在武汉经开区注册成立。张银广透露,这是国电投探索“以半商业化半市场化的方式来迅速扩大规模”的成果之一。“通过运营平台集中规模化推广,吸引整合社会资本、产业链优秀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形成规模化采购运营,快速拉动产业规模提升。”

 

在政策落地方面,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瑞表示,5个示范城市群中,除北京、上海、广东明确出台相关落地政策外,河南、河北尚未提出具体的落地方案,影响了地区产业推广速度,导致示范城市群发展节奏不同频。

 

“示范城市群政策对氢能汽车产销量提升作用显著,但仍有优化空间。例如,奖励政策细则需更加明确,指标的分配和其它政策方面亟待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真正掌握技术的企业,不论大小,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技术资源优势。此外,部分地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这些都是需要优化的方向。”付宇进一步强调。

 

内容转自中国能源网:原标题——氢燃料电池汽车迈入新增长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平安首推“新能源汽车三电延保”产品上市 掀起汽车延保行业新一波浪潮

平安首推“新能源汽车三电延保”产品上市 掀起汽车延保行业新一波浪潮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9%和39.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9.5%。

2023年09月28日
山西灿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项目已开工 新能源汽车拆解市场一片蓝海 企业纷纷入局

山西灿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项目已开工 新能源汽车拆解市场一片蓝海 企业纷纷入局

在此背景环境下,我国汽车拆解数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1年我国汽车拆解数量从131.37万辆增长到了462.06万辆,市场规模也从2017年18.53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143.24亿元。

2023年09月26日
下游市场搭乘“新能源”及“智能化”发展东风   我国汽车天线行业产量逐渐回升

下游市场搭乘“新能源”及“智能化”发展东风 我国汽车天线行业产量逐渐回升

得益于近些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及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天线市场得到回升,数据显示,2017到2019年我国汽车天线产量呈现逐年下降走势;而2019年到2021年我国汽车天线产量开始回升,2021年其产量约为为1.36亿根,同比增长3.82%。

2023年09月14日
卡倍亿投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线缆新项目 预计行业规模增长趋势延续

卡倍亿投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线缆新项目 预计行业规模增长趋势延续

根据宁波卡倍亿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卡倍亿”)信息公布,2023年8月将2020-08-07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线缆及智能网联汽车线缆产业化项目,计划此项目投资3.469亿元。

2023年09月12日
马斯克直播试驾FSD V12 后小鹏自动驾驶野心又出新动作

马斯克直播试驾FSD V12 后小鹏自动驾驶野心又出新动作

自动驾驶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网络和控制技术,对列车实现实时、连续控制。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逻辑推理和决策、运动控制、处理器性能等。

2023年09月06日
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电动摩托车补贴政策 车企纷纷加速在欧洲及东南亚市场布局

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电动摩托车补贴政策 车企纷纷加速在欧洲及东南亚市场布局

此外,泰国和印尼也都相继推出了电摩补贴,菲律宾也给予电动两轮车关税减免,政策催化下欧洲和东南亚电动两轮车或将进入快速导入期。数据显示,海外每年会产生2700万辆电动摩托车需求,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如果能吃下其中的60%,那中国将获得972亿元的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2023年08月25日
2023年7月欧洲各国中英国新能源车销量最高 渗透率为24.1%

2023年7月欧洲各国中英国新能源车销量最高 渗透率为24.1%

数据显示,2023年7月份英国、法国、挪威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新能源车销量共10.9万辆,其中英国新能源车销量最高,为3.47万辆,其次是法国,销量为3.01万辆。

2023年08月15日
网约车规范类新政策出台!平台抽成终于降了

网约车规范类新政策出台!平台抽成终于降了

2023年4月17日,交通运输部印发《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要求,2023年5月底前,各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督促在本地运营服务的各网约车平台公司与从业人员代表、行业协会等沟通协商,保障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水平;

2023年04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