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三桶油”提高资本开支以加大勘探力度 油气产量创历史新高

随着331日晚中国石油公布2021年业绩报告,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2021年成绩单已全部出炉。

 

报告显示,2021年,受益于国际油价上行等有利因素,三桶油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其中,中国石油实现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1.7亿元;中海油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03.2亿元,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2.74万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2.08亿元。同时,三桶油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油气产量创历史新高,科技创新取得一批成果,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加快。

 

2021年,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重点盆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国内油气储量接替率147%,其中原油储量接替率221%,创历史新高。国内原油产量753.4百万桶,同比增长1.3%;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42,222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7%,创历史新高,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的比重持续提升。全年勘探与生产业务经营利润684.5亿元,同比增加453.6亿元。

 

中国石化全年取得了一批油气新发现,其中在渤海湾、苏北、四川三大盆地陆相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境内原油产量3515.49万吨,海外原油产量417.73万吨,天然气产量339.6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9%

 

中海油全年共获得22个商业发现,证实储量达57.3亿桶油当量,储量替代率达162%,储量寿命连续稳定在10年以上。全年油气净产量达573百万桶油当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油气销售收入2,221亿元,同比增长59.1%,净利润703亿元,同比增长181.7%

 

值得一提的是,高油价下,“三桶油”均提高了资本开支以加大勘探力度。根据报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2021年资本支出分别为2511.78亿元、1679.48亿元和875.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22.5%13.16%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石油创新深层超深层、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页岩油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建成投产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乙烷制乙烯国家级示范工程,开发应用高端合成橡胶、高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成套技术,支撑油气增储上产和炼化转型升级;启动实施一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项目,数字中国石油建设加快推进;成立深圳新能源研究院、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和创新中心,建设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

 

中国石化对四川盆地、顺北地区等油气勘探理论取得新进展,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完成世界首套全馏分原油催化裂解技术工业试验;多产丙烯和低硫燃料油组分的MFP技术工业应用取得突破;开发生产针状焦产品。在国内率先完成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工业试验;开发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等15类绿色环保汽车轻量化新产品;系列氢化苯乙烯类弹性体开发取得突破。

 

中海油方面,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东方智能气田群建设助力降本增效,恩平油田群无人化平台实现台风期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三桶油”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石油围绕风、光、热、电、氢部署实施了一批新能源项目,其中39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每年350万吨标准煤。全年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强度指标全部实现同比下降。国内销售天然气1,945.9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相当于替代2.59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6亿吨。

 

中海油秦皇岛/曹妃甸岸电项目投产,成为绿色油田建设的样板。加大天然气勘探和陆上非常规气开发,促进清洁能源增储保供。成立新能源部和新能源分公司,加快布局绿色产业链,首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启动。

 

内容转自人民网:原标题--“三桶油”2021年成绩单:加大油气勘探开发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