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水面光伏总装机容量已达全球第一 整体发展向好

据预测,2019—2024年全球水面光伏的需求量预计将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2022年,水面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占全球所有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2%10多年来,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而水面光伏也成为了光伏产业的一颗新星。

 

水面光伏电站是指在水塘、中小型湖泊、水库、蓄水池、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湖泊等水面上建立的光伏发电站。从广义的“水面光伏”来说,行业并没有严格的界定条件,一般将光伏电站下部长期为水域的电站,都称为“水面光伏”。

 

由于不占用土地资源,可减少水量蒸发,又兼顾渔业养殖等特点,近年来“水面光伏”受到广泛关注,并在湖泊、河流、滩涂、近海等多种场景下得到成功应用。特别是建在水面较为开阔区域的光伏电站,可避免其他物体的阴影对光伏组件发电带来的不利影响,水面的光反射率也远大于地面和山地表面的反射率。并且水面具有冷却作用,能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损耗,“水面光伏”系统的整体发电量比同等条件下的屋顶或地面光伏发电系统,高出10%—15%

 

同时,随着挡浪墙、围堰施工等工程技术方案的改进和提升,我国“水面光伏”项目已进入海域,成功建设了浙江慈溪海涂项目等海上光伏项目,拓展了“水面光伏”的开发应用领域。中能众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鸣说,“水面光伏”的桩基固定式和漂浮式两种形式,各有其适用的场景,但从发展前景而言,漂浮式正在成为光伏地面集中式与屋顶分布式之后的第三大光伏电站发展趋势。“漂浮式光伏电站具有不占用土地,发电量相对较高,不破坏水域环境的特性,预计未来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60吉瓦以上。

 

目前,全球“水面光伏”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支持政策好、商业模式成熟,我国“水面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全球第一,也是大规模水面光伏电站的主要建设国家。目前,我国“水面光伏”项目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城市。

 

据能源和自然资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公司的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预测,2019—2024年全球水面光伏的需求量预计将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2022年,水面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占全球所有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2%

 

不过当前发展“水面光伏”还面临政策和技术等问题限制。光伏复合项目用地标准不够明确,各地对灌木林地、坑塘水面等用于光伏复合项目建设的审批标准不一,部分地区存在“一刀切”的情况。一些地区相关部门过度解读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的政策要求,限制了“水面光伏”项目的开发。

 

今年17日,山东省海洋局结束了对《关于推进光伏发电海域立体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工作。根据《征求意见稿》,山东鼓励各市因地制宜探索利用已确权的养殖用海、盐田用海区域,科学布局光伏发电项目。

 

据初步统计,我国海洋光伏电站项目规划的发电量已超过500万千瓦。天津南港、广西防城港、江苏连云港、河北黄骅港和曹妃甸及山东、浙江、福建等省的重点区域都有相应项目规划。

 

目前国内外内陆水面的光伏技术已相对成熟,但海洋光伏电站项目套用内陆“水面光伏”的技术方案还不可行。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不同地区的风浪流差别非常大,不仅无法沿用内陆水面光伏电站的经验,甚至不同海域的技术方案都需“一事一议”。目前,海洋光伏电站的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从技术层面控制风险、优化投资,还需要更基础的研究探索。

 

内容转自人民网:原标题--攻克技术难题,达到环评要求“水面光伏”才能稳立潮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